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99731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的研究蒋永菊鲁珊雷宇双【摘要】人口的数量和结构是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对人口增长过快也制订了一系列的控制政策,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从1995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占世界人口比重逐渐下降以及人口转变乘数变小等都反映了计划生育政策确实使我国人口得到了控制,然而,这种政策也导致了我国人口发展存在着潜在的逆淘汰倾向,它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以及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

2、口数量、结构的影响问题,我们将该问题分为三个小问题进行研究。问题一,本文通过对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和整理,得到1985-1995年历年总人口的数据,由此数据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得到了未来15年的总人口数的预测值,又由人口普查数据得到了1996-XX年总人口的真实值,通过对预测值和真实值进行对比,得出了计划生育政策确实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我国人口的增长率。在此基础上本文还统计了XX-XX年历年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值,并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得出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是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为了确定该因素的准确性本文又用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了各个因素的权值得出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的权值较大,同样的说明了这两个因素

3、是主要因素。再针对这两个主要因素进行单独分析,得出了结论: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结构有影响,尤其是加快了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和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二,针对问题一的预测结果和分析结果,本文认为人口出生性别比例过高和人口老龄化是影响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并结合相应的研究报告佐证,进而分析原因,根据得出的结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的方案。问题三,为了减缓由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和性别比率失衡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上又提出了计划生育新政策“单独二孩”,这个政策是否会减缓我国社会当前面临的人口问题。我们研究了北京市对这一政策实施后小学招生规模的变化,建立了leslie模型,预测了

4、未来10年的小学招生规模,结果显示在2021年以后小学入学规模会有一定量的增加,但并不会带来人口暴涨。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灰色预测灰关联度分析多元线性回归leslie模型一、问题重述问题一:研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人口数量、结构的影响,从中探讨影响我国人口数量、结构的影响因素,对我国的人口数量、结构未来的变化会造成什么结果。问题二:问题一中,我们了解到人口老龄化和性别比例失调是影响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请收集一些典型的研究报告,对报告的假设和某些结论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问题三:利用北京市人口普查数据估计计划生育新政策实施对小学招生规模的影响,预测XX-2025年北京市小学招生规模,通过les

5、lie法进行模拟预测。二、问题分析针对问题一:为了研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本文根据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前的数据,利用GM(1,1)模型对未来人口进行预测,将真实值与预测值进行对比的方式,可以很明显的找出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为了准确的找出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主要因素,本文建立了灰色关联分析和线性回归的模型进行讨论。针对问题二:针对问题一的结论,我们搜集了有关评论报告,仔细研读,找到了与人口政策密切相关的要素,发现与问题一结论一致,进而分析由这两个因素导致的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问题源头出发针对原因和社会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问题三:计划生育新政策对小学招生规模的影

6、响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根据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知“单独二孩”的政策于XX年3月开始实行,即最早受此影响孩子的出生是在XX年,即政策调整对小学招生规模的影响到2021年才会出现,并不会影响到XX-2020年的招生规模。通过查阅北京市人口普查数据和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北京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生育率模型,通过改变总和生育率来对XX-2025年小学招生进行预测。三、符号说明P0:平均精度;C:后验差比值;P:小误差频率;di:第i个年龄组的生育率;bi:第i个年龄组的死亡率;si:第i个年龄组的存活率;ni(t):第i个年龄组的人口总数。四、模型假设1、假设统计的数据真实可靠;2、在预测时间内,不

7、考虑大的疫情、灾难或战争等引起人口重大变化的事件;3、小孩上学的年龄为6岁,且达到上学年龄的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问题一建模与求解:建立GM(1,1)模型:本文通过查询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得到了中国从1985年到1995年末的人口数据如下表1所示:表1中国1985年到1995年末的总人口数第一步:级比检验建立中国从1985年到1995年末的总人口数据的时间序列如下:x(0)?x(0)(1),x(0)(2),x(0)(11)?()求级比?(0)(k)?(0)x(0)(k?1)(k)?(0)x(k)?(0)?(?(0)(2),?(0)(3),?(0)(11)?()级比判断由于所

