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培养的材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59787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培养的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组织培养的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组织培养的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组织培养的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组织培养的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培养的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培养的材料(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组织培养的材料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所需材料实验所需药品:50%酒精、95%酒精、HCl盐酸、NaOH苛性钠、PH试纸、蔗糖、琼脂、%升汞、甲醛、高锰酸钾、过氧化氢、84消毒液、脱脂棉、称量纸、标签纸、组培专用封口膜、啪啦膜、活性炭、吐温80仪器设备磁拌电热炉、电磁炉配锅、温湿光记录仪、器材:果酱组培瓶240ml+密封盖X30培养瓶:大小在250-500ml间的玻璃锥形瓶X50试剂瓶:茶色玻璃1000mlX2烧杯:1000ml、500ml、250ml、100ml、50ml移液管:1ml、2

2、ml、5ml数十根玻璃搅棒、大药勺、小药勺解剖刀,枪镊26cm、解剖针、接种切盘镊子,酒精喷雾器、周转框、等工具吸管若干、瓶刷、记号笔、三角瓶或试管、试管架、滴瓶、锡铂纸、酒精灯纱布、棉塞、牛皮纸、才培纯、不锈钢小推车、镊子垫架、实验服、酒精喷壶等若干。培养基制备药品:大量元素类:(NH4)2SO4/KNO3/CaCl22H2O/MgSO47H2O/KH2PO4铁盐:Na2-EDTA/FeSO47H2O微量元素类:MnSO44H2O/ZnSO47H2O/H3BO3/KI有机物质:盐酸硫胺素(VB1)/烟酸/盐酸吡哆醇(VB6)/甘氨酸生长调节物质:生长素类: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

3、、2,4-二氯苯氧乙酸(2,4-D)。分裂素:玉米素(Zt)、6-苄基嘌呤(6-BA或BAP)、激动素(Kt)。赤霉素:赤霉酸(GA3)维生素类:盐酸吡哆醇、盐酸硫胺素泛酸钙、肌醇绪论1组织培养的定义指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与方法,常又称为植物离体培养2组织培养的类型根据外植体来源和培养对象的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类型可以分为(1)组织培养;对植物体的各部分组织进行离体培养的方法。包括分生组织、形成层组织、薄壁组织、韧皮部组织、愈伤组织等。(2)器官培养:对植物体各种器官及器官原基进行离体培养的方

4、法。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的培养。(3)胚胎培养:对植物成熟和未成熟胚以及具胚器官进行离体培养的方法。包括幼胚、成熟胚、胚乳、胚珠、子房等的培养。(4)细胞培养:对单个细胞或较小细胞团进行离体培养的方法。常用的细胞有性细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韧皮部细胞等。(5)原生质体培养:对植物的原生质体进行培养的方法。包括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融合体和原生质体的遗传转化体的培养等。3植物组织培养的任务和研究意义任务:研究离体培养条件下,细胞、组织或器官所需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形态发生和代谢规律,植物脱毒方法和机理,植物特别是一些难繁殖植物的大量快繁方法,细胞融合方法和机理,再生个

5、体的遗传和变异,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机理和方法等。从而改良植物品种,创造新的植物种类,为人类造福。意义:基础理论研究:试验体系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广泛用于细胞、组织的代谢生理及其它生化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研究:无性繁殖系快速繁殖的生产、试管苗的商品化,遗传育种,种质保存,克服远缘杂交,种质资源创新,获得转基因植株。第一章实验室和基本操作1列举几类有代表性的培养基,各有何特点。植物组织培养使用的培养基,根据物理形状,大致可以分成两类,即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按培养要求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即为固体培养基。在培养集中不加入琼脂等凝固剂的即为液体培养基。这两类培养基各有其优点和缺点,我们可以按培

