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概论心得体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35620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仪概论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礼仪概论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礼仪概论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礼仪概论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礼仪概论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礼仪概论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仪概论心得体会(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礼仪概论心得体会礼仪概论的复习教学目标:通过对礼仪概论的复习以达到对礼仪概论的深度理解教学重点:出示每节的题目教学难点:灵活掌握知识点不是死记硬背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时:5课时教学过程:一、填空1.礼仪的起源以祭人、敬神为主要形式。大量的历史学材料证明,原始社会时期同一氏族成员间在共同的聚集、狩猎、饮食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性的语言、表情、动作,是构成礼仪的萌芽。而不同氏族、部落间为沟通而使用的一些被普遍认同的语言、动作、表情,可以看成是礼仪的最初形态。

2、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社会生产中逐渐形成一些群体内部或群体之间应该如何和不应该如何的观念,一些反映等级权威的礼制和协调社会关系的礼俗逐渐产生、这些礼制和礼俗虽然是粗糙而且极不完善的,但是这种小成文的礼仪具有其自身的功能。2.中国礼仪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即礼仪的萌芽阶段、礼仪的发展阶段、礼仪的变革阶段、礼仪的强化阶段、现代礼仪阶段、当代礼仪阶段。3.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的本意是“敬神”。礼经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浸润和熏染,其含义在不断地演变,时至今日,礼已经深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之中,引申为表示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或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和敬意。因此,礼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

3、活实践中给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一般而言,与“礼”相关,的词常见的有在不念旧恶,即礼貌、礼节、礼仪。礼的核心是礼貌,礼的形成的礼节,礼的规范是礼仪。4.真诚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待人真心诚意、表里如一的友善表现在人际交往中。不自欺,也小欺人,待人真减会很快得到别人的信任,反之会得到“虚伪”“骗子”等有损个人形象的评价,这会造成正常的交往难以继续。真诚是人与人相处的基础,是礼仪的一条重要原则。每个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都应该诚心待人,恪守信用,履行承诺,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伤害他人的尊严,不侮辱对方的人格。只有真诚地奉献,才能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真诚地尊重方能使双方心心相印,友谊地久夭长

4、。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礼仪的灵魂。5.适度原则是指人们在施行礼仪的过程中,必须在熟悉礼仪规范和准则的基础上,注意各种情况下人际关系的距离,把握与特定环境相适应的人们彼此间的交往尺度,要不卑不亢、落落大山,以建立和保持健康、良好、持久的人际关系。遵循适度原则要求人们在社交场合要感情适度,谈吐适度,举止适度,妆扮适度。6.自信是指相信自己的想法和力量,认为依靠自己的努力,定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达到预定的目标。自信是社交场合很可贵的心理素质,唯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在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遇强者不自惭,遇到磨难不气馁,遇到侮辱敢于挺身反击,遇到弱者会伸出援助之手。自信是一种内在力量,人们越自

5、信,就越有可能建立有益的而不是破坏性的人际关系。7.谦逊就是虚心、不自满。谦逊是一种美德,它本身也是一种礼的表现。在社会交往中只有谦逊礼让、不摆架子、不自以为是的人才能使人感到容易接近,才能给人以可以信赖、可以合作的印象。8.社会生活中时时处处自觉遵守礼仪规范,努力树立良好形象,做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谁违背了礼仪规范,自然会受到公众的批评和指责。9.信用即讲信誉,在人际交往中要讲真话、遵守诺言、实现践诺。10.宽容的原则即与人为善的原则。所谓宽容,是指心胸宽广、忍耐性强。宽容是一种较高的境界,容许别人有行动与见解自由,对不同于自己和传统观点的见解要耐心公正地容忍。要宽容,就要做到将心比心,多容

6、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求,咄咄逼人。但是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一味地迁就和礼让。总而言之,在社交活动中,一个有宽阔胸怀的人往往能宽容别人,也易于博得他人的爱戴和敬重。二、名词解释1礼貌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谦虚、恭敬、友好的行为规范,它体现在一个人的基本品质。礼貌的外部表现主要是仪表仪容适度修饰、姿态举止端庄得体、态度亲切和蔼、说话文明谦虚恭敬、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如尊老爱幼、热情待客等。2.礼节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际过程中表示问候、致意、致谢、慰问、哀悼等惯用形式或具体规定,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如熟人路遇相互打招呼、宾主见面相互握手、逢年过节互

7、相拜访、亲朋好友遇喜事送礼物、宴会中相互敬酒、对遇病痛灾难的人们进行慰问等。3.礼仪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三、简答题1.礼仪的内涵是什么?礼仪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规范。它是一种程序,表现为一定的章法,如果你要进入某一地域,你就要对那里的习俗行行为规范有所了解,只有遵守这种习俗和规范,才能融入当地的环境。礼仪是一定社会关系中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礼仪首先表现为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习惯,然后才逐渐上升为大家认可的,可以用语言