8、有的?(0)(k)?,?,k?2,3,11,故可以用x(0)作满意的GM建模。第二步:GM建模1)对原始数据x(0)作一次累加,即x(1)?(x?1?1?,x?1?2?,x?1?n?),?k?1,2,n?其中x(k)?(x?0?i?)(1)i?1kx(1)(1)?x(0)(1)?则由公式x(1)(k)?x(1)(k?1)?x(0)(k),(k?2,3,11)可以得到:x(1)(k)?()2)构造数据矩阵B及数据向量Y1(1)?(1)?(x(1)?x(2)1?2?1(1)(1)?(x(2)?x(3)1?Y=(x(0)(2),x(0)(3),?,x(0)(n)由公式B?2?1?(x(1)(n?1)

9、?x(1)(n)1?2?可以算出:1z(1)(i)?x(1)(i?1)?x(1)(i),(i?2,3,11)2?()于是得到?-1?-?-1?-?-1?B?Y?-?-1?-1?-?-?3)计算a对计划生育政策的一点看法计划生育,又称一胎制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口控制政策,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当初政府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在我的了解范围,是为了充分缓解就业的压力。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是陈云、陈慕华为代表的计委系统首先提出的。改革开放的时候,邓小平同意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一个重要理由也是认为减少人口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作报告时指出:“现在全国人口有九亿

10、多,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民。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独生子女政策副总设计师田雪原1981(转载于:写论文网: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年从就业角度研究了中国适度人口的数量,提出中国100年后的经济适度人口为亿之间。在我看来中国的人口的确太多,如果在当初的历史环境下,不加以控制,是会导致高失业率和高犯罪率的。那么到了当下,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否依然适用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形势呢?终于,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信息:我国有望放开“单独”家庭生二胎政策。以我的观点来看,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不是简单的人口红利的问题,实际上代表着国力的强弱,一个国家人口老

11、龄化严重、新生代人数少,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实行了30多年的一胎制至此需要转变。现在来看,面对该政策,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第一,要使将来有充足的、补充的新生代的劳动力,不然将来的劳动力是短缺的。第二,二胎是可以的,三胎现在还不要急,以后根据人口情况再说。因为独生子女不容易教育,很多家长认为独生子女没有伴儿,家里有兄弟姐妹就有个伴儿,便于成长。第三,从国家来讲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如果不放开二胎估计将来越来越严重。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建议,放开二胎可以尝试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进行,发展到进一步的时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十分同意厉老先生的观点,政府的政策若干

12、年以后是必须要总结经验,譬如哪些成功的,哪些不成功的,哪些需要完善的,并不是说中国永远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二胎,我们可以,过一段时间再看。人既是消费者,但是更多的是生产者,哪怕就生一胎,这个社会全是消费者也是不行的。即使我们到了计划生育政策必须调整的时候,我们依然要认清,计划生育政策的确使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还使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了将近5年。而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2位。所以,计划生育政策的确功不可没。浅析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与问题摘要: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涉及面广,影响深

13、入的重要政策之一,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诸多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该政策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步凸显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在回顾计划生育政策历史沿革的基础上,介绍了该政策实施的一些成效,进而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引发的问题,然后阐述了几点思考,最后探讨了该政策强化实施的路径。通过表述,说明针对新形势应该适时调整有关政策措施,以期以计划生育政策为基点,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关键词:计划生育;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婚育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一直是关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至今已经推行了40多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奠

14、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际情况的变化,如何长期有效地实现中国人口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不断提及的话题,附着在计划生育政策上的诸多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1、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成效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坚决的遏制,一定程度避免了人口过度膨胀带来的多种问题,取得了积极的效果。避免人口过快增长我国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从1950年的37、20下降到XX年的16、9十年后又分别下降到XX年的、,计划生育的成绩相当骄人。计划生育政策四十年实现了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使中国13亿人口日推迟四年到来

15、;中国的计划生育还使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四年。民众婚姻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是以宣传教育为主导方针,以各种婚育文化为载体,让计划生育的法律和法规以及新的婚育观念得到普及,使人民群众的婚姻、生育和家庭现念得到转变,以前那些重男轻女、多子多孙的传统观念已经被少生优生、晚婚晚育、男女一样的新观念所替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促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计划生育政策则正向加强了这一效果,随着人口增速的回落,人均的各类社会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配置,促使了国民素质的持续提升,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更加速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据有关部门测算,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XX年全国人均GDP不会突破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