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全南县的高速计划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61334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过全南县的高速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经过全南县的高速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经过全南县的高速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经过全南县的高速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经过全南县的高速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过全南县的高速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过全南县的高速计划(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经过全南县的高速计划全南县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工作总结本届县政府领导班子XX年2月换届成立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大力弘扬“诚信务实,奋发图强”的全南精神,积极实施“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全南”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四个全南”建设,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亿元,是XX年的倍,年均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比由XX年的:调

2、整为:,二产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达到亿元,是XX年的倍,年均增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亿元,是XX年的倍,年均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是XX年的倍,年均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亿元,是XX年的倍,年均增长%。突出表现在“七个翻番”,即固定资产投资四年翻了两番,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三年翻了一番,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四年翻了一番。XX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在全省排第35名,全市排第6名;人均财政总收入在全省排第17名,全市排第6名;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分别排全市第5位、第2位。可以说,过去四年,是全南历史上发

3、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全南先后跻身“首届全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行列。现将四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全力推进经济建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积极开展争资争项,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县及时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资金导向,积极向上争资争项。XX年以来,共争资争项实际到位资金亿元,争取到大广高速途经全南、农业综合开发县、省级生态县、22万伏输变电站、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县等一批带动力大、拉动力强的项目,这些项目资金的争取到位,极大地改善了我县的交通、水利、农业、城

4、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工业园区的硬件建设,加快了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步伐,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大广高速途经全南项目的成功争取,结束了全南“三无”的历史,将从根本上改变全南的交通区位环境。2.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开放型经济再上新台阶。建立了与赣州市口岸部门、龙南海关、龙南商检和我县外贸出口企业的口岸联席会议制度,优化企业出口环境。采取各单位自主招商和组建大项目招商小分队的模式,有针对性地采取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多次举行香港、东莞、深圳等招商引资推介会,积极开展承接产业转移招商活动,取得较好成效。新星化工、安远集团、新资源稀土等一大批规模较大的企业落户全南,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

5、工业项目24个。XX年成功促成了晶环科技与目前国内最大的稀土分离企业、上市公司包钢稀土合资合作。四年累计实际引进内资亿元、利用外资16368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19889万美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XX年被评为全市引进内资工作先进县和招商引资项目开发先进单位;XX年2月,被省政府评为“引进内资全省先进县”、“外贸出口全省先进县”,县内合隆公司被评为“全省外贸出口先进企业”;在XX年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上,我县获得了利用内资、利用外资、项目开发、建设标准厂房等4个单项奖。3.扶持壮大主导产业,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在信贷资金、企业用地等方面给予倾斜,着力扶持壮大矿产品加工、轻纺服饰、机械电子

6、和木竹加工等四大工业主导产业,以及氟盐化工材料生产、以稀土为主的新材料生产和运动头盔生产“三大工业基地”,合隆制衣、晶环科技、华星氟化学、百得火机等一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XX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7户,比XX年增加13户。其中税收超百万元的工业企业20户、超千万元的工业企业6户,分别比XX年增加10户、4户。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是XX年的2倍,年均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年均增长%;实现利税亿元,年均增长%。连续三年获得省政府颁发的“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XX年被批准为全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单位,也是全市唯一一个。至XX年,园

7、区开发面积达到2200亩,园区厂房面积达到33万平方米;入园企业达到86家,从业人员达到万人;XX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上缴税金955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和%,高于全省园区平均增速、和个百分点,三项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比例列全市第3名、第3名和第2名。XX年园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73%,增速排全省第3名。4.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蔬菜、果业等农业主导产业和芳香苗木、油茶、花卉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较快,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累计达亩,果业开发面积达到64690亩,蔬菜、果业等农业主导产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超过60%,我县国家级高山蔬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8、建设XX年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考核验收,全南高山蔬菜基地与沃尔玛公司成功实现农超对接,XX年度被评为“全省蔬菜生产十强县”,我县被列入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优质蔬菜基地规划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步伐加快,高峰公司、现代牧业跨入省级龙头企业行列,高山蔬菜公司成为市级龙头企业。全县组建了农民蔬菜、果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0个,参合农户2752户。大力推进圩镇和村庄整治,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完成了762个村庄的整治,分别占全县村庄、农户的%和%,村庄整治覆盖面在全市保持领先位置,有8个乡基本实现整乡覆盖,建成天龙牌坊下等一批规划整齐、生态良好的特色新村。全面开展了圩镇整治工作,陂头、南迳、大吉山、龙源坝乡

