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解读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36540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责任报告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社会责任报告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社会责任报告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社会责任报告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社会责任报告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责任报告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责任报告解读(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社会责任报告解读关于华润华润有限公司XX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分析报告一、华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特点分析整体特征分析一是内容比较丰富。华润企业XX社会责任报告样本的篇幅为98页,内容非常丰富。其中,责任管理,致力和谐的社会责任报告都在10页以上,其他部分也都不低于5页。二是结构比较完整。一份完整的社会责任报告应当包括报告说明、高管致辞、企业简介、责任实践与绩效、未来展望、术语解释、意见反馈表等七个部分。责任实践与绩效是报告的主体,其他部分也不可或缺。XX年,华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结构较为完

2、整,包括了报告说明、高管致辞、企业简介、责任实践与绩效等七个部分,符合要求。三是既注重具体的责任实践,也披露责任管理。华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披露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时,责任管理板块的篇幅最大,平均占到报告总篇幅的,注重披露企业文化、社会责任沟通;其次是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市场责任板块的篇幅最小,平均只占报告总篇幅的。华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内容分析。一是责任管理。具体分为三个方面:1.责任治理。华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管理模型,报告阐述了企业运营文化及组织结构的重要性。2.责任推进。华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组织体系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阐述了

3、企业在社会责任推进方面所做的努力。3.责任沟通。华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企业在社会责任沟通和社会责任评优方面所做的尝试和探索。二是市场责任。华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其致力于和谐的政府责任、安全生产和员工发展。三是社会责任。华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其在公益慈善方面作出的成绩,以及其对未来的规划。四是环境责任。华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其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具体包括绿色管理、绿色经营和绿色办公。华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指标分析。一是客观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除了用定性的描述阐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制度、措施之外,还必须用定量的数据客观反映履责绩效。华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定量指标数量平均为1

4、00个,整体的客观性较好;二是实质性。实质性是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仅要披露定量指标,还要披露最能够代表企业履责绩效的关键指标,亦即社会责任报告的实质性。华润企业社会报告充分披露了“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生产”、“责任采购”、“发展绿色电力”等关键性社会责任议题,叙述充分、全面,回应了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实质性较好。三是可比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可比性包括纵向可比性和横向可比性。纵向可比性是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仅要反映企业当年的履责绩效,而且要体现绩效的变化,披露连续多年的绩效数据,因为持续改进是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关键。横向可比性则要求企业披露各项关键指标在行业中所处的水平,以使利益相关方对企业

5、履责绩效有直观的认识。华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多个关键绩效指标的纵向可比数据,并披露了“客户满意度”等横向可比指标,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四是平衡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平衡性是指社会责任报告不仅要反映企业的成绩,还应当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不足之处及改进计划。平衡性是衡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华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员工死亡人数、重伤事故起数、职业病发生次数等负面信息,并且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华润雪花啤酒设备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相应的解决及防范措施,具有很好的平衡性。五是时效性。华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年报发布时间基本一致,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二、华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6、是对关键性议题的披露不足。例如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益慈善未有披露,导致了报告的实质性有所欠缺。二是报告对术语的解释不够。报告中有些专业术语会带来阅读障碍,降低报告的可读性。三、改进措施一是增加报告对关键性议题的披露,提高报告的实质性。二是增加报告对专业术语的解释,提升报告的可读性。题目: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分析-以中石油为例课程: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前沿一、引言经济全球化步伐越来越快,特别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企业不管是被卷入还是主动“走出去”都必须按照国际标准来开展业务和要求自身;而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一直为国外政府、企业、国际组织等所诟病和担心,也因此拒绝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状

7、况较差的中国企业合作。我国很多企业尤其是以大型国企为代表的企业在意识到这些问题后,提高了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要求;一方面,当下信息传播畅通,公众关于企业敏感问题,诸如企业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关注,迫使企业必须正确对待企业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基本如实反映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而且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于加强企业竞争力、塑造良好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形象有帮助。本文选取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的XX年、XX年、XX年连续三年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评价对象,石油天然气行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的行业,其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披露的透明度或质量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石油天然气行业社会责

8、任报告披露在可靠性、及时性、有效性以及可比性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利益相关者依靠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做出相关决策;同时由于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特殊性,石油天然气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也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本文的目的在于以中石油三年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总结社会责任报告在披露信息真实性、报告类型、披露方式、报告内容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继而可以窥探油气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存在的问题;本文的意义在于分析中石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供管理建议;为石油天然气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提供借鉴,也为其他行业国企提供范本。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其评价概述本文

