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情况随时报告制度(共10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46472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情况随时报告制度(共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突发情况随时报告制度(共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突发情况随时报告制度(共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突发情况随时报告制度(共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突发情况随时报告制度(共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情况随时报告制度(共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情况随时报告制度(共10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突发情况随时报告制度(共10篇)山庄路社区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精神,为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置程序,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制度。一、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范围自然灾害类。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事故灾难类。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类。

2、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类。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二、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内容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突发事件信息和可能引发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省、市、区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或高度关注的事件信息。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的事件信息。各乡镇、各部门贯彻落实省、市、县应急管理工作部署情况,结合实际,总结、探索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经验和新做法信息。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内容要求简明、准确,应包括以下要素

3、: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采取的处置措施、下步工作意见、领导到场情况、希望上级及有关部门和单位支持援助的事项等。在报告中,应注明报告单位、报告签发人、具体联系人以及联系方式等。三、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主体按照应急管理工作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向县政府应急办报告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信息。区公安、消防、卫生等设有110、119、120报警电话的部门,负责将收集和掌握的突发事件信息及相关社会动态,及时报告区政府应急办。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方式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一般采取电话、传真、网络、专送等方式上报。以电话方式

4、报告的,要及时补报文字材料。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现场指挥机构负责人或授权专人要及时与县政府应急办保持密切联络,及时、主动、准确报告或通报有关情况。突发事件现场指挥机构也应设专职信息报告人员,具体负责对信息进行收集、汇总、报告等。经验做法或总结材料的报告方式视情况确定。涉密信息的报告应遵守相关规定。五、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时限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按突发公共事件等级,第一时间内将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情况如实向县政府应急办报告,报告时限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1小时。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事态进展和应急处置情况,直至事件处置完毕。动态信息实行日报,紧急信息随时续报,应急续报一般不再复述事件初始过程

5、,只报告事态发展或处置的进展情况。应急处置结束后一周之内向县政府应急办报送总结报告。有关法律法规对某类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六、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程序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必须立即核实。凡属于报告范围内的突发公共事件,报告的内容必须经单位责任人同意后,按上述规定方式、时限向区政府报告。特殊情况下,对按规定需要向市级以上部门报告的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必须同步报告区政府,以共同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山庄路社区居委会察右前旗蒙银村镇银行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第一条为保证我行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全行重大突发事件,及时报告人民银行,协调各方面力量迅速妥善地应对和处置,切实防范

6、和化解风险,保证我行金融资产安全,促进全行稳健经营和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重大事件是指在经营活动中带有突发性或牵涉面广、性质严重,如不及时反应、妥善处置,可能会对本行人、财、物安全、经营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后果或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事件。第三条我行综合管理部负责重大突发事件报告、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重大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成员:组长:李翠萍副组长:刘润,杨旺成员:赵俊、安世宏、吕淑婷、安龙生、辛慧、张鹏、武振宇、郭红宾、赵厚成。第四条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标准:机构网点发生客户挤提存款事件,影响正常营业或出现支付困难。发生可能危及我行正常经营的区域性金融风

7、波或其他重大情况。5人以上劳动争议集体诉讼事件或集体上访,冲击、围攻机构网点事件,涉及我行工作的请愿、静坐、示威等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金融诈骗既遂案件。抢劫机构网点、金库、运钞车案件和盗窃现金的案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破坏我行信息系统,造成业务不能正常运行或银行、客户资金被窃的案件。违规放贷、拆借、越权承办各项业务等原因可能或已经造成金融风险的。资金、财务、业务中违规操作造成风险的。外汇业务中违规操作造成经济损失的。大额现金差错元以上的。发现大量假钞和伪造票据或被假票据诈骗的。现金、存单、有价单证、空白重要凭证、重要业务公章遗失、被盗,密押泄密、失窃等。贷款企业法定代表

8、人不明原因失踪,给我行资金造成风险10万元以上的。侵害银行安全、造成员工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爆炸案件。员工被绑架或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五级以上员工出逃、失踪或非正常死亡的事件。涉及我行员工的经济案件,或涉及中级以上员工的要案。造成我行经济损失、员工伤亡的灾害、事故。盗窃、出卖、泄漏或丢失涉密资料,可能影响金融稳定,造成经济秩序混乱的事件。由于系统升级或其他原因造成重大核心业务系统故障,导致我行业务无法正常办理。在协助执行或被执行案件中,可能导致司法机关变更我行为被执行人,或可能导致司法机关查封营业机构的事件;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被诉案件;可能严重损害我行信誉的重大涉外业务纠纷。境内外新闻媒