6、养目的的要求不同分别选择采用。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可以把它们分为含盐量较高的培养基、硝酸钾含量较高的培养基、中等无机盐含量的培养基、低无机盐含量的培养基四个基本类型。有代表性的培养及种类MS培养基:无机盐类浓度较高,尤其是铵盐和硝酸盐含量高,能够满足快速增长的组织对营养元素的要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培养基。但它不适合生长缓慢、对无机盐类浓度要求比较低的植物,尤其是不适合铵盐过高易发毒害的植物。B5培养基:铵的含量比较低,较高的硝酸盐和盐酸硫胺素N6培养基:KNO3和2SO4含量较高,但不含元素钼。White培养基:无机盐浓度较低,在生根培养、胚胎培养中有良好的效果2培养基的基本组成要素有哪些

7、,培养基的构成要素通常可分为:水分;无机盐类;有机营养成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天热物质;pH;凝固剂培养基的组成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基本培养基,如MS,Nitsch,N6,B5等和附加成分,如植物激素和天然附加物等。生长素类物质有利于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促进生根、抑制器官脱落、性别控制、延长休眠、顶端优势、单性结实、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常用的生长素:IAA(吲哆乙酸NAA(萘乙酸)2,4-D(2,4,二氯苯氧乙酸)IBA(吲哆丁酸)细胞分裂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器官分化,促进侧芽分化和生长,抑制顶端优势,延缓组织衰老等,用于离体成花的调控。常用的细胞分裂素有:KT(激动素)BA(6-卞基腺

8、嘌呤2-ip(异戊烯氨基嘌呤)ZT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它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既促进发芽,又会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又可疏花疏果。这取决于浓度、细胞的年龄和器官的种类。一般低浓度促进生长,中浓度抑制生长,高浓度则杀死植物。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延迟衰老和保鲜、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发育,防止果树生理落果、打破种子的休眠,促使其发芽等作用。3配置培养基的步骤(一)培养基母液的配置配制母液原则:相同类型的试剂混合;易形成沉淀的药品分开;母液浓度要适宜;用量要认真计算和核对;药品要准确称量。1基本培养基母液注意事项:在配制母液时,应该把Ca

9、2、SO42、Ca2和PO43放在不同的母液中,以免发生沉淀。配制母液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MS培养基通常可以配制三液式、四液式、五液式等。一般而论,有机营养成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可以分别配成一个母液,铁盐和钙盐为单独母液。配制好的母液,在瓶上注明液号、配制倍数、日期。发现母液有霉菌或沉淀变质时,应该重新配制。2植物生长调节剂母液在配制植物生长调节剂母液时,有mg/L和mol/L两种浓度单位可供选择。摩尔单位直接代表每升溶液中的分子数量,这使得不同生长调节剂之间具有可比性。此外,在国际性刊物中,摩尔单位时通用单位。植物生长调节剂母液通常用1-10mmol/L,这样的浓度既便于计算也可

10、避免冷藏时形成结晶。由于多数生长调节物质难溶于水,因此配法各不相同。一般2,4-D、IAA、IBA、GA3和ZT可先用少量95%酒精溶解,再用水定容,摇匀后贮于试剂瓶中,贴上标签;NAA可溶于热水或少量95%酒精中,再加水定容至一定体积;KT和6-BA应先溶于少量1mol/L的HCl中,再加水定容。植物生长调节剂母液可以再24冰箱中保存。注意事项:配制的倍数不宜过高,这样可避免一时用不完造成质量的变质浪费,其次也可以避免母液倍数过高,吸量相对过小而影响准确性。母液配好后,应立即存放于2-4的冰箱中保存备用。母液贮备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做到有计划配制,预计能在短期内用完。故所有母液应在评上注明配制