9、首先阐述了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所依赖的基本理论,本文以层次责任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主;然后介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对象、评价标准,使读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其评价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等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等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塞西(Sethi,1975)将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反应行为分为三类:分别是社会义务、社会责任和社会回应。义务即是对市场与法律制约条件的反应,而责任指依照

10、规范执行公司活动,回应则是公司对可能随时遭遇的变化“未雨绸缪”。施泰纳(Steiner,1980)认为社会责任分为内外两重责任。内部责任是指对公司内部的雇员的培养及工作环境的完善,外部责任是指对公司外部相关者的重视,综合起来包括经济、法律、伦理及慈善责任。有学者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的阶段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以雇员信息为主的报告阶段;第二,以环境信息为主的报告阶段;第三,以健康安全与环境信息为主的报告阶段;第四,以综合性社会责任信息为主的报告阶段。中石油是中国较早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国企业,当然,发布并不代表较好地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也不代表报告内容的真实可靠;如同财务报告有造假一样,企业

11、社会责任报告也可能是企业为了完成发布报告而有针对性地按照报告结构来做事,如果企业行为是正面还好,若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出现的事故只是轻描淡写地叙述和保证严肃、妥善处理而不是真正的杜绝危险事故的发生的话,也就有悖于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最初意义了,要求企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真正意义是督促和监督企业良好地履行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通过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反映其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不断完善报告体系,从而使信息使用者做出有利的决策。目前全球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没有统一的体系,与其相关的文献也不是很多。第一,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SonyField(199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是

12、促进利益相关者与管理者的有效沟通,完善自身管理的途径。通过指导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及对社会敏感度的关注,让外部利益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LeeBurke和JeanneM.Logsdon(1996)认为,为了更好的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状况,企业应从战略高度把社会责任的执行作为一项长期投资,而不应仅当作是简单的成本或费用核算。第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标准。为了适应当今全球社会责任报告模式的要求,国际上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框架标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ReportingInitiative,GRI)的G3指南、社会责任8000(SA8000)、责任100

13、0(AA1000),他们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和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GRI的目的是编制一套可靠的、全球共享的报告框架,以期望像会计准则一样规范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与使用,从而在经济、社会、环境绩效方面发挥作用。SA8000标准是美国社会责任国际(SocialAccountabilityInternational,SAI)公布的主要用于优化全球各个企业工人的工作环境,保障雇员利益等问题的通用标准,是狭义的社会责任。AA1000认证标准是“社会和伦理责任协会(InsitituteforSocialandEthicalAccountability,ISEA)”发布的用来评价报告主体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

14、,为相关利益者活动、公开披露以及鉴证提供标准,以提高企业相关业绩,是全世界第一个关于社会责任报告的鉴证标准。石油与天然气行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是由国际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与美国石油协会(API)合作推出,为油气企业是否自愿依照该标准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提供依据。综上所述,国外社会责任报告的相关文献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研究的领域比较全面,包含了从报告发展、编制到审验的各个阶段,分析内容比较透彻,但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其研究的重心也应该紧跟变更的步伐。尤其社会责任报告步入综合性社会责任信息为主的报告阶段,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研究要求的更为急迫。在国内,孙红梅、李琪(XX)对我国08

15、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社会责任报告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在逐渐进步,并为社会责任战略的实施起到了催化作用;同时从发布报告的主体、报告质量的差距、报告内容以及报告指标等方面指出我国现行社会责任报告中存在的一些缺陷问题。沈洪涛(XX)主要是针对社会责任报告评价的研究,指出我国目前的三类评价主体的鉴证结果区别很大。指出我国现有社会责任报告评价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而对我国社会责任报告评价提出相关的建议。龚明晓、周文华(XX)在对社会责任报告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中,以利益关者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AA1000与G3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标准,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3R评价体系

16、,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准则的建立提供了框架依据。陈佳婧、张明泉(XX)先后对石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结构与指标进行了分析,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从非经济责任、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员工责任和社区责任五个方面来认识和评价石油企业社会责任,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助于石油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建议。吉利、张正勇、毛洪涛(XX)通过文献与实务的综合提炼出社会责任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并转化为具体明确、可评估的质量特征项目,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证检验,确定各质量特征项目的权重,构建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用于社会责任报告评价。我国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研究呈现本土化特征,学者们根据不同行业的特殊性,研究制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