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分离-制剂耦合过程的研究及其在中药二次开发中的应用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60320017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分离-制剂耦合过程的研究及其在中药二次开发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分离-制剂耦合过程的研究及其在中药二次开发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分离-制剂耦合过程的研究及其在中药二次开发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分离-制剂耦合过程的研究及其在中药二次开发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分离-制剂耦合过程的研究及其在中药二次开发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分离-制剂耦合过程的研究及其在中药二次开发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分离-制剂耦合过程的研究及其在中药二次开发中的应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ZJNSF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2005版) 第3页同行评议组别生物化工项目编号Y40552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申 请 书申报类别:一般项目项目名称:分离制剂耦合过程的研究及其在中药二次开发中的应用申 请 者:应国清电 话:057188320320依托单位: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通信地址: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邮政编码:310014E-mail :申报日期:2005-5-2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OO五年制基本信息申请者信息姓 名应国清性别男出生日期1965年06月21日最终学位硕士获学位年份1990职称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生物制药、分离工程等E-电 话057188320320个人网页 依

2、托单位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证件类型身份证证件号码330103650621161申请者是否近三年调入在浙单位工作否调入时间 申请者曾主持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申请者正在主持的国家和省部资助经费在20万元及以上的研究项目名称、来源和研究期限: 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名称分离制剂耦合过程的研究及其在中药二次开发中的应用申报类别一般项目研究属性支撑性应用基础研究同行评议组别材料与化学科学/生物化工依托基地名称浙江省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 -浙江工业大学预计研究年限2006年01月2007年12月总经费预算8.0万元申请经费8.0万元项目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简介(限400字) 中药成分复杂,杂质多,

3、影响了制剂质量,因此,需对中药提取液进行精制。但一般纯化过程步骤较多,利用离子交换剂吸附分离方法还需洗脱、浓缩等过程,操作复杂,因此生产周期延长且成本高,产品得率低。因此,探索研究中药有效部位及成份的分离-制剂的耦合工艺过程,即筛选或制备出对中药有效成分吸附能力强、吸附选择性高的药用吸附剂,经吸附分离后,不通过洗脱就直接制剂压片,既能获得缓释功能的制剂产品,又能克服上述缺点。此技术在改造传统中药生产工艺,提升中药产业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探求分离制剂耦合机理及其耦合过程的量效关系,提出分离制剂耦合过程的数学模型;依据药用吸附剂载体与中药有效部位或成份发生选择性吸附或反应的原理,以获得一种新

4、颖的中成药缓释制剂制备方法;以此为技术平台,开展对益心酮片及其它一些传统中药产品生产工艺改造及缓释制剂的研究,以期获得12种疗效更确切、成本更低的具有缓释能力的中药新品关键词(不超过4个)分离制剂耦合;中药二次开发;缓释制剂同行评议分组说明生化分离技术 重点资助方向医药资源研究与开发申请书版本号:79514156 项目组主要成员编号姓名出生日期性别职称学位单位名称电话项目分工每年工作时间(月)((月)1应国清1965年06月21日男教授硕士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057188320320负责人92王鸿1972.03.2女副教授博士浙江工业大学057188320803耦合机理研究63易喻 1978.

5、11.06男助教硕士浙江工业大学057188320803交换剂的制备94陈建澍1974.03.31男讲师硕士浙江工业大学057188320320缓释制剂的研究65石陆娥1979.09.20女博士生硕士浙江工业大学057188320803耦合工艺研究96王玉娇1981.07.24女硕士生学士浙江工业大学057188320803药理药效实验97 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参加单位数62110111说明:1.个人介绍部分申请者必须填写,其他人员可以不填写;2.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及参加单位数由申请者负责填报,总人数自动生成;3.第一人必须是申请者,信息从前面自动读入,但

6、每年工作时间必须手工录入。ZJNSF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2005版) 第12页个人介绍:应国清: 1990年7月获大连理工大学生化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0.7至1993.12在浙江杭州药厂从事生物制药的研究与生产工作;1993.12至迄今,在浙江工业大学从事酶工程、生化分离等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3.8至2005.9,在浙江省科技厅挂职锻炼(处长助理),同时兼任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酶的固定化及修饰、生物制药、生物分离技术等。曾主持与参加了包括国家科技部863科技攻关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二十余项。在全国性学术刊