11、的日期,以便于检查应定期检查母液,如果出现浑浊或者沉淀以及微生物污染,不宜再用,应重新配制。称取大量元素化合物,只需在感应量为克的扭力天平或者药物天平上称量。称取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等,则要在感应量为克的精密光电分析天平上称量。各种化学药品的浓度应适当,过大则会溶解不完全,而且还会引起化学反应产生沉淀,从而影响溶液中药品含量。配制母液时,应用容量瓶定容,使溶液的体积精确的到达刻度线。培养基的配制1、取出母液并按顺序放好,并将有机营养物质贮存液溶化待用。将洁净的各种玻璃器皿如量筒、烧杯、移液管、移液枪和玻璃棒等放在指定位置;2、取一只烧杯,放入1/3左右纯水,将母液按顺序加入,并不断搅拌;3

12、、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蔗糖,待糖溶解后定容;4、将定容的培养基倒入容器中,加入琼脂,并加热使其完全溶解;5、调整pH,用预先配好的氢氧化钠或稀盐酸进行调整;6、将培养基分装倒培养器皿中,封好瓶口;7、灭菌,用高压锅灭菌或过滤除菌;8、灭菌后待高压锅温度下降到50以下时,便可以取出、冷却凝固后待用。培养基的消毒一般用消毒锅消毒。把装有培养基的三角瓶或试管先放入消毒锅内,但不要装的太满,以保持蒸汽能够在锅内充分循环。装好后将锅盖拧紧,用电炉加热或生火加热,并打开放气阀。待锅内的水沸腾后,放气3-5分钟以排出锅内冷空气,即可关上放气阀继续加热,使锅内蒸汽压力上升到15磅/英寸2,或者公斤/厘米2,温

13、度约120然后维持该压力下15-20分钟即可。此时应特别注意要不断察看气压表,不能使蒸汽压力上升过高,以免使消毒锅超压发生爆炸,或引起培养基中有机营养成分的破坏,而产生不良的影响。但也不能偏低,以免达不到消毒效果。高温高压消毒时应注意的事项:高压消毒锅,再消毒时均须按规定加至一定量的水。如未加水或加水量不足,均会烧坏消毒锅。但也不宜加水过多,以免浸湿消毒物品。火力应大,升温应快,使消毒时间尽可能缩短。否则时间过长,培养基因受热受压过度,会使其中营养成分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者造成不凝固。消毒完毕放气降压不宜过快,以免培养基压力改变过于迅速,从而从三角瓶中冲出。同时培养基冷却也不宜过快,以免产生许

14、多冷凝水,影响接种。消毒时间从压力表上压力指针上升到所需压力指标是算起,并从指标稳定到所需时间为止。如培养基需作斜面,应在消毒后,凝固前,将试管斜放冷却即可。如果培养基中附加活性炭,应在消毒后,凝固前,将试管或三角瓶用手摇动,或用振荡器摇动,以免活性炭颗粒在培养基中不均匀或下沉。4简述培养基配置后培养条件如何控制配制好的培养基一般要在室温、黑暗且清洁的地方放置35天再使用。如需较长时间保存,必须保存在黑暗、低温、低湿并且清洁的地方,但配制好的培养基不宜保存过久,一般不超过1个月。保存时间太久,培养基可能会污染、脱水、易分解的成分会发生分解,培养基成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培养条件是调控外植体生长和

15、分化的外界条件。植物组织培养中,大的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湿度等是被严格控制的,而培养基成分和pH等的变化时通过培养基的更新来实现的。温度:培养室的温度,一般设定在光照: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控制好光强度、光质和光周期。一般情况下,培养室的光周期设定为16h光照、8h黑暗湿度:植物组织培养是的相对湿度,常年保持在30%为宜。营养物质和pH值:由于营养物质会逐渐减少,pH会因为大量金属离子被吸收而降低,因此,最好每月更新一次培养基,也可以增加培养及数量,选用营养元素能被平衡吸收的培养基。气体注意氧气供应,使培养基瓶内与外界保持通气状态,培养物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阻碍培养物的生长分化。注意:培养基的pH一般被调节到之间,最常用的pH为。pH过高时,培养基会变硬;pH过低时,则影响培养基的凝固。在调整p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