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策等角度分析出现材料三的现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61855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策等角度分析出现材料三的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策等角度分析出现材料三的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策等角度分析出现材料三的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策等角度分析出现材料三的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策等角度分析出现材料三的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策等角度分析出现材料三的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策等角度分析出现材料三的现象(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策等角度分析出现材料三的现象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1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下列可以作为研究当时历史事件的第一手史料是甲骨文秦权中书省印读通鉴论ABCD【知识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材料中的读通鉴论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2、王夫之的著作,属于第二手史料,不符合题意,所有带的选项都不正确,即BCD三项均排除,只有A项符合题意,正确。故选A。【答案】A2史书记载,汉武帝初年“严助、朱买臣皆侍中,贵幸用事,始与闻朝政。厥后,卫青、霍去病、霍光皆由侍中进,而权势出宰相右矣。”这说明汉武帝时A内侍干政,威胁皇权B崇尚黄老,清静无为C倚重近臣,削弱相权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材料的大致意思是汉武帝初年,严助、朱买臣都在皇帝身边侍奉,位贵权重;后来卫青、霍去病、霍光也都是侍中,有权有势出入宫廷而宰相在右。材料反映了汉武帝倚重近臣,削弱相权,C项符合题意,正确;

3、ABD三项材料信息都不能反映,均排除。故选C。【答案】C3唐甄在潜书中写到:“杀人之事,盗贼居其半,帝王居其半?盖自紊以来,屠杀二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其极哉=”以下表述与其观点相似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敬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知识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材料中的唐甄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认为帝王中盗贼占一半,表达的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A项是孟子的主张;B项出自管子,主张是加强君主专制;C项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天人感应”学说;D项出自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意思是“君为民害”

4、,只有D项符合题意,正确;ABC三项均排除。故选D。【答案】D(转载于:写论文网: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策等角度分析出现材料三的现象)4近代以来,很多人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学报在其创刊序例中写道“痛迂谬者之误我国家,恶狂恣者之畔我圣道?吾闻古之为国者,必定国是。六书之义,是者,正也。”以上材料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是A天朝上国B中学为体C经世致用D维新变法【知识点】维新思想【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材料文字“六书之义,是者,正也”是将儒家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这是洋务派“中学为体”的体现,B项符合题意,正确;ACD三项均排除。故选B。【答案】B5“皇太后和她的顽固派支持

5、者们在1898年解除了光绪帝和康有为的权力,但是1901年之后却采取行动实施他们的大部分激进的改革计划。”对于慈禧太后的这些措施,评价正确的是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缓和严重的社会矛盾C实现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宗旨D起到了稳定清朝统治的作用【知识点】维新思想【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材料文字“激进的改革计划”是指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的措施。资产阶级维新派经济上主张发展资本主义,A项符合题意,正确;清末政府的措施不能缓和严重的社会矛盾,也就起不到稳定统治的作用,更没有实现维新变法的宗旨,BCD三项都不符合史实,均排除。故选A。【答案】A6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

6、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B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挑起内战C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D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依据材料文字“某阶段战略失误”排除AB两项;依据材料文字“多方面发展”排除C项;1947年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失败后,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陷于两线作战的困境,犯了兵家之大忌,是“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D项符合题意,正确。故选D。【答案】D7读右图,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表述准确的是A中

7、国与的外交谈判中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与的交往中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C是首先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结成同盟的国家D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为解决的问题发挥重要作用【知识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对外活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辨的国别。是印度尼西亚,是印度,是蒙古,是越南。根据所学知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底由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A项排除;“求同存异”方针是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时提出的,B项排除;苏联是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国家,C项排除;日内瓦会议先后讨论了和平解决朝鲜

8、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印度支那包括现在越南、柬埔寨、老挝,D项符合题意,正确。故选D。【答案】D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成就斐然,其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是A确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在各地普遍推行村民选举制度C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D恢复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知识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题干中的时间是改革开放以来即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A项排除;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是1954年,C项排除;恢复中