9、体对我行进行负面报道,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事件。各种外审内查中发现的重大违规违纪问题、重大案件线索,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系统风险或严重影响金融和社会稳定的事件,或我行认为事关重大,要求各部门、机构及时报送的事件。(二十二)重大投资亏损,对我行造成重大影响事件。第五条各部门、机构发生或接报重大突发事件后,应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向总行报告,报告时间不得晚于接报后4小时或事发后12小时。对于情况较为复杂的事件,应在报告基本情况后,继续深入调查,注意事态发展,续报有关情况。第六条重大突发事件原则上实行逐级报告,但对于特别紧急重大情况,有关部门、机构在向事发行报告的同时,要直接向总行报告。第七条发生重

10、大突发事件要统一以重大突发事件报告的形式,通过传真、电子公文系统等方式报告,并要先电话联系接报人。对特别紧急重大情况,可先电话报告,随后再书面报告。涉密内容要通过保密传真、电子公文系统等方式报告。第八条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内容应要素齐全,说明事件的起因、时间、地点、当前的情况、已采取的措施、事态发展分析预测、有关部门的态度和公众的反应、造成的影响和对人民银行的要求和建议等情况。有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应特别说明伤亡人数和损失金额;金融挤兑事件应特别说明参加挤兑的人数、被挤兑机构存取款变化、资产负债、头寸情况及风险蔓延情况;聚众上访、围攻事件应特别说明上访要求、参与的人数、持续的时间、现场秩序情况和造成

11、的影响;重要凭证、保密资料丢失或损毁及系统故障等事件,应特别说明可能引发的后果和拟采取的措施。第九条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原则上由各部门、机构主要负责人签发,主要负责人因特殊原因无法签发的,经主要负责人授权,可由其他负责人签发。第十条发生上述重大突发事件后,相关部门、机构统一向总行综合管理部报送情况,其中各类案件、信息系统故障情况要同时向总行主管部门报告。第十一条总行综合管理部接报后,要立即送重大事件处置领导小组负责人批办,综合管理部负责人要根据情况向有关部门通报或向行领导报告,同时按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规定,将经过批办的报告以行文格式向当地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办事处报告。第十二条重

12、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实行问责制。对违反本规定迟报、漏报、瞒报、误报重大突发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直接责任人,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总行综合管理部要定期通报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执行情况。第十三条本制度由察右前旗蒙银村镇银行负责解释。第十四条本制度从XX年4月1日起执行。XX年4月1日点军区点军街办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意见精神,为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置程序,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制度。一、目的1、及时掌控突发事件信息,及时

13、有效地协调社会各界救援力量,将突发事件的危害影响降至最低点,及时消除事故。2、规范突发事件上报程序和报告文本。二、根据突发事件的可控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4个级别。企业负责向区政府应急办报告的突发信息有:1、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信息。2、可能引起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3、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的信息。具体划分如下:突发公共事件等级划分标准三、街办党政办公室汪鑫为公司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员。四、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分为首报、续报和终报1、首报信息内容:突发事件发生时

14、间、地点、事件、可能造成的伤亡和影响情况;抢险救援情况。2、续报信息内容:事发单位基本情况,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请求事项和工作建议。五、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现场指挥机构负责人应街办应急办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主动报告突发事件状况及处置进展情况。六、突发事件报告具体程序由第一发现人立即报告所在村委员会,之后由村委员会上报街办信息员,街办信息员接报后立即向区应急办办公室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一般采取电话、传真、网络、专送等方式上报。以电话方式报告的,要及时补报文字材料。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内容要求简明、准确,应包括以下要素: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

15、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采取的处置措施、下步工作意见、领导到场情况、希望上级及有关部门和单位支持援助的事项等。在报告中,应注明报告单位、报告签发人、具体联系人以及联系方式等。报告突发事件注意事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按突发公共事件等级,第一时间内将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情况如实向县政府应急办报告,报告时限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1小时。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事态进展和应急处置情况,直至事件处置完毕。动态信息实行日报,紧急信息随时续报,应急续报一般不再复述事件初始过程,只报告事态发展或处置的进展情况。应急处置结束后一周之内向县政府应急办报送总结报告。有关法律法规对某类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信息报告流程图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范围自然灾害类。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事故灾难类。主要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