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置换材料的发展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75844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骨头置换材料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股骨头置换材料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股骨头置换材料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股骨头置换材料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股骨头置换材料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股骨头置换材料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骨头置换材料的发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股骨头置换材料的发展股骨头血液供应一、股深动脉的旋股动脉:1.旋股外侧动脉2.旋股内侧动脉上干骺血管外骨骺血管下干骺血管附旋股外侧动脉与旋股内侧动脉在粗隆水平吻合二、圆韧带内骨骺血管三、经颈髓内血管外骨骺血管供给股骨头骨骺区的外上2/3的血运,内骨骺血管供给股骨头骨骺区其余1/3的血运。故旋股内侧动脉是股骨头的最重要血运来源。股骨头坏死分期0期(临床前期):有骨坏死,但无症状,X线片正常。也叫静息髋。1期:有骨坏死,有临床症状,X线正常。2期:有骨坏死,有临床症状,X线片可见骨质疏松

2、,囊性变,硬化等表现,但股骨头及关节间隙正常。3期:X线片在原有基础上出现新月征,但股骨头及关节间隙正常。4期:X线片见:股骨头变扁,但关节间隙正常。5期: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髋臼改变。附: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致残率很高的骨科疑难病,若不进行早期、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最终出现严重的髋关节功能丧失,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虽然人工关节置换在假体制备工艺和手术操作设计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目前人工关节的普遍寿命为十余年,其间还可能出现假体断裂、松动、关节感染等意外情况,所以对于年轻患者使用关节置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可能需要多次翻修手术,加重了患者的身心及经济负担。所以

3、,如何能够延缓人工关节置换的时间甚至避免人工关节置换成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研究的重点。目前,临床上根据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案:一.非手术治疗仅应用于Ficat0期、I期及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避免患肢负重,必要时可行患肢皮肤牵引固定,或用髋人字石膏固定患肢使之保持在内旋外展位23个月,配合精神、饮食、生活调理,治疗过程中定期拍摄X线片至病变完全愈合后即病变静止后可扶拐走路。目的在于降低股骨头骨内腔的压力,改善血运。目前没有特效药物用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髋关节疼痛,扩血管及活血化淤的药物能部分改善股骨头区的血运,有学者报道阿仑磷酸钠可以防止股骨头

4、的塌陷。二髓芯减压术国内外学者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达成共识-髓芯减压术。这种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股骨头完整且无半月征患者即Ficat0期、I期及期。其目的是通过减小股骨头髓腔内的压力来恢复股骨头内正常的血运并减轻由此产生的疼痛。对于早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髓芯减压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非手术治疗。该术式疗效确切,并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有的学者还在髓芯减压的同时进行骨、促骨细胞生成因子或自体骨髓细胞移植,认为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虽然各种研究结果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但一致的结论是这种技术只有在股骨头塌陷前期的早期病例才能取得优良结果。附:在正常骨质与坏死区交界处有一层

5、反应性新生骨,较厚且硬,形成一层板障,妨碍血液循环重建。对于尚无症状仅放射性核扫描证实为股骨头坏死即0期,也是该手术的指征。三腓骨移植术该术式主要适用于Ficat期及III期患者。具体方法是经股骨头颈处开窗或者经股骨大粗隆下钻孔进行死骨清除,取适当腓骨植于骨缺损处,又包括吻合血管及不吻合血管两种手术方式。患者在术后疼痛、跛行及支具的需要方面均显著改善。但是该方法不能在同一切口内完成全部手术操作,手术创伤相对较大为其缺点,该术式,只有少部分医院在做。四开窗病灶清除植骨手术该术式主要用于Ficat期、期病人及中心减压失败的病人。开窗病灶清除植骨术的目的是通过病灶清除,降低骨内压、促进静脉回流和改善