9、镇已经完成重点圩镇整治,其它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加强,功能更加完善,圩镇面貌得到较大改观。XX年,我县被市政府评为全市村庄整治先进单位,陂头镇瑶山村被评为全省“最优美村庄”,南迳镇罗田村下王屋被评为全省“整治建设先进自然村”;XX年被评为全省农村清洁工程试点工作先进县。5.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大为改观。近几年,我们按照“园中建城、城中建园”的城市发展理念,围绕“提升一条街、开发一座山、拓宽一条路、治理一条江”的要求,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全力打造适合人们居住和创业发展的独具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先后实施了橡胶坝工程、桃江河两岸园林景观建设、体育中心、四星级宾馆、梅子山公园改造、污水处理设施、

10、老城区主干道油路面改造、南海农贸市场、新城区集贸市场、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重点工程项目,开发了汇景新城、明珠新城、桃源一品等多个商住小区,县城面积由XX年的平方公里扩展到平方公里,人口由XX年的万人增加到万人。深入开展了创建省级卫生、园林、文明城市活动,加强了城市管理,强化了户外广告、临街店面、违法违规建筑的整治;完善了城区主次干道、工业园区、公共绿地的绿化建设与改造,城区绿化面积达到公顷,绿化覆盖率%;实施了一江两岸及重点建筑亮化工程,城市品味大为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魅力彰显,XX年被评为“江南生态新城”。6.着力加大投入,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着力实施了

11、一批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路、水、电”以及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成功争取并启动了大广高速全南段的建设,对南迳至大吉山公路、下圩至百得火机段道路进行了改造,完成了陂头至信丰崇仙出县道路、龙小线、良上线、樟排线的改建和黄龙大桥、龙下川垇大桥建设,开工建设通村公路68条,改造农村公路公里,全面实现县到乡镇通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完成了2万吨自来水扩容工程,实施了黄云水库、下龙井水库除险加固,中寨中坑和大吉山乌桕坝小流域水土保持等一批水利设施建设。新建并完成了110万伏金龙输变站工程,启动了22万伏五光输变站建设。四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7.纵深推进机制

12、体制创新,发展活力大为增强。顺利推进了县政府机构改革,精简县政府工作部门和直属事业单位4个,减少了11%。有序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成了岗位设置工作,工作人员聘用制、合同签订率达到100%。完成了除农垦系统企业外的全部36户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安置职工3646人,支付职工安置费用万元。集体林权改革取得较好成效,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国有资产管理、财政、投融资等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二、积极改善民生,社会各项事业明显进步1.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高度关注民生,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大幅增长,XX年以来,县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X

13、X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432元和3323元,是XX年的倍和倍,年均增长分别达到%和%,;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是XX年底的倍,年均增长%。城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城镇就业率达%,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加人数达到16512人,比XX年增加631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达到万人,全县参保率达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积极开展了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县共有2471名失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有969名失地农民享受了养老生活补助。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了两期共482套廉租房建设,建筑

14、面积万平方米,解决了272户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对566户经济困难家庭发放了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投资800多万元解决了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居全市前列。城乡低保标准有较大提高,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建立健全了“10个100%”救助体系,即:城乡困难群众100%纳入低保、100%享受医疗救助、100%得到免费就业培训和免费职业介绍、100%得到法律援助;城镇困难群众100%纳入保障性住房保障;农村困难群众100%纳入住房救助;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在自愿的基础上100%实行集中供养;城乡低保户100%免费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贫困学生100

15、%享受教育救助基金救助;农村失地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100%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救助先进县”。出台了全南县高龄老人长寿补贴发放实施细则,对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了长寿补贴。文明殡葬改革顺利推进,对城乡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实行了遗体免费火化。在全省率先实行对本县户籍的农村已扎二女户夫妇给予每人每月100元生活补助政策,全县近1400户农村已扎二女户受益。2.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教育文化卫生等工作上新台阶。新建了全南中学教学大楼,收购了县城民办学校群星学校改办县第二中学,新建了第二小学,把原金龙小学改为第三小学,扩大了县城办学规模,县城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县城学生就学大班额问题

16、得到有效缓解。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万人比连续三年列全市前5名。新建和改扩建乡镇文化站9个,文化服务网络覆盖所有乡镇、行政村。实施了北线乡镇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全县所有乡镇都接通了有线电视信号。新建了高标准的县体育中心,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完成了10所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4所村卫生所改造项目,县人民医院通过第二轮二级甲等医院评审,争取到价值万元的医疗设备社会捐赠;在4所中心卫生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新建了高标准的县计生服务大楼,完成了8个乡镇计生服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狠抓了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利益导向、健全体制等工作,实现了提升全县出生政策符合率,降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性别比“一升三降”的目标。3.着力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土地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