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一,指出宗法制对分封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6173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材料一,指出宗法制对分封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结合材料一,指出宗法制对分封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结合材料一,指出宗法制对分封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结合材料一,指出宗法制对分封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结合材料一,指出宗法制对分封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合材料一,指出宗法制对分封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材料一,指出宗法制对分封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结合材料一,指出宗法制对分封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A组(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宋百官春秋记载:“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周)成王时,彤伯(王室成员)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A.中央官制B.嫡长子继承制C.王位世袭制D.地方行政制度2.在中国古代,父亲在家中居统治地位,实行“一言堂”,是绝对的真理,鲁迅说“父对于子,有绝对

2、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上述现象与下列哪种制度有关()A.王位世袭制C.宗法制B.分封制D.皇帝制3.周朝规定同姓不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力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D.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4.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A.遵循了周代的宗法制度精神实质B.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5.有学者认为西周封邦建

3、国是为了“控股政权”,其扩充“股份”的主要方式是()A.采取内外服制B.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度C.大封同姓诸侯D.对殷商方国形成包围6.清代有学者说:“天子建国,则诸侯于国为大宗,对天子而言则为小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说明了()A.清王朝继续推行宗法制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辅相成C.宗法制以分封制为基础D.天子行使大小宗双重权力7.从“周制微弱”到天下“统于秦”,反映出()A.皇帝制的建立C.郡县制的推行B.分封制的衰落D.宗法制的瓦解8.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以下各项与李白诗句相关的是()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B.“始皇刚

4、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C.“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9.“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10.秦朝的文化政策,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废分封行郡县”,加强了中央集权B.“一法度衡石丈尺”,促进经济发展C.“禁毁诗书,以吏为师”,统一思想D.“书同文字”,提升了民族的认同感11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并且秦灭六国之后,继续实行移民措施,将六国富豪迁往蜀地。秦统一六国后这样做的主要政治目的是()A.满足皇帝的私欲B.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C.强化君主的权力D.彰显皇帝的权威12.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史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的社会条件。”这一论断()A.强调了唐宋以来科举制的利弊B.揭示了分封制的实质C.揭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双重影响D.阐明了郡县制的弊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

6、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史记周本纪材料三“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为了使工程规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聘任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世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由21位

7、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10分)(3)史料一般分成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10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之所以革之(注:废分封制)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

8、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政制的意义。(8分)(2)比较材料一、二,分析柳宗元和黄宗羲对于君主政制的不同态度并说明原因。(16分)B组(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B.宗法制下,小宗有

9、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D.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2.史载:西周的诸侯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这反映出()A.政治权力按血缘关系分配B.西周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C.周天子开始加强中央集权D.诸侯国的权力有等级差别3.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是()A.“家国同构”理想的表现B.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C.“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D.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4.据左传记

10、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这表明中国当时的政治制度是()以专制统治为特征与家族组织相结合A.以宗法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D.B.5.殷周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实质上说明了()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6.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

11、()A.炫耀文治武功B.树立专制权威C.制造暴政依据D.宣扬君权神授7.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可见县邑制的出现()A.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D.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8.史记楚世家引齐书:“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据材料判断,此长城()A.目的是“互防”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西周

12、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对其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下列与“天下归周”相对应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察举制D郡县制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天下归周”体现的是分封制,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答案:B2荀子说:“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材料说明的核心问题是()A宗法制是贵族的“氏族”组织法B“持手而食者”指的是社会的下层C社会下层不按宗法结成宗族集团D古代社会呈现出非常严格的等级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正确

13、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可见,只有得氏者才能为宗,只有领主贵族才能立宗庙,并按宗法结成宗族组织。社会下层即广大“持手而食”的劳动者,则不得立宗庙,因而不行宗法。所以说,周之宗法实即贵族的“氏族”组织法。答案:A3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四年建侯卫”“六年制作礼乐”解读正确的是()A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郡国制B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C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用来代替分封制D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意

14、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郡国制是在汉初出现的。郡县制于战国时期出现、秦朝全面确立,故首先排除A、D;“建侯卫”,侯即诸侯国,指分封制;礼乐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工具,故B项正确,C项不正确。答案:B4全球通史评论说:“中国人的经典都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这种对现世的强烈偏好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导致这种现象的制度因素是()A宗法制、分封制B郡县制、行省制C皇帝制、中央集权制D民主制、元首制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和分封制,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现象是由中国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造成的:分封制强调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宗法制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答案:A5据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这是指()宗法制遭到破坏分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