6、股骨头供血条件;在病灶区空腔内植入自体或异体骨,是为骨修复提供骨材料、重建骨小梁、支撑关节面、防止股骨头塌陷。具体方法是经股骨头颈处开窗进行死骨清除,取自体松质骨或异体骨填充缺损处,这种手术方法相对于带血管蒂的骨瓣移植手术操作简单,但在血运不佳的股骨头内虽有新骨植入,其存活及骨诱导能力却不能令人满意。五,带血管蒂的骨瓣转移术该术式主要适用于Ficat期、期患者,是目前较流行及疗效也相当确切的治疗方式。具体手术方法为经股骨头颈处开窗进行死骨清除,取带血管的髂骨块或大转子骨块填充骨缺损处,周围间隙用自体骨或异体骨填塞。该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理论基础包括以下几点:1.清除股骨头内死骨,减轻骨内

7、压,为血运重建及再骨化去除屏障;2.移植带血运的“活骨”,增加股骨头的血运及成骨效应细胞,通过新骨生长重建股骨头缺损区,而不需漫长的爬行替代过程;3.植入的骨质可以提供力学支撑,减少股骨头发生塌陷的危险;4.移植物带有独立的动静脉系统,可与病灶周围的血运建立联系,重建股骨头内的血液供应。六.粗隆下旋转截骨术截骨术的目的是改变股骨头负重区,使重力转移到后侧正常的关节面。主要适用于Ficat期及期且病变范围较小的病人,截骨术最大的缺点是病人若需再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时,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七.人工假体置换手术股骨头坏死如果不能在早期得到有效治疗,病情会进一步恶化,骨性关节炎期.此期出现股骨头塌陷、关节间

8、隙消失、股骨颈缩短,出现关节疼痛,不能活动,关节功能丧失,人工髋关节置换已经不可避免。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分期越早,治疗的损伤越小,效果越好。希望我们能充分认识股骨头坏死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人工假体置换手术适应症:股骨颈骨折:对于60岁左右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应尽量保留股骨头,而行内固定术;对于高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股骨头置换术,减少手术创伤,不宜强求全髋置换;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且头、臼均已破坏者可考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Ficat期、期、期,疼痛症状明显患者。退行性骨性关节炎:多数为老患者,如髋臼受累,伴有较重疼痛及功能障碍者,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类

9、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多为年轻患者,伴有不可耐受的疼痛;引起其他关节畸形;强直的髋关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髋关节周围肌肉软组织挛缩、纤维化至关节活动小,可放宽手术指征,提早手术治疗。慢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良以及因创伤/感染导致的陈旧性脱位并发逐步加重的明显疼痛者。骨肿瘤。病例选择:要考虑患者实际年龄与生理年龄的情况,病人术后关节使用少、应力小,如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者可放宽手术年龄。体力劳动者尽量避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原则上以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改进功能为目的。材料:骨水泥人工髋关节:骨水泥应在假体与骨质间形成均匀的2-3mm厚的包壳,假体不应有锐边角,以免切割

10、骨水泥。生物型固定的人工髋关节:为达到紧压的效果,手术中力争骨质与假体间隙不超过1mm,此类人工髋关节更适合年轻病人及翻修病例,不适合骨质疏松病例。陶瓷髋关节置换术简史XX-03-1518:31:53|分类:关节置换相关|举报|字号订阅20世纪60年代初,JohnCharnley爵士开展低摩擦关节置换手术,从而开创人工关节置换领域的革命。此前他所用的类似设计采用了一种较弱的材料聚四氟乙烯,并未获得成功。虽然使用了医用级聚乙烯,似乎可以获得良好的中期结果,但仍有相当多学者对金属-聚乙烯组合的耐久性持怀疑态度。McKee担心聚乙烯材料的强度,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研发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置换。许多学者

11、尝试其他材料替代聚乙烯,1970年,巴黎人Boutin实施了第一例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鉴于其硬度和耐刮擦,氧化铝是一种优异的关节面材料,这在当时就如今天一样被意识到了。首例陶瓷全髋关节在髋臼侧用非骨水泥固定,而在股骨侧用骨水泥将陶瓷头固定于股骨柄。尽管氧化铝陶瓷的摩擦性能在应用伊始就备受赞誉,实践中仍存在问题。陶瓷材料非常脆,存在碎裂的可能。它们确实发生了,虽然并不常见。陶瓷头与柄锥之间的骨水泥固定是避免两者之间因匹配不精确而造成应力过高的解决方案。然而,髋臼侧固定不牢常导致松动和疼痛,虽然由于缺乏炎性颗粒,很少观察到明显的骨质缺损。臼杯早期松动的解决办法有两大流派:法国派使用骨水泥固定