9、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是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之间,D项排除;只有B项符合题意,正确。故选B。【答案】B9“一个智者应当在所有正常和生活遭遇中追求道德,尽可能的了解并遵守古代礼仪。无论何时,只要可能,他都应是仁慈、明智、勇敢的。他应当尊重比自己等级高的人,并期望与等级低下的人区别开来。”持此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A普罗泰戈拉B老子C孔子D苏格拉底【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依据材料文字“追求道德”、“遵守古代礼仪”、“仁慈”、“尊重比自己等级高的人,并期望与等级底下的人区别开来”等综合判断材料中的思想家是孔子。孔子重道德,主张恢复西

10、周的礼乐制度,思想核心是“仁”,主张维护上下尊卑的统治秩序,C项符合题意,正确;ABD三项均排除。故选C。【答案】C10右图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期间,工人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对造成这一运动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业生产能力的过剩B工业革命激化了抢占商品市场的竞争C工业革命中工人劳动和生活状况恶化D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知识点】工业革命【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使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C项符合题意,正确;ABD三项均排除。故选C。【答案

11、】C11明治维新前夕,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反对幕府将军的统治。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政权建设是明治政府一切举措的重中之重,维新势力打着尊皇的旗号,把远离权力中心几个世纪之久的天皇重新抬出来。”日本维新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A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B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目标C重建以天皇为首的专制统治D借助中央王权推动经济发展【知识点】明治维新【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把“天皇重新抬出来”是为了结束封建专制的幕府统治,A项符合题意,正确;BD两项表述材料信息都不能反映,均排除;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答案】A1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

12、括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尝试。列宁一度认为,旧的俄罗斯经济,可以直接过渡到按共产主义原则进行国家生产和分配。但实践使列宁认识到这是行不通的,于是列宁领导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这种新政策A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危机B利用市场规律恢复和发展经济C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主要特点D完成了农业向集体化的转变【知识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B项是新经济政策,正确;CD两项是“斯大林模式”,排除。故选B。【答案】B13医学的发展不仅与疾病有关,也与各地的经济文化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盖伦是罗

13、马帝国时期的名医,他倡导实证医学,倾心于探索人体的结构,强调解剖学对于医学的重要性,重视人体生理功能的阐释。他奠定了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基础。他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视实验、强调疾病局部定位、重视逻辑推理的特点,对后世西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黄帝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地阐述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并将当时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运用于医学之中,提出脏腑经络、辨证治则、养生保健等学说,为中医学此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其影响下,中国古代医学呈现出不注重机体局部的结构与功能,而是注重从整体观出发,宏观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动态变化。摘编自边海云轴心时代东西方医学比较研

14、究(1)依据材料一,比较古代中西医学理论观念和临床方法的不同。材料二14世纪中叶,?黑死病?席卷欧洲,人口死亡率达到30%-50%。大批政府官员死亡,导致公共治安、法庭审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劳动力减少了25%,传统的谷物生产已经无利可图,大量农田被改为牧场和草场用来养羊,很多封建主从经营传统农业到经营商业性畜牧业。大批懂拉丁语的教授在瘟疫中死去,许多学校被迫放弃了拉丁语的教学,各国本土语言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死亡使人们一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追求现实享乐和歌颂人生成了新的社会观念。为了阻止黑死病的传播,威尼斯建立许多站点专门用来隔离从东方归来的船员。在远离城市的岛上设立墓地埋葬因黑死痛而死的人,埋葬的深度要达到5英尺。欧洲各地纷纷出台城市公共卫生法,姐建市政健康委员会。到了16世纪在欧洲大部分中心城市,关注公共健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摘编自薛国中黑死病前后的欧洲等(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黑死病给欧洲带来了哪些变化?材料三鸦片战争以后,各国传教士将施医散药作为在中国布道传教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开办医院、设立诊所、翻译西医书籍和兴办医学教育,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我国,至19世纪末形成了中医学与西医学并存的局面。李鸿章认为:?泰西医学有专官、有学堂,西药化学格物微眇、务尽实用,物性由尤中土医工所束速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