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回头看汇报材料(共10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5452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扶贫回头看汇报材料(共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精准扶贫回头看汇报材料(共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精准扶贫回头看汇报材料(共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精准扶贫回头看汇报材料(共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精准扶贫回头看汇报材料(共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准扶贫回头看汇报材料(共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扶贫回头看汇报材料(共10篇)(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精准扶贫回头看汇报材料(共10篇)重新镇“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重新镇精准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精准扶贫办的指导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的要求,按照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六个到村到户”作为深化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的重要载体,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作为推动同步小康的紧要任务,改“漫灌式”扶贫为“滴灌式”扶贫,切实做好“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通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我镇的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

2、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全镇总面积积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个农村社区委员会、20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148户、总人口41040人,少数民族11249人,主要有满、苗、彝、白等,占总人口的35%。全镇有完中一所,代帽初中二所,完小16所,中心幼儿园一所。初中入学率%,小学入学率%。“两基”工作已经省人民政府验收达标。全镇共有耕地面积亩,其中旱地亩,水田6654亩,林地面积亩,森林覆盖率达%,牧草地面积1854亩。二、组织机构健全,领导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我镇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领导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1+7”工作方案、

3、精准扶贫计划的制定、精准扶贫措施的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充分认识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上下协调,认真组织实施精准扶贫项目。三、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完成情况做好XX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方法与步骤,就要做到“四个方法”;“九个步骤”,形成“4+9”工作格局,“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落实。我镇完成情况如下:1.规模分解。按照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将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到各村进行识别。2.初选对象。在县扶贫办指导和镇人民政府领导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规模,农户自愿申请,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入户调查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

4、地点应在村民活动相对集中、知晓率较高的地方,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人民政府审核。3.公示公告。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镇贫困户名单,在各村进行第二次公示,同时镇也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公告。4.结对帮扶。在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等有关部门指导下,我镇按照县办发统XX24号文件关于印发黔西县XX年“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方案的通知中的黔西县XX年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与帮扶单位联系,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责任人,确保实现帮扶责任

5、人。5.按照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原则、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我镇对各村上报的低保户、五保户进行了审核,确定我镇低保户835户1579人、五保户111户125人纳入贫困人口登记,计入贫困人口统计监测,由民政部门依据贵州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落实保障措施。总之,我镇已完成了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等精准扶贫工作任务,最终确定我镇总贫困户2155户6787人,低保户835户1579人,五保户111户125人,扶贫低保户69户273人,省定标准235户984人,国家标准1920户5803人,XX年脱贫户365户1560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

6、是,这些成绩的取得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倍做出努力。四、“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落实情况1.精准扶贫“四法”工作宣传落实情况;发放资料到各村2.结对帮扶驻村干部工作开展情况;完成3.“1+7”工作方案落实情况。完成五、扶贫项目建设情况年项目落实情况:无年项目启动情况:林下养鸡六、贫困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我镇贫困户2155户6787人,今年脱贫365户1560人。脱贫任务是十分艰巨。贫困的原因、精准扶贫脱贫的难点在于人口素质底下,贫困人们缺乏进取心,缺乏自觉改变落后面貌、摆脱贫困的主动性,依赖性、惰性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职业技能等等,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决定了产业创新、劳动生产

7、率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短缺,产业结构单一,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稀缺,产业结构以种玉米和烤烟为主。资金形成能力不够,镇企业落后,财政收入不敷出,集体积累空虚,政府精准扶贫投资不足,精准扶贫资金人均占有量低,精准扶贫资金没有形成现实生产力。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社会服务不足。七、今后的脱贫措施、想法今后我们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创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高产高效高质量优良品种,多举办各类培训活动,提高贫困人们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为着力点,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脱贫致富工作。扶贫站:黄泽发XX年6月2日靖远县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中共靖远县委靖远县人民政府在全省上下深入

8、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关键时期,今天,杨主任一行来我县督查指导精准扶贫工作,这是对我们工作的促进鞭策和鼓励支持。在此,我代表靖远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杨主任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靖远县情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做以简要介绍,对靖远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工作重点及建议做以简要汇报:一、靖远县县情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靖远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属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现辖18个乡镇、174个行政村、10个社区,总人口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全县由沿黄自流灌区、高扬程提灌区和干旱半干旱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构成。目前

