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14KB
约4页
文档ID:60294334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_第1页
1/4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XX年,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硅酸盐工程系在传统建筑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发展,现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工作  学院为四川省材料学科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应用化学、功能材料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前三者为第一批次招生,功能材料专业为是新兴战略产业相关专业,第二批次招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应用化学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工程、化学工程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是四川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为学校重点学科学院拥有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建筑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科技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具有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25个,研究所4个,联合实验室9个。

目前学院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校级品牌课程10门、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团队”1个,校级“无机非金属材料核心课程教学团队”1个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44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38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博士生导师4人,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0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和教学良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学院外聘教授100人,其中两院院士4人学院与中国工程物  理研究院、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等企事业单位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稳定和密切的合作关系  近三年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97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军工项目等4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亿余元共发表学术论文662篇,其中SCI、EI收录2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6项,各级鉴定成果22项。

学院实施的以“卓越工程师培养班”、“创新人才班”为试点的人才培养工程,运用学院雄厚的师资和科研资源,开展灵活多样的创新教育、社会实践、文体等特色活动,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视野,充分挖掘同学的潜能,造就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创新人才近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大型科技竞赛中屡创佳绩如:XX年以来连续三年在全国大学生混凝土设计大赛中获得佳绩;荣获XX年度“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优胜杯”荣誉称号及社会实践先进组织单位;学生刘锋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学生黄通昀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指导团队荣获学校“青年文明号”称号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较高,毕业生深受广大用人单位好评二十多年来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5000余名材料、化学化工类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建材行业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产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大学毕业生普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学院本科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院本科生考研年平均录取率近20%以上,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术型专业招生目录  专业学位招生目录  一、西南科技大学重要核心期刊  注:①备注中标有“SCI、SCIE和EI光盘”是分别表示该期刊被SCI光盘版、SCI扩展版和EI光盘版收录  ②备注中标有“*”表示该期刊只出现在重要核心期刊,没有出现在一般核心期刊中其他没有标注的则同时出现在两种期刊目录中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