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李庆雷-中国旅游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028435 上传时间:2017-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李庆雷-中国旅游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李庆雷-中国旅游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李庆雷-中国旅游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李庆雷-中国旅游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李庆雷-中国旅游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来源:李庆雷,康涛.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N.中国旅游报,2015-05-20 (011).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李庆雷 康 涛一、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形成从旅游发展的驱动力量来说,社区主导型是与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并列的一种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中,社区居民是旅游发展的主体力量,社区精英是影响旅游发展的重要角色。社区主导型发展模式常见于以聚落为依托发展旅游业的地区,最为典型的就是民族旅游地(民族旅游村寨) 、古村(镇)旅游地(特色旅游名镇)和处于环城游憩带的乡村旅游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在不少地区,旅游小镇、特色旅游村是旅游产业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2、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云南省规划建设了 60个旅游小镇、200 个旅游特色村,不少已成为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示范镇(村) ,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形成,与旅游资源管理制度和服务供给方式密切相关。社区主导型旅游地通常以聚落为核心资源,包括聚落的景观、产业、居民,涉及生态、生产、生活三个领域。以乡村旅游为例,就是以“三农” (农村、农业、农民)作为核心资源的。在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框架下,这些旅游资源一般都被仅仅控制在社区手中,社区对这些资源的开发有着诸多外来企业无法取得的便利条件。其次,在旅游开发初期,社区居民依托自己的庭院、房屋、劳动力为外来

3、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和休闲娱乐服务,渐渐成为旅游供给的主要力量。在集体经济的推动和社区精英的促进下,逐渐形成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三、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不足及其根源应该说,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是为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提供了保障,是中国特色旅游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对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旅游基本服务、增加社区居民收入、提高综合素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活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每个硬币都有两面。我们也应坚持辩证的观点,清醒地意识到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存在的不足。以泸沽湖落水村为例,在社区主导型发展模式下,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出现了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总体布局混乱、功

4、能分区不合理,后期综合整治成本高、难度大、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不能适应散客市场、2自驾车游客和高端市场的需求;旅游项目同质性强,旅游产品开发创新不足;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监管不力,导致无序竞争,商业化气息过重,文化特色丧失;旅游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漏损严重;客源市场开发、营销投入不足,坐等游客上门,品牌塑造与维护缺乏动力。这些问题在泸沽湖创建 5A 景区,实现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精品旅游胜地的目标中日益凸显出来。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中的不足是旅游供给环境变化、市场需求提高和社区自身局限共同作用的结果。社区居民原来赖以生存的主体产业是传统农业,以各家各户分散经营

5、、规模小、自给自足、商品率低为特征,又被称为小农经济。但是,旅游业属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现代服务业,对资源整合、产业组织、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样,社区居民在从事旅游业经营与管理时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知识、理念和能力上的先天不足,无力胜任旅游产品创新、形象塑造和市场营销,通常也无法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同时,乡村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中普遍存在透明度不高、回应性较低、参与性不足、责任性不强、有效性较低等问题。在村干部委托代理制度框架下,部分缺乏责任感的村干部将自身的公共管理角色与经营角色混同,采取自利性行为而不是为集体利益、长远利益服务。

6、更有甚者,在社区旅游管理中肩负重任的权力集团与其亲戚、朋友形成利益集团,成为制约社区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三、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方向与措施近年来,转型升级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旅游业转型升级是一个涉及发展动力、目标、路径、产品、体制、机制的系统工程,发展模式无疑是其中具有关键性的问题。随着旅游需求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区主导型旅游地也必须与时俱进,针对自身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积极探索更适合新时期旅游发展需求的模式。总体而言,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是增强发展动力,提升发展活力,释放发展潜力,争取在制度创新力、产品竞争力、产业支撑力方面实现突破。在现阶

7、段,社区主导型旅游地应结合村民自治法的贯彻实施,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提高社区治理质量;加强社区能力建设,提高社区干部的战略管理、创新和执行能力,通过组织培训、外出考察等手段增强社区居民的服务与经营能力,树立文化自觉、文化创新意识;培育专业合作社,成立股份制旅游企业,完善利益分配制度,运用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引入外部资源,以智囊团、服务外包或合作经营的形式,引入旅游规划、产品策划、市场开拓、品牌塑造、资本运营、法律咨询方面的机构和人员,以及具有经济实力、文化视野和战略眼光的企业,构建社区主导、企业运营、3社会支持的发展模式。对地方政府而言,应加强对社区主导型旅游地总体规划、产品创新、项目建设的指导,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投入力度,进行针对性的旅游服务与经营管理培训,安排具有涉旅专业背景的公务员担任村官,派遣旅游行政管理系统、旅游类高等院校的专业人才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注意培养社区旅游精英和旅游影响力人物,培育能提供法律、营销、策划服务的社区旅游服务中介机构,促进社区主导型旅游地引入现代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并实现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昆明五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