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裱字画需要哪些材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93431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裱字画需要哪些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装裱字画需要哪些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装裱字画需要哪些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装裱字画需要哪些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装裱字画需要哪些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裱字画需要哪些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裱字画需要哪些材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装裱字画需要哪些材料装裱书画材料一般来说:装裱书画时都需具备一些基本条件:比如:操作空间、操作台案;基本工具、辅助工具,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只是列出必备的“应用材料”:一、装裱书画时,用的那些材料叫什么?1.托画纸张:宣纸、绵连纸2.装饰画面用料:绫、绢、锦、仿绫纸、染色纸3.挂杆:4.轴杆:5.轴头:6.细铜丝:7.挂绳8.丝带或白纱带9.面粉10.矾书画装裱的基本知识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XX-5-162:15:51阅读:17次中国书画是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东方艺术之瑰宝。伴

2、随着书画装传统艺术而生发的书画装裱工艺,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工艺。正由于有了装裱工艺,历代书画珍品才得以保藏久远。后来传到日本以及一些亚洲国家,成为东方别具一格的特有工艺,同样受到世界各国的珍视。那么,我国这一独特的民族工艺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如同其它事物一样,书画装裱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我们认识这个规律性的问题,提供了极可宝贵的原始资料。这件珍贵文物,最上横边裹着一根很细的竹条,上系有棕色丝绳。后来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又进一步发现:丁形帛画的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细

3、麻线织成的筒状绦带。这些具体特征,展示了古人要求观赏绘画的最初动机,对于研究书画装裱的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上述资料,完全可以将书画装裱的历史,推至距今XX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若进一步推论,将盛产竹子,多次出土了我国最早的绘画,并揭示了书画装裱症结的湖南一带,作为装裱工艺的发祥地,也不无道理。书画装裱的历史虽长,但留下来的文字记载并不多,据现存文书,最早记载装裱史料的当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其中提及:自晋代已前,装背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南朝宋的宣城太守,后汉书作者,著名史学家范晔,是我国装裱史上早期的装裱名家。到了唐朝,唐太宗大力搜集王羲之的书法和历代名画,指定王行直装褫,楮遂良,

4、王知敬监领其事,足见唐代对裱画的重视。其时,日本国奈良朝使臣来我国学习装裱技术,唐太宗亲命典仪张彦远面授技艺,从此我国的装裱技艺流传日本,在异国生根,开花,结果。五代时,装裱技艺进一步发展。到了北宋,宋徽宗设立画院,装裱家列入官职,成为文思院六种待招之一。皇家的倡导下,在书画家,装裱家精心探究的基础上,终于形成了著名的宣和裱的格式。这标志着我国书画装裱技艺遂传入民间,特别在明,清五百年间,装裱技艺成为设店裱画的专门行业,在苏州、扬州、北京、上海、广州、湖南、湖北、开封等地先后出现了许多驰名中外的书画装裱店铺。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装裱业一度出现了衰落。后来,一些文物,博物馆单

5、位,设置了书画装裱机构,七十年代中后期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书画装裱如同被唤醒的春风,一改往日的沉寂,从业人员大幅度增长,在装裱工艺及用料方面,亦进行了许多探索与改革,正朝着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道路迈进。二书画装裱的设备及工具工作室:要求:宽畅明亮,清洁整齐,安全方便,温度与湿度要适中。挣墙:用于贴平,挣干画心,裱件和各种装裱材料。要求:平整、光滑、通风、干燥。案台:要求:台板木质坚硬,台面光滑平整,案台高度一般在80厘米左右。晾架:用于晾干经过加工的复背纸,色纸以及各种材料等。拷贝桌:玻璃桌面,内置日光灯,用于揭裱残破旧画。人字梯:用于裱件上、下墙时蹬踩。排笔: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