8、、文字、动作进行准确描述和规定的行为准则,并成为人们有章可循、可以自觉学习和遵守的行为规范。礼仪是一种情感互动的过程。在礼仪的实施过程中,既有施礼者的控制行为,也有受礼者的反馈行为。即礼是施礼者与受礼者的互相尊重、情感互动的过程。礼仪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交往各方面的互相尊重,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中有处于互相尊重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建立并逐步发展。2.礼仪的特征是什么?规范性、多样性、继承性、差异性、社会性、发展性3.礼仪的

9、基本原则是什么?真诚尊重原则、平等适度原则、自信谦逊原则、遵守信用原则、宽容关怀原则4.礼仪的功能是什么?礼仪有助于塑造良好形象礼仪有助于调节人际关系礼仪有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5.礼仪的意义是什么?注重礼仪是继承我国礼仪传统的需要、注重礼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要、注重礼仪是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注重礼仪是实现个人自身完美的需要.志愿服务心得体会班级:网络工程姓名:张敏慧寒假期间,为了响应系里的要求,我决定到村委会进行志愿服务。主要工作是打扫村委会的办公室以及整理一些文件材料,每天工作2-3个小时。时间是从XX年1月30日到XX年2月6日,通过这几天的志愿服务我深有感触,于是阐述一下自己的感

10、受。我的志愿服务期已经结束,这个假期的志愿服务的经历是值得我一生去铭记的。在这个看似短暂的几天里,我学到了很多,重要的是深刻的体会到志愿服务的内涵和精神。作为有理想有素质的当代高校大学生,我们的任务已经不仅仅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丰富自己的学识、关注自己的健康,更应该树立一种胸怀天下的大爱、博爱,去关心国家的大事,关注身边的小事,力所能及的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几天的志愿服务活动中,虽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尽管有些累,但我还是努力的把它做完了。打扫村委会确实是有点累,这是事实。在整理文件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种类比较多,整理起来比较繁琐,但我还是耐心的整理完了。我觉得自己应该为

11、此感到高兴。毕竟,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劳动。胡锦涛主席曾在八荣八耻中明确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通过这次的志愿服务活动,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工作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平常,在家时爸爸妈妈总是对我们太好,通过这次的志愿服务,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工作的不易。每天都是扫地、拖地、擦窗、整理文件等等,或许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很无趣,但其实在工作中还是可以找到乐

12、趣的。每天把工作做完了,我就会松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刚开始工作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的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工作也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自己体验了才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果。通过自己的努力,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会受益不少的。志愿服务当以爱心为前提。服务社会,帮助他人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发自内心,真正的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都应该努力做到最好,而

13、且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成长起来,磨练自己的能力。我们应该从每一次的志愿服务中逐渐积累今后所必须的社会经验和阅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惰性,如何控制自己的惰性,调整自己,克服自己的困难,是面对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必要途径。我们在工作的时候,要时刻把工作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无论如何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要是自己选择的就要克服一切困难把它完成。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方式,是传递爱心,播种文明的过程。对被服务对象而言,它是感受社会关怀,获得社会认同的一次机会。对社会而言,它是提升社会文明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块基石。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自己也得到了提高

14、、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得到了满足。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乐人”,也“乐己”。因此,志愿服务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这感觉我是在真正的做志愿服务之后才获得和理解。把志愿服务当做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时时刻刻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奉献爱心的事,我想这就是当一名志愿者的真谛。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去服务社会,为更多的人送去温暖,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我们就是当代的雷锋,是徐徐升起的朝阳,是希望和爱心之光?奉献是爱心铸造的一道彩虹,五颜六色,清新飘逸,带给人温馨和快乐,也是连接的纽带,连接着你我他,汇成心的桥梁,更是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的一双

15、手。也许坚持,就是希望能把一份爱心传递下去。也许坚持,是因为我们在付出的过程中看到了最纯真的笑容、最纯净的眼神。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并不寂寞,因为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与我做着相同的工作,我应该感到骄傲。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奉献真的带给了我许多快乐,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与存在的意义。在未来,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帮助他人,做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它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与此同时,也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满足,可谓是一举两得啊!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虽然我做的都是很小有很琐碎的事,但对我来说却意义重大。尽管我只是打扫卫生,整理文件,但是我的工作却给村委会的其他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样也有利于他们的工作。通过这次的志愿服务,我深刻的体会到工作的辛苦,也更深深的感受到了由于付出而收获的快乐。我走出了理论知识,落实于实际生活,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要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我也会提醒身边的人注意保持公共卫生,因为这次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我重新体会到劳动者的辛苦,体会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明白了要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其实,生活不仅仅是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努力,还可以为这个社会而努力。再如做事情的时候要肯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懂得与人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