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1,1上的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56825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色1,1上的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红色1,1上的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红色1,1上的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红色1,1上的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红色1,1上的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色1,1上的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色1,1上的总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红色1,1上的总结志愿农村服务基层专业互补科学共建生物医药系红色“11”活动总结在接到中共北京市教工委关于继续深入开展红色1+1主题教育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我院学工部关于开展红色1+1活动的相关要求后,生物医药系学生党支部认真领会、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黄岭西村党支部友好共建,圆满地完成了主题为“志愿农村服务基层专业互补科学共建”的红色“1+1”活动。生物医药系学生党支部两名辅导员老师、全部学生党员和部分入党积极分子30余人加入活动阵营,在红色“1+1”活动中吃

2、苦耐劳、积极奉献,为活动的圆满成功发挥了积极作用。学生党支部分别于XX年7月17日、7月18日到黄岭西村开展活动,于8月中旬接待了黄岭西村党支部两位村官的回访,于9月底完成了红色“1+1”计划内的实践活动:“在黄岭西村作一次民情调研,参加一次与村支书和村官的座谈会,开展一次科普宣传活动,为村图书阅览室赠送了图书,并协助黄岭西村民办企业进行技术研讨和包装设计”。活动中同学们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锐意创新又脚踏实地,结合专业且深入思考,得到了共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现将我支部展红色“1+1”活动的实际情况,总结如下:一、前期准备,周密部署生物医药系学生党支部平时课业

3、任务较重,空闲时间不多,所以支部决定利用暑假开展此次红色1+1活动。XX年6月至7月中旬为前期准备阶段,支部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拟定了此次活动的相关事项。前期支部与系党总支、院学工部和团委等部门进行了交流,确定了活动形式,争取各种资源支持;与黄岭西村党支部书记王克进以及大学生村官刘婷玮反复交流沟通,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和实际存在的问题,确定活动行程和相关事宜;之后支部制定了一份切实可行的活动策划,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采购了活动中所需物品,制作了横幅、海报以及宣传页。此外,我支部还组织同学将自己不常用的书捐出来,连同院团委在历次捐书活动中募捐到的部分图书一起,带到了黄岭西村村委会图书阅览室。支部成员

4、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途径搜集关于黄岭西村的相关资料,并组织支部内部学习,共建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学习。黄岭西一村三涧,现有138户、370人,村落面积6万平方米,村域面积平方公里,黄岭西村曾是斋堂镇的重点产煤村之一,煤炭开采业是村中的主导产业。XX年贯彻国务院关闭乡镇小煤矿精神,黄岭西村关闭了村里所有煤矿,以煤矿开采业为主导产业的链条被打破,全体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亟待解决。黄岭西村紧依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与民俗旅游村柏峪村、双石头村同属斋堂西北沟旅游带。黄岭西村抓住契机,紧紧把握旅游发展趋势,开发了独具特色的地质、村落、民俗旅游项目,发展涵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红色旅游等于

5、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经济。二、活动开展,紧贴实际,有声有色XX年7月17日、18日两天,在支部书记王晓蕾老师、组织委员周杰老师的带领下,支部成员一行30余人来到了黄岭西村,与村支部、村官进行了交流座谈,结合专业开展了“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中医药保健”科普知识宣传宣讲,新农村建设调研,与村里面的小朋友进行团队拓展训练等一系列活动。从黄岭西村回来后,应邀协助黄岭西村民办企业进行技术研讨和产品包装设计,8月中旬接待了黄岭西村党支部两位村官的回访,对交流合作内容、模式进行了进一步深入探讨。1、支部交流座谈会对话大学生村官支部交流座谈会在村委会会议室举行,村党支部书记王克进、村里的两位大学生村官及我

6、支部一行人参加了座谈会。首先,村党支部书记王克进热烈欢迎前来的老师和同学们,简要介绍了黄岭西村的基本状况、近年来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情况,并表示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配合活动,希望支部成员为黄岭西的发展建言献策。生物医药系学生党支部书记王晓蕾代表参加共建的同学们感谢村党支部在百忙之中的热情接待,为共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大力支持。并将此次红色“1+1”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进行了简要说明。之后双方进行了座谈,支部成员畅所欲言,并认真地作了笔记,针对如何依托当地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村官的学习工作现状、农村环境保护、食品和药品安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村支部成员向我们做了具体的阐述和耐心的解答,座谈气

7、氛十分融洽。为了使大学生党员生动了解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我们对村官刘婷玮和小周进行了采访交流。村官小周向我们讲述了2年来其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成长历程。小周说,自己是黄岭西村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现在学成归来,报效家乡,感到无比自豪。黄岭西村给了他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他愿意在这里一直待下去,为黄岭西奉献自己的青春。一席话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村官刘婷玮是我院05级毕业生,作为校友的我们备感亲切。她向我们讲述了她做村官1年多来的酸甜苦辣。她说,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他们担负着村民的信任和期冀。只有不断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加深对农村政策的理解和运用,利用自己的各方面积极因素为老百姓谋实事,才能够成为

8、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才能够不辜负大家的嘱托和信任。虽然工作很辛苦,事情很琐碎,但是我们在刘婷玮的脸上没有看到一丝退缩,我们看到的是积极和热情。难怪刘婷玮得到了村民、镇领导的认可和表扬。最后,我们将带来的图书捐赠给了村图书阅览室。2、“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和中医药保健”科普知识宣讲17日下午,我支部成员在村里的小空地上搭起了台子,挂起了展板,摆好了礼品,进行了科普知识宣讲活动,获得了村民们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好评。几位同学为村民们讲解了他们精心准备的关于药品安全、食品安全和中医药保健的知识,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小常识。例如药品的选择与安全,食物之间的禁忌等等。为了提高村民参与