12、氧化铝臼杯,而德国的Mittelmeier创建了一套新的系统,使用带螺纹的陶瓷臼杯,将其“拧”入髋臼。该系统同时使用压配式股骨假体,陶瓷头和股骨假体金属连接部的制造工艺也更加精确。制造工艺的改进使陶瓷头和股骨柄的匹配更佳,不必再使用骨水泥固定。随着假体设计和手术技术的进步,早期和中期结果改善,两大流派都获得一定程度的早期成功。与此同时,Charnley使用的聚乙烯设计仍持续蓬勃发展。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低摩擦关节置换术固定方式和材料的改进占主导地位。多数人认为假体失败由骨水泥导致,从而产生“骨水泥病”这个术语,为了规避术中骨水泥的使用,从而推动了非骨水泥假体的发展,并出现“组配式”髋臼

13、,将金属臼杯植入后再将聚乙烯内衬打入锁定装置。承重功能和固定功能的这一重要分离,使得两者均可获得优化,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进展。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全聚乙烯髋臼假体的高失败率被广为关注,因此,1994年召开的共识会议将非骨水泥髋臼杯和骨水泥股骨假体的组合,也就是混合型全髋关节,视为标准。然而,骨溶解和假体失败仍有发生,随着适应证的扩展,更年轻和更活跃的患者开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的数量和骨缺损的程度越来越引人注意。与此同时,陶瓷对陶瓷髋关节置换术也在继续使用。法国流派的领导者是Boutin的学生LaurentSedel,他坚信陶瓷技术是最佳选择,并致力于改善该项技术。他与一家法国制

14、造商Ceraver一起工作,采用德国人开发出来的柄颈锥部设计制造技术,使得不再需要用骨水泥固定陶瓷头。他还开始使用骨水泥固定改良的钛合金柄,获得了巨大成功(见图1和图2)。但髋臼假体仍是困扰长期结果的关键因素。一体化陶瓷臼杯,无论是骨水泥固定还是非骨水泥固定,其松动率均高到令人无法接受,从而导致翻修(见图3)。Laurent描述“这种翻修很容易”,因为溶骨较少,这仍是陶瓷关节面的优势,鼓励其使用者继续优化并寻找髋臼固定的解决方案。有些外科医生欣赏Mittelmeier设计,这种假体在世界范围内销售,欧洲和亚洲有很多植入病例(见图4)。1985年,Richards公司将该产品引入美国,但由于外科

15、医生不熟悉螺旋式臼杯技术,操作存在难度,该假体并未获得商业成功。回顾来看,该假体的设计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螺旋式臼杯难以将假体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粗大的螺纹增加了调整假体位置的难度,再次定位或反向拧臼杯时往往会破坏髋臼,并影响固定的质量。陶瓷头颈长有限,加长头有一个巨大的陶瓷外延,呈蘑菇状。这种设计会导致撞击,增加陶瓷碎屑和臼杯应力,两者均易导致松动。股骨假体也存在问题。虽然早期股骨假体开始使用压配设计,但无微孔或其他涂层,股骨柄松动率很高。由于这些问题开始变得明显,而其他系统可获得更好的短期和中期结果,因此,三到四年后,该产品最终退出美国市场。图1:骨水泥固定一体化陶瓷臼杯。这两名患者均为术后16年(由LaurentSedel提供)。图2:与图1中患者使用的假体类似陶瓷臼和陶瓷头。图3:非骨水泥固定一体化陶瓷髋臼设计图4:Mittelmeier或Autophor设计,旋入式一体化髋臼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研究证实磨损和颗粒疾病是假体松动和骨溶解的元凶,同时,几种非骨水泥股骨柄获得了非常优异的中期结果,此时的关注焦点开始集中于关节面材料。制造商发现氧化会影响聚乙烯的质量,开始在真空或惰性气体环境下消毒聚乙烯。虽然这些方法的确可以改善中长期的聚乙烯磨损,但磨损依然是个问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硬对硬关节面开始再度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