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辉教授谈企业内部控制程序建设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60237062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明辉教授谈企业内部控制程序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刘明辉教授谈企业内部控制程序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刘明辉教授谈企业内部控制程序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刘明辉教授谈企业内部控制程序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刘明辉教授谈企业内部控制程序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明辉教授谈企业内部控制程序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明辉教授谈企业内部控制程序建设(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1,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2,演讲人简介,刘明辉先生 大连报业集团副社长 大连出版社社长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审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审计准则组资深专家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 全国会计资格考试命题专家 中国会计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会长 中国审计学会理事 中国成本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理事,L 13904112898,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3,公司内控体系建设,讨论内容,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4,WTO/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金融创新/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数字化集成/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风险,诉讼爆炸

2、/保险理论/风险导向审计,.正在改变整个商业世界,企业并购/业务重整/流程再造,案然、世通、帕玛拉特、中航油,背景情况:内控与风管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5,背景情况:内控与风管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在我看来,只要你没退休,就不能说你是成功的,哪怕是李嘉诚。” “任何一个企业家都要有失败的危机感,因为在中国每分钟就有两家企业破产。” “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7年,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民营企业破产倒闭。” “在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是12.5年;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8.2年。”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大败局十年中国知名公司成败经验对比,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6,背景情况:

3、内控与风管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美国COSO-ERM会议的参加者马克比斯利公布的调查结果(2004),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7,背景情况:内控与风管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强化企业管理的需要; 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外部风险; 防止舞弊和欺诈行为; 现代审计程序的发展; 法制和政府的推动。,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8,法规建设:我国内部控制规范进程,独立审计准则-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1996 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1997 会计法-第27条1999 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0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2001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2001,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9,法规建设:我国内部控制规范

4、进程,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200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2002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及应付帐款2002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及应收帐款2002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2002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外投资2004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担保2004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6,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10,法规建设:我国内部控制规范进程,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28日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该基本规范将于2009年7月1日(后延至2010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 根据这一基本规范,执

5、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基本规范共七章五十条,各章分别是:总则、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和附则。此次基本规范的印发,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11,机理分析:内部控制的历史演变,1.萌芽期:内部牵制(40年代前) (Internal Check) 2.发展期:内部控制(70年代前) (Internal Control) 3.过度期:内部控制结构(80年代) (Internal Control

6、Structure) 4.完善期:内部控制整体框架(90年代) (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 5.成熟期:风险管理整体框架(2003年后)(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12,机理分析: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主体 性质 目标,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13,机理分析:内部控制的五大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遵遁

7、安全 报告 经营 战略 为什么是合理保证?,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14,机理分析:内部控制的五项原则,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重点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切实防范重大风险。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

8、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15,机理分析: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重要信息应当及时传递给董事会、监事会和

9、经理层。 (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16,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17,机理分析:现代内部控制的几个核心观念,1建立、实施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责任”,但内部控制首先是“一把手”工程。 2现代内部控制是一种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强调管理层对企业面临的风险应有一个整体上的风险组合观念;强调企业应考虑与不同战略相关联的风险。内部控制系统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 之内。 3.内部控制不只是一些手段

10、、工具和方法的结合,而是一个与经营管理过程相结合 “动态过程”。 4对环境的考虑越来越多,特别强调“人”的重要性,强调公司治理、企业组织、企业文化等“软控制”的作用。 5现代内部控制强调信息与沟通的重要性。,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18,机理分析:现代内部控制的几个核心观念,6.内部控制必须讲究成本效益原则 一个成本效益分析的例子: Solution 1. 僱用6名保安人员巡视卖场,该项控制程序预计将使公司每年增加费用$300,000;失窃的损失降为0。 Solution 2.僱用1名保安人员巡视卖场,并在角落装设镜子和监视器。该项控制程序预计将使公司每年增加$80,000费用;失窃的损失降为$

11、100,000 。,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19,机理分析:内部控制局限性,1. 成本效益考虑; 2. 异常活动超出设计范围; 3. 控制执行人员责任性不强; 4. 高层管理者自我违规操作; 5. 控制执行人员串通舞弊。,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20,机理分析:内部控制的观念误区,控制越紧越好:高度集权、僵化运作、效率低下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过分依赖人的素质,忽视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 放任自流:目标不明、标准不具体、差异责任不清 为控制而控制:将控制视作权力的象征,使控制脱离企业目标 控制万能论:无视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21,内部环境,环境要素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也是其他一

12、切要素的核心。内部环境包括: 治理结构 机构设置 权责分配 内部审计 人力资源政策 企业文化等,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22,内部环境:治理结构,为什么需要治理公司 利益冲突 信息不对称 如何理解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基于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而形成的公司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及公司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一种权力和利益分配与制衡关系的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的六道防线 经理报酬(从奖金到期权) 董事会(独董专业委员会) 监事会 股东大会 购并和接管 社会舆论的监督和证券监管机构的规制,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23,内部环境: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机构设置 报告关系 集权/分权 矩阵/地理 企业应当

13、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 企业应当通过编制内部管理相关文件或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职责分工,正确行使职权。,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24,内部环境:机构设置与责权分配,在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中,应考虑自动检查与纠正的功能,其要求是: (1)每类经济业务循环,必须经过不同部门,并保证业务循环中有关部门之间相互检查。经过这样检查,能随时发现各种错弊的情况。 (2)在每类经济业务检查中,检查者不应从属于被查者领导,以保证检查的问题引起重视,并及时得到纠正。,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25,内部环境:

14、内部审计,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26,内部环境:内部审计,建立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体制,提高企业内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体系,将内审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科学定位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开展增值型审计。 建立上下结合、下审一级的内部审计体系。,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27,内部环境:内部审计,加强内部审

15、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 实行审计人员的轮换制度; 审计人员不参与经营管理; 在审计章程中确认内部审计师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师不能参与审计自己以前负责的业务; 从外部招聘内部审计师; 对审计工作程序和工作底稿开展正式的审查和评价程序; 审计师的报酬不与经营业绩或利润挂钩。,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28,内部环境: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过程中内审人员的作用和职责是: (1)确定风险领域。考虑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及产生新风险的环境因素,在了解风险的基础上,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让董事会识别风险,确认接受风险的程度,制定风险政策,指导企业有效地使用内部资源。 (2)评价风险控制程序的

16、有效性。评价企业管理层制定的风险控制程序是否适当和有效,是否能满足董事会接受风险的程度,提出改进风险控制程序的建议。 (3)检查风险管理过程的效果。通过检查和测试财务、经营和合规性控制程序,发现持续存在的风险,评价风险管理过程的效果,提出如何改进风险管理,为公司增加价值方面的建议。,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29,内部环境: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企业应当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 (二)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 (三)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 (四)掌握国家秘密或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 (五)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政策。 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东北财经大学 刘明辉,30,内部环境: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把握普通员工的真实需要 激励普通员工的基本原则 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