9、的积极性,同学们还设置了有奖互动的环节,让村民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一些知识。这个环节是整个宣讲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连70多岁的大爷大妈也披挂上阵,争相回答问题。此外,细心的同学们还为和大人们一起来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团队拓展活动和小游戏,如“翻报纸”、“打绳结”等,使得小朋友在玩闹嬉戏的过程中学到了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团队的力量去赢得游戏。3、调研新农村建设18日,村官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与黄岭西村近邻的,著名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和红色教育基地爨底下村。同学们深入到村民中,调研了当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向有关负责人和村民们询问了当地的历史、经济、旅游、农业等方面的信息。现在的爨底下村长

10、住居民仅四十余人,至今保存着五百间、七十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是中国首次发现的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爨底下村曾是北京连接边关的古驿道,是军事重地,后来修建的国道没有经过这个村子,村子变成闭塞地域,古老的民宅因此完整保存下来。我们还了解到,在抗日战争中,爨底下曾是是抗日根据地。现在,村中还保留有日军烧房的遗址。川底下这个当时仅一百余户人家的小村子就有八十人参军和参加革命工作,有34人为国捐躯,4人致残。4.为黄岭西村办工厂项目提供支持在与村党支部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村里面正在策划一个村办工厂的项目,主要由两位村官来负责,希望生化学院能提供一些相关的服务和支持。我支部即刻表示,作为共建

11、单位和村官的母校,我们回去后一定动员各种力量,支持村里面的项目搞起来。8月中旬,我支部在学校接待了两位村官,就双方合作共建进行了进一步的交谈。村官刘婷玮提出了是否可以借助学院的专业优势,为其产品提供包装设计和一些技术的咨询服务,我支部表示一定尽全力支持。并已联系相关部门人员积极行动起来。三、结语生物医药系的同学们在王晓蕾和周杰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周密计划,活动开展有条理,分工明确,同学们锐意创新又脚踏实地,不让红色“1+1”活动流于形式,这为农村与高校进一步合作进行了积极有意义的探索。本次活动把红色1+1支部共建与大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学们在实践中结合专业

12、进行科普宣传,传播科技文化,不仅加强了支部组织建设,丰富了支部组织生活形式,而且为支部成员提供了走出校园、深入农村实践的机会。在活动中,同学们感受了生活的艰苦,工作的不易,也端正了他们的就业观,从基层做起,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做出自己的努力。今后,我支部还将进一步深入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将工作做细、做实,真正实现了“112”。生物医药系学生党支部XX年10月11日践行红色“1+1”思想总结XX年6月30日,离7月1日建党节只有一天之际,为了积极响应北京市教工委红色“1+1”的活动号召,同时也为了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加强与基层单位党支部的联系,我与法学院的几位老师和同学一

13、起来到了在大山深处的美丽的四马台村。位于房山区霞云岭乡四马台村坐落在京西百花山下,地处房山区南沟与北沟交界点,距离北京124公里,地理位置非常偏僻,以前对这个村子一点也不了解,只听说这里有一个有名的风景区,叫百草畔,有一个很有魄力的书记,带着村民把这个偏远小村发展成了北京郊区最富有的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个期盼已久的地方,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小村子让我们每一个人惊讶不已,整洁宽阔的街道,宏伟气派的别墅,高科技的工厂,高标准的旅游设施,全村人各司其职,这样的生活即使在城市人看来也羡慕不已,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四马台村的真实写照。要不是亲身体验,还真不敢相信

14、。在张进来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参观了四马台村的法制夜校,民俗接设施,品尝了四马村的特产,听村主任讲着关于四马台村发展起来的点点滴滴,与书记和主任就关于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进行的深入的交流,他们提出并坚持到底的“以黑养绿,借绿兴旅,以旅富民”的发展路线,既考虑到了当前村民们的迫切需要,也为今后的长远发展铺平了道路。四马台村的新农村建设围绕建设新村庄、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尚、创建好班子的“四新一好”的总体要求进行。建设中注意做到五个原则的坚持:坚持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合(来自:写论文网:红色1,1上的总结)理有序建设的原则;坚持村民自愿,维护村民利益的原则;坚持

15、合理推进,防止盲目建设的原则;坚持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具体实施思路是统一布局、科学规划;因村制宜,突出特色;点面结合,带动周边;多元筹资,共同建设。同时深入贯彻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按有关职能部门的要求做好新村建设的规划和编制;科学改造,依法建设;多元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张进来书记站在时代的高度在四马台村大力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改善四马台村基础设施和村民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村域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利用水平;有利于促进全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社会保障水平;有利于加强村民住宅建设的安全管理;有利于将城市文

16、明要素注入农村,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四马台村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不仅得益于他们正确的方针政策,有一班有能力,有思想的带头人,还有一村吃苦耐劳的好村民,更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支持。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马台村将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抢抓发展机遇,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奋发工作,开拓创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单一的煤矿开采经营向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业为主的多元化经营转变,努力探索山区农村城市化的新路子,从而使新农村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面貌一点一点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在今天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中,我们相信四马台村会以新的更好的成绩为首都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