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说明宁夏平原的成因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62051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材料说明宁夏平原的成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结合材料说明宁夏平原的成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结合材料说明宁夏平原的成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结合材料说明宁夏平原的成因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结合材料说明宁夏平原的成因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合材料说明宁夏平原的成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材料说明宁夏平原的成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结合材料说明宁夏平原的成因垫江实验中学高二上地理阶段检测1.考试范围:中国地理的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2.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组卷人:胡志强组卷时间:XX、09、233.试卷构成:第一卷单选11个,分值44分;第二卷综合题3个,分值56分第卷单选XX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读图完成12题。1.三沙市隶属()A

2、台湾省B海南省C广东省D广西壮族自治区2.三沙市的成立,其主要意义或职能是()A观察南海周边形势变化B促进海南省城市化进程C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D开发南海资源解析第(1)题,结合我国行政区的划分可知,三沙市位于海南岛南部,属于我国海南省。第(2)题,三沙市虽然岛屿面积不大,但海域面积广阔,对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意义重大。答案(1)B(2)C下表为我国某省人口变化统计表。读表,完成34题。A江苏B青海C海南D河南4.该省区在1990XX年期间()A人口死亡率大幅度提高B青壮年人口养老负担减轻C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小D人口数量增加,年增长率减小解析第(1)题,据表可知,该省人口总

3、数增加,014岁人口比重下降,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其已在XX年超过7%,进入老龄化;选项中四个省区,江苏省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其他三省老龄化严重。第(2)题,老龄化加剧,青壮年养老负担增加,B错误,该省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增加,就业压力较大,C错误;人口数量增加,主要是人口基数大造成的,但年增长率减小,D正确。答案(1)A(2)D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下列5-6题。5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A.甲B.乙C.丙D.丁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B.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D.地风沙危害严重5D6

4、B【解析】试题分析:5读图,根据经纬度及走向,甲是天山山脉,乙是太行山,丙是南岭,丁是大兴安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丁,D对。6地位于塔里木盆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A正确。地位于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水土少,B错误,选B。地位于江南丘陵地区,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C正确。地属于非季风区,降水少,风沙危害严重,D正确。考点:我国主要山脉分布位置,主要地形区特征及生产活动。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7题。7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A横断山和秦岭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解析图中列举了地质地貌灾害最

5、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选项中横断山位于云南和四川西部,秦岭位于陕西省,和其他山地相比,有可能是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答案A8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拉萨B为西安C为成都D为昆明9下列有关四地所在地形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位于湟水谷地B位于成都平原C位于黄土高原D位于云贵高原8A9B【解析】试题分析:8夏季气温最低,为青藏高原上的拉萨。冬季温度最高,夏季气温较低为云贵高原的昆明。冬季温度在0C以上,为四川盆地的成都。冬季气温在0C以下,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陕西省会西安。9结合四地的气候资料,夏季气温最低,为青藏高原上的拉萨。冬季温度最高,夏季气温较低为云贵高原的昆明。冬季温

6、度在0C以上,为四川盆地的成都。冬季气温在0C以下,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陕西省会西安。考点:本题组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下列10-11题:10根据雨带在、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11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10B11C【解析】试题分析:10根据雨带在、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67月,B对。A、C、D错。11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北方雨带来的晚

7、,退的早,雨带在南方停留的时间长,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南涝北旱,C对。考点: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我国旱涝灾害多的原因。高二上地理阶段检测答题卷总分第卷单选答题表第卷综合题12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图中A、C分别表示、。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填图中字母)。图中B、C之间的地理分界线是。与乙地区相比,甲、丙两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12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E秦岭淮河水资源热量【解析】试题分析:从A、C两种气候分布的位置可知这两种气候分别为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E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形成高原山地气候。从其地理位置可知,图中B、

