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乡村项目安排汇报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69618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好乡村项目安排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美好乡村项目安排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美好乡村项目安排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美好乡村项目安排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美好乡村项目安排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好乡村项目安排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好乡村项目安排汇报(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美好乡村项目安排汇报XX年美好乡村建设情况汇报论文栏目:情况汇报更新时间:XX-2-2310:42:最新杂志:召开了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全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省、市美好乡村建设动员会议精神,至目前,各项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进展情况: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改善村容村貌为目标,加大村庄规划整治力度,以“统筹发展、分类指导,政府助推、农民主体,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原则和措施,全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XX年,全区力争打造23个中

2、心村的美好乡村14次,组织外出学习考察2次,启动并建设示范点3个,安排美好乡村建设项目9个,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亿元,其中投入美好乡村建设项目专项经费万元,已拨付美好乡村项目资金万元。二、主要工作:积极推动人居环境改造工程。1、房屋改造。按照农户自选原则,由农户自行聘请施工队伍,在乡东瞿对意向申报房屋改造的142户房屋进行精确测量,预计投入资金550万元。至目前,已完成改造114户,包括屋面粉刷、危房改造,其中竣工验收47户约8650平方米,其余户正待验收。镇岗西村东风组房屋改造项目共涉及52户,在经过前期规划设计及招投标后,目前已投入资金约150万元,已完成改造50户,平整村内休闲广场2个、停车

3、场1个,村内道路修建、门前及道路绿化、危旧房改造等工程正在进行中。2、绿化改造。根据绿化设计方案,一是完成了乡东瞿路和东瞿门前绿化景观栽、补植工作,工程总价约23万元,主要补植香樟树、桔子、柿子、石榴、李子等树木;二是通过政府招投标完成了东瞿路灌溉渠护坡绿化约1100平方的草皮补植工程,投入资金万元,进一步提升了东瞿绿化档次。3、村庄环境整治。为配套房屋改造及绿化工程效果,对乡东瞿村、镇东风村民组两个示范点的村庄范围内小草堆、小粪堆、小厕所、小猪圈、小垃圾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了拆除和清理,投入资金约62万元,清理公里河道淤泥,清运各类垃圾200余吨,使村庄整4、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道路亮化工程

4、。通过争取市新农村建设资金和自筹资金等方式,实施了东瞿村庄亮化工程和镇雷水路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投入资金约30万元,新装128盏太阳能路灯,现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是过渠桥维修工程。投入资金约万元,对乡东瞿村庄内20座过渠桥进行了维修、加固、粉刷,同时更换渠道破损U型预制板。三是人行道板铺设工程。投入资金约万元,完成了东瞿路公里的人行道板铺设延伸工活动的举办,完善“美好乡村”公共环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近12万元,在乡汪堰村堰西、卫冲村民组新建两座公共厕所。5、厂棚整治。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要求,加大村庄厂房、棚户的整治力度,对不符合水源保护区及农村环境整治要求的企业、单位和个人限期整改,

5、对无证经营的棚户动员搬迁撤离。目前乡村庄内2座厂房已全部搬迁;镇十张村14户棚户区的活动板房已全部建成,水电等配套设施齐全。着力打造“艺术村”。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积极打造乡艺术家创意村,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具有高品位、电网、停车场和绿化景观改造及污水管网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明年举办桃花节、牡丹节、西瓜节等节庆活动夯实基础。做好美好乡村结对帮扶工作。为进一步加大对乡村建设的帮扶力度,区美好办制订了区美好乡村建设联系帮扶制度,通过前期对两个乡镇摸底排查和多次协调,共明确98家农户、14家残疾人创业脱贫户、29家示范户以及34家农家乐餐饮企业作为帮扶对象,由区领导、区直部门和街道,按每位领导

6、或每单位帮扶2-4名帮扶对象的标准,对帮扶对象采取上门慰问、现场解答、政策支持、引导发展等方式进行帮扶。至目前,区招商局、法院、民政局等数十家单位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区民政局与帮扶户进行走访帮扶,区法院还将支部活动搬到帮扶点上,将党组织温暖带到困难党员户家中。三、主要成效:美好乡村建设推进过程中,我们把“能不能干出成效”、“群众是不是满意”作为工作首要出发点,在投入上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在实施中坚持群众主体,政府辅助,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得到了广大农户的支持和响应,极大的推进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建设美好乡村,规划是龙头。目前已编制或正在编制中的规划有6个。在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坚持

7、规划全覆盖,强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念,把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做到农村区域的全覆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全覆盖。按照不同类型分别确定中心村的标准,因地制宜设置了20多个中心村,推进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中心村集中。同时,依据区美好乡村建设XXXX年规划纲要,对城镇控制性详规、中心村美好乡村规划方案等阶段性成果进行细致讨论,提出修改建议。宣传氛围浓厚,农民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设“美好乡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区、乡、村三级利用编印简报、宣传栏、党员学习会等形式,对美好乡村建设进行了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全面部署,多次

8、组织党员、村民组长到创建成功的一些兄弟市、县参观学习,全区上下共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学习美好乡村示范点8批,400余人次;制作标牌横幅100余条;开辟专栏近20个;走访群众100余户,500余人;先后召开动员会和座谈会10多次,传达省、市、区的文件要求,播放美好乡村专题片,让村民对美好乡村建设有个直观感受,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支持和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热情,突出广大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工作中遇到涉及农户自身利益的房屋拆迁、改造、门前道路修建等工作时,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带头示范作用,先确定12户作为试点,整治效果显现出来后,再采取政府补助,农户自建的方式,