6、心及覆画等。棕刷: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裱件上墙等。裁纸刀: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界尺和切板: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锥针和镊子:用于方正画心、挑除杂物等。启子:用于揭启挣在墙上的裱件及各种材料等。油纸:用于镶嵌边料隔浆糊用。砑石:用于裱件背面砑光、磨平。蜡板:用于裱件背面砑光时磨擦画背。其它工具:剪刀、掸子、叉子、喷水壶、箩筛、木锯、电钻、钳子、铜线、面盆、毛巾、毛笔、颜料、墨汁、调色盘、塑料薄膜等。三装裱材料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以安徽产净皮生宣为主。绫、绢、锦、锦绫、麻布等。天杆、地杆、月牙杆、轴头、手卷片、签子等。丝带、绦带、铜钮等。面粉、明胶、明矾等。四书画装裱品式立

7、轴、中堂对联横披条屏、通景屏镜片、扇面手卷册页五装裱程序制浆-托画心-方正画心-配料-镶嵌-清裁大边-转边-粘串-配背-覆画-磨画-剔边-配杆-钉铜钮-包杆-上杆-系绦-扎带-粘签条六裱件质量的品评品评裱件质量的标准简而言之为:平整光洁、柔软谐调。具体可以分为:工艺精致,镶口匀细。展挂平整大方,画面光滑洁净。画面色彩搭配谐调。手感柔软,厚薄适度。收卷后整齐,无参差。七古代书画装裱论著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宋米芾书史、画史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六绍兴御府书画式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明代文震亨长物志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八书画裱件的展挂与收藏由于书画作品装裱的形式不同,对于不同形式的作品有不同的展挂与收藏方

8、法。立轴的展藏立轴的展挂最好由两人同时进行,一人双手托住天个杆及绦带,另一人握住地杆两端的轴头,缓缓展开,无论是展收或挂壁,最忌用手指顶托画背,这样会随着画件的展开,留下折痕。收藏:有条件的话,可做专用的木柜,分层隔平放,切忌压挤。如没专用柜子,可每件作品做一个画筒或者画盒装放,再放上樟脑丸即可。手卷的展藏由于手卷的特点是窄长且不能挂壁,因此,手卷的展观必须在台面上进行。若是两人,则一人双手扶住卷子徐徐展开,另一人则随着展速收卷,单人展观则右手执着天头处,左手握着手卷的中腰,然后边收边展。展开之后,必须在两头各压一镇尺,防其滚动。收藏方法与立轴相同。册页的展藏册页不同于其它书籍,我们不能像翻书

9、那样来翻阅册页,应将其平放在台面上,打开册页之后,右手中指最好是用一专用竹片,插入页下空间,向右翻动。收藏:大多用锦、缎等制作册套,将其包套好,平放收藏。横披的展藏横披与立轴相比,由于它不便实卷,因而,具体要求亦不相同。首先应将其平放于台面上,一人轻按右天杆,另一人双手扶住裱件上下边际,徐徐展开。挂壁时,须两人相互配合,将作品拉平,稳妥地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墙钉上,。收藏与立轴相同。镜片的展藏镜片装裱好后,大都装入镜框内。但没装镜框的作品,应平放于木质阁板或木箱中,摞放时,须在作品之间隔垫宣纸,亦可卷好装入画筒或画盒中。总之,书画作品悬挂一段时间后,一定要更换,在清洁裱件时不能用刷子刷,更不能用湿

10、毛巾擦,最好软布或鸡毛掸轻轻掸去灰尘即可。凡是接触书画作品一定要戴上手套,以免汗液沾污作品使其变形生霉。九、装裱术语解释立轴立轴亦称挂轴、挂幅、条幅、竖幅、条山、轴子;特别窄的有人称其为“琴条”。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还称“中堂”。由于历史等原因,以及人们欣赏习惯的影响,立轴成了最普及、款式最多的一种装式。立轴常见的传统装式有:一色装、二色装、三色装、宋式装、诗堂装、半绫装、纸镶绫边装、绫镶绢边装、集锦装、锦眉装、间隔一色装、框二色装、轴背等。屏屏亦称扇屏、屏。并以张挂的不同环境,称其炕屏、卧屏、吊屏及御屏。原为用于遮挡、装饰的实用物,通称屏风。其正面粘贴绢画。而屏条是在立轴的基础上,将竖幅