8、C之间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乙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甲、丙区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甲区域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丙区域为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考点:我国的区域差异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蒸发量达1600mm的宁夏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材料二:左图为宁夏平原及周边区域图,下图为该区域横向剖面图及P地景观示意图。课时提升作业(十三)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下图为科罗拉多大峡谷成因示意图,表示了它的形成过程。

9、读图完成1、2题。1.判断下列阶段中地壳最稳定的可能是A.B.C.D.2.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主要成因是A.海水侵蚀C.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解析】1选C,2选B。第1题,地壳最稳定的阶段,地壳运动不明显,岩层保持完整,且没有断裂变形,处于水平状态,由此判断应为阶段。第2题,科罗拉多大峡谷,有科罗拉多河流经,且峡谷的形态呈“V”型,因而其主要成因为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关于该河谷地貌自然环境特征描述,可能正确的是A.由于整体构造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宽广的谷底形成阶地B.每年3、4月是该河谷的洪水期C.谷底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

10、汽不易凝结成雨D.丙处为红壤,土壤贫瘠4.该河谷地区最适宜聚落布局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解析】3选A,4选D。第3题,图甲、丁两处有大量的河流沉积物,说明最初为河流的谷底,现在甲、丁两处高于现代河谷100多米,说明该地经过了抬升作用;江南地区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谷底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成雨;丙处有河流沉积物,土壤肥沃。第4题,丁地地形平坦开阔,且地势较高,不会受到河流洪水的威胁,因而最适宜聚落布局。读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完成5、6题。5.冲积扇是河流泥沙在出山口形成的自然沉积体。与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古冲积扇相比,新冲积扇位置偏向南的原因最可能是A.农

11、业生产活动C.祁连山地南移B.地表水下渗D.冰川融水量增大6.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A.沿河流呈南北走向C.地处戈壁呈南北走向B.沿河流呈东西走向D.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解析】5选C,6选D。第5题,冲积扇是河流泥沙在出山口形成的自然沉积体,其形成与人类活动和地表水的下渗关系不大;冰川融水量增大会使径流量增加,冲积扇位置北移;祁连山地的南移会使河流泥沙在出山口沉积的位置南移,因而使得新冲积扇的位置南移。第6题,图示区域祁连山脉北侧冲积扇地区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人口和城镇数量较多,且地形较为平坦,因而该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加固训练】读地貌模式图,回答、题。由图可知A.沉

12、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C.扇形地中下部(来自:写论文网:结合材料说明宁夏平原的成因)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该地貌主要分布于A.河流入海口B.山间河谷出口D.盆地中心C.中下游【解析】选C,选B。第题,图中显示扇形地中下部为绿洲分布区,说明其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第题,冲积扇是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后沉积形成的。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79题。7.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8.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

13、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A.石笋B.冰斗D.花岗岩风化球C.风蚀蘑菇9.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上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解析】7选B,8选C,9选D。第7题,砾石是岩石在搬运过程中常年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规律,砾石遇到河流凸岸时,就会堆积下来,慢慢形成了砾石滩。第8题,石笋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由于碳酸钙淀积形成的;冰斗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斗状洼地;风蚀蘑菇是岩石常年受到风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地貌,与流水对岩石侵蚀的效果类似;花岗岩风化球主要是风化作用形成的。第9题,对比图中9cm的砾石大小,可以断

14、定图中粒径9cm左右的砾石最多,粒径过大或过小的较少。【知识拓展】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由于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变得越来越弯曲。结合某区域地形图,回答10、11题。10.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图中四聚落中受泥石流威胁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11.四聚落中A.甲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取水最方便,形成最早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但发展缓慢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发展最快D.丁聚落地形平坦,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慢【解析】10选C,11选B。第10题,图中丙聚落,位于河谷地区,河流上游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甲、乙、丁三聚落所处河谷较为平坦,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第11题,丁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附近,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利,最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形成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乙聚落位于河流上游,地势最高,水量小,洪涝灾害少;但受地形和交通的限制,发展缓慢。二、非选择题12.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