9、全县有88个贫困村、万贫困户、万贫困人口,贫困面为%。近年来,靖远县立足县域实际,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深入实施“项目带动”、“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战略,在产业培育上,大力培育发展蔬菜、畜禽、林果三大特色产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万亩,羊只饲养量达到120万只,枸杞、籽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万亩、万亩,靖远已发展成为全国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和全省蔬菜、畜禽、林果生产大县;在打造发展平台上,全力打造刘川工业园、银三角中小工业园、金三角生态农业科技创业园三大园区,三大园区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亿元,入驻企业达到41家,已成为我县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壮大工业的重要基地;在改善发展条件上,深入实施“3341

10、”项目工程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县域发展环境,“十二五”以来,共组织实施重点项目584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元,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今年1-7月份,全县完成生产总值元,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元,同比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增长%;工业增加值元,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元,下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402元,增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17元,增长10%。二、精准扶贫工作思路及开展情况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面对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县情实际,我们紧密结合中央、省市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研究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精准扶贫工作

11、的总体思路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准扶贫战略部署和会议精神,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任务,融合推进“1236”扶贫攻坚和“双联”行动,把握“两个节点”目标任务,聚焦“六个精准”总体要求,紧盯“1+17”方案落地,围绕“三大区域”合力攻坚,坚持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纵深推进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确保年均实现生产总值增长%以上,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以上,年脱贫人口万人以上,力争到2018年底实现全县整体脱贫、2020年同步建成全面小康。围绕这一思路和目标任务,我们重点抓了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部署强责任、抓落

12、实。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之后,我县立即行动,迅速部署,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全县的最大任务,第一时间召开了中心组学习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和精准扶贫推进会,传达学习了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会议精神,对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积极研究制定了全县“1+18+2”精准扶贫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细化了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着力重点和具体措施。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顺利推进,我县把领导带头作为推进工作的关键所在,按照党政领导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扶贫攻坚上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严格落实扶贫开发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制度和领导干部

13、精准扶贫联系点制度,每1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1个乡镇,包抓2个贫困村和6个贫困户;从乡镇和县直部门抽调10名年轻干部专职从事精准扶贫工作的协调和落实工作;在18个乡镇成立了扶贫工作站,形成了强有力的精准扶贫组织体系。二是扎实建档立卡,保证对象底数清、措施准。坚持把建档立卡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大力推行挂图作战、挂账销号,按照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特点及地域因素,在全县划分出南部、东部、北部、中部4个特困片带,作为全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进一步明确了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坚持统一识别标准、统一数据口径,规范识别流程,健全档案资料,完善帮扶措施,动态掌握基本信息,推行实名制管理,全县共核实扶贫对象万

14、户、万人,切实做到底数清、问题清、任务清、对策清、责任清。认真开展建档立卡、调查摸底“回头看”工作,对省市制定印发的贫困村、贫困户各类卡表册进行了规范完善,制定了靖远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督查方案、靖远县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责任追究办法已经省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省转发。县四大班子负责对全县88个贫困村及86个一般村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组织各乡镇对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现场观摩交流学习,有力促进了全县建档立卡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三是突出基础支撑,改善条件换穷貌、促发展。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改善基础的重要途径和“换穷貌”的先决条件,以路、水、电、房等为重

15、点,着力改善贫困乡村基础条件。农村道路方面,抢抓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建制村通畅、农村路网改善工程。目前,公里农村通畅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年底可全面完成,农村通畅率将达到58%,实现15个贫困村通沥青路;糜三公路改扩建工程、平堡黄河大桥等正在加紧建设。农田水利方面,投资亿元的双永供水工程建成通水,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县北部双龙、兴隆、永新3乡21个村125个社万人和万头(只)大小牲畜饮水问题,并发展高效农田万亩;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处,预计10月底将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可解决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土地整理项目9个,开工建设3个,已开发整理土地1000亩。农村电网方面,投入万元,石门安韦、五合贾寨柯等14个贫困村农网改造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安居住房方面,100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并对农村无力建房的五保户、特困家庭实行万元的差异化补助;五合白塔、兴隆腰站、刘川来窑等5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有序实施,已建成安臵房721套,入住147户;岷县、漳县灾后重建异地安臵工程基本完工,安臵移民1690户、7713人。环境整治方面,整合资金万元,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有序实施;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新增造林绿化面积8万亩,完成村庄绿化工程30个村850户9000亩。四是聚焦产业扶贫,发展产业促增收、脱穷帽。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今年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