9、使农户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极大的推进了工作的开展。在规划设计和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房屋设计、拆迁等征求群众意见,发挥群众代表作用,真正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支持、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区打破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以农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年来逐渐流行的农村艺术文化上寻求新的突破,对乡艺术家创意村进行深度挖掘,鼓励一大批艺术家落户,吸引市民前来观光,这样既满足了市场需求,也提升了当地农户的文化艺术修养。同时,各级政府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了诸如孟德山庄、禾润生态园、霖湖山庄等餐饮住宿及文化服务的高级产品与消费形态。区的

10、美好乡村建设,有意识地保护和挖掘历史人文景观,不搞大拆大建,注重保留原生态自然村,保持特色村的自然形态,传承人文历史,挖掘农村带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体现历史凝重感和文化彰显大工作载体,在原有的村容村貌的基础上对房屋进行粉刷和亮化,修旧房变新区,在庭院和道路边植树绿化,房前屋后重点开展“五小”整治,既节省了资金,又保护了生态环境,体强化保障措施,促进合力共建美好乡村。1、成立组织,健全机构。区委、区政府迅速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长任组长、区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区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区农林水务局设办公室,设立了经济发展指导组、规划建设指导组等7个工作指导组,从农林水务局等部门

11、抽调专人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出台了区美好乡村建设XXXX年规划纲要,制订了区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年度考核办法、区美好乡村建设联系帮扶制度、区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制度等5项工作制度,健全了工作调度、督查考核、结对帮扶共建、考评激励等机制,明确各部门美好乡村建设的工作职能和具体要求。2、整合资金,增加投入。区政府将建设、环保、土地、农林等多个项目均纳入美好乡村建设统筹安排范围,计划每年整合各类资金4000万元投入使用,由区直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要求,做到专款专用,经区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3、加强督查,落实监管。在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督促检查既是保

12、证工程项目进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区、乡、村三级联手,坚持一线工作法,通过几十次定期、不定期的排查、走访,到一线与农户座谈,以群众为主体,尊重相关群众意愿,收集了大量的有利建议,促使活动按正确的道路发展,少走了不少弯路。四、今后工作计划安排下一步,我们仍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丰富和提升美好乡村建设的内涵,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中心村环境整治项目。1、乡东瞿整治续建项目。根据规划设计方案,加快推进剩余28户的农户房屋改造和已经完工的90多户验收工作;2、村庄整治项目。该项目由省住建厅帮扶,省规划设计院负责项目设计,主要是对面积28

13、959平方米的房屋进行刷白,修建门前道路,村庄内进行绿化,铺设污水管网,兴建人工湿地等设施。3、镇岗西村东风组改造项目。该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下一步除继续对村庄内剩余农户房屋进行美化改造外,做好房屋改造工程的验收审核工作,同时结合开办农家乐、水塘改造、菜园重整、道路修建、绿化提升等项目,加强对村庄环境的整治提升。乡镇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总结及计划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升光村结合市、区、镇关于美丽乡村创建的总体部署,立足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以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为目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建设要求,科学规划,广

14、泛动员,创新破难,全面提升环境、产业、服务和素质“四大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全村的新农村建设水平。现将有关创建工作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升光村位于义桥镇西南面,为半山区,村区域面积达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经XX年村规模调整后,由簉岭、何家桥、郭村、塘坞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16个村民小组,全村农户717户,人口2490人,党员128人,有耕地面积亩,山林面积2747亩,年人均收入万元。我村经过三年的整治村与生态村建设,尤其是加大新农村的建设力度后,村内基础设施齐全,全村道路硬化面积达40000m2,道路绿化面积10000m2。村内文体基础设施齐全,建有标准篮球场二个,室外

15、健身场七个,室内健身室一个,公园一个,标准老年活动中心一个,内设办事服务中心、警务室、棋牌室、电视播放室、图书室等场馆。全村自来水入户率100,广播、有线电视、通讯设施等网络设施完备。至今获得了市级农业信息化示范村、平安农机示范村,区级整治村、生态村、文明村、文化村、综治示范村、先进集体、先进党组织、财务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村级和谐班子等各项荣誉称号。我村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XX年之前还是区级贫困村,但是经过努力,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1万元,村级收入主要来源于上级补助及土地出租等,今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靠上级补助及地方特色项目开发,另外还将抓住华东地区电网落户我村这一机遇,积极开发各个项目,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去年我村成功创建了区级生态村、新农村特色村,其中在生态村建设过程当中,主要完成了新农村的污水管网建设,这将大大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新农村特色村的成功创建将我村今后的开发定位于生态旅游型新农村,其中主要包括东福源旅游公司的开发项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万头羊”开发建设基地,李氏祖传骨伤科等。特色旅游景点东福源禅寺是我村乡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已有多年历史,集餐馆、住宿于一体的东福源山庄已初步完成建设,今后将成为美丽乡村的又一大亮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当地早期地下革命组织的根据地,现已成为“红色升光”的一个代名词,经过去年的修缮,已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