7、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其中4篇论文获浙江省及杭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发表的主要论文和论著目录:1.应国清、游文淑、孟优娣。离子交换法分离纯化玻璃酸的研究,中国生化药物杂志(ISSN 1005-1678),1998,19(5):240-2432.应国清,杨汉强。胰蛋白酶的固定化及其在玻璃酸制备中的应用,中国医药工业杂志(ISSN1001-8255),1999,30(6):243-2463.应国清、游文淑、孟优娣。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玻璃酸的研究,离子交换与吸附(ISSN 1001-5493),1999,15(3):349-3534.应国清,王伟娜。FE漱口液中防腐剂的选择,中

8、国药业(ISSN 1006-4931),1999,8(8):125.应国清,王晓艳,沈寅初。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虾青素,食品与发酵工业(ISSN0253-990X),2001,27(11):436.应国清,王普,张锋,虞炳钧. 发酵法生产木糖醇的分离纯化工艺.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ISSN1001-8255),2002,33(3):1177.应国清,王普,孙飞. 蚓激酶分子的化学修饰,精细与专用化学品(ISSN 1008-1100),2002,(6):3708.王普,陈希杨,应国清,杨更生. 反胶束体系中青霉素酰化酶活性及稳定性研究,高校化学工程学报(ISSN 1003-9015),2002,

9、16(4)9.应国清等.利用啤酒酵母生物合成胞苷三磷酸的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4,32(4)10.应国清等.胞苷三磷酸的分离纯化,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5(8)主持过的主要科研项目目录:1.胰蛋白酶固定化及其在透明质酸制备中的应用(981094),0.6万,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998.82000.122.抗血栓生物药物高纯度注射用蚓激酶(001103159),8.0万,省科技厅重点科研计划攻关项目,2000.12003.123.抗肿瘤植物的筛选及其有效成分的制备工艺产业化(2004C34001),15.0万,省科技厅科研计划攻关项目,2004.12005.124.注射用蚓

10、激酶的研制(2002123C47),8.0万,杭州市科技局科研计划攻关项目,2001.12004.6王鸿: 1992年-2002年在兰州大学化学系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师从中科院院士陈耀祖教授,主要从事生物有机及天然药物化学研究;1997年9月-1998年8月成都生物所访问研究;2002年7月-2004年6月浙江大学理学院生物有机与药物化学研究所博士后;2004年6月至今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任教,副研究员。曾任浙江大学第一届博士后联谊会常务理事,现为浙江省药学会会员和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浙江大学博士后出站被评为特优。 主要致力于药用资源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11、作为项目负责人及主研人员曾先后参与和完成了多项省市级、国家级项目。在国际知名杂志Helvetica Chimica Acta,Planta Medica,Pest Management Science,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S), Pharmazie等及国内学术杂志发表学术文章20多篇,授权专利一项。 发表的主要论文和论著目录:1.Du-Qiang Luo, Hong Wang, Xuan Tian , Hong-Jun Shao, Ji-Kai Liu,Antifungal properties of pristimerin and celastrol

12、 isolated from Celastrus hypoleucus,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05,61,85(SCI) 2.Zhen-ling Liu, Zhong-jian Jia, Xuan Tian, Hong Wang, Six New Sesquiterpenes from Euonymus nanoides and Their Antitumor Effects,Planta Medica,2004,70(4), 353 (SCI)3.Zhen-ling Liu, Zhong-jian Jia, Xuan Tian, Hong Wang, Two

13、new sesquiterpenes from Euonymus nanoide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4, 15(2), 197 (SCI)4.Hong Wang, Xuan Tian, Yuan-jiang Pan, Antitumor sesquiterpenes from Euonymus nanoides ,Helvetica Chimica Acta, 2003, 86 (10), 3320. (SCI) 5.Hong Wang, Xuan Tian, Yuan-jiang Pan, A new antitumor sesquiterpene

14、 from Euonymus nanoides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S), 2003, 8, 509. (SCI) 6.Hong Wang, Xuan Tian, Yuan-jiang Pan, A new antitumor -dihydroagaro -furan sesquiterpene polyol ester ,Bulletin of the Korean Chemical Society, 2003, 24, 541.(SCI) 7.Hong Wang, Xuan Tian, Yao Zu Chen , Two New Sesquiterpene from Euonymus nanoide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2, 13, 1063. (SCI)8.Hong Wang, Xuan Tian, Yao-z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