11、形式与屏风相连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的、以套或组为单位的独立装式。屏主要分为屏条和通景屏。对联对联亦称楹联、门联、字联、书联、对子、门对、楹贴。双行长句还称龙门联。对联是由二条字数相等、内容相连、画心尺寸与装裱规格完全相同的书法作品而组合的。排挂时,右为上联,左为下联。二条为依副。卷轴卷轴亦称手卷、横卷、轴卷、横轴、横看、手轴、卷子、行看子。横式装,是一种古老的装潢形式。卷轴体积较小,轻巧且宜收藏。但只能平放案头,不便张挂。卷轴是由天头、隔水、引首、尾子将画心连接而成的。其装式虽有所不同,但各部位的要求、规格基本是一致的。卷轴一般分为:撞边卷、转边卷、套边卷和卷背。横批横批亦称横挂。横式装。横批解决

12、了横幅书画不便张挂的矛盾。镜心镜心亦称镜片。以夹放在镜框内而得名。与早期的屏风画,以及清宫的“贴落”同属一种类型。横、竖式皆可。是一种简易、方便的装式。册页册页亦称叶子。是受书籍装帧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装式。册页的装式主要分为:蝴蝶装、推篷装、经折装、平开册页、转边册页等。但无论有几种,均不外乎横竖两种类型。书画装裱工艺的程序和技法(一)书画装裱工艺是以其独有的工艺造型、操作手法和选材用料而成为装潢学科中的一门根基很深的传统艺术。由于气候、风俗、环境等方面的种种不同因素,自然地形成了南、北各方所特有的不同艺术风格。但是这一切并不是不可变动的教条。不论是在传统的品式、技法和工序,还是在配色、用料和规

13、格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许多新的东西就可以用宋代替那些无法适应今天这个在不断更新的时代要求的旧东西。但是传统的东西,有许多精华之处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书画装裱工艺的工序在其制作的程序上,大致可分为六大部分,而每个部分又可细分出许多小的程序。如果将这些小的程序连接起来,大约有近三十道大小不同的制作工序。比如:第一部分的定型备料大工序中,就包括制浆、托复褙、审画定品式和定配色、托染绫绢等。第二部分画心上浆托纸平心,则包括调试浆水、配托纸、画心润性、上浆托纸、刷浆口上墙绷平晾干。第三部分的画心方裁和下料,包括画心的下墙,画心的取正方裁,镶嵌材料的合理量裁。第四部分的画心与镶嵌材料的

14、组合和定型,其中就包括镶局、镶牙子、镶边、镶天地头、卷边或沿边、折夹口、贴夹口纸、粘护口判和上钉角等。第五部分的复画上褙,包括配复褙纸,裱件的闷水润性,刷复褙上画和排平,加辅料上墙绷平。第六部分的最后完成包括活件的下墙,打蜡砑光、剪边、装天地的杆轴,拴纲结带。以上的每一道大小工序,都有其不同的操作技法和用途。由于每个装裱师的经验和平法都有(来自:写论文网:装裱字画需要哪些材料)其各自习惯和特点,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操作技法。本章所要介绍的内容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法,也是最为基本的一种实用技法。第一节托的技法托的技法在整个工艺中的使用是最为广泛,也是极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不同工序所需上浆技法的基础。要想掌握这一技法并不难,关键是根据不同的画心,应学会灵活地运用并能充分地发挥这种托的技法,以达到在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时,能够运用的得心应手,以不变应万变。因此托的技法,根据需要也就形成了如下几种托法:一般的托法、飞托法、复托法、综合托法。这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