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3部分 文化生活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230469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3部分 文化生活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3部分 文化生活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3部分 文化生活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3部分 文化生活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3部分 文化生活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3部分 文化生活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3部分 文化生活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3部分 文化生活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南郑州一中期中,16)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南北朝民族融合不仅带来了各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也使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得到很好的结合。这说明 (C)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使得两种文化没有区别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使得两种文化相互转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交流,在交流中融合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A B C D【解析】文化融合不能说明文化没有区别,不选;文化融合不能使文化相互转化,不选

2、;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得到很好的结合说明正确;文化的交流、融合体现了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正确。2(2018陕西长安区一中,24)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系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当地壮族先民骆越人群体祭祀遗留下来的遗迹。岩画绘制年代可追溯到战国至东汉时期,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其地点分布之广、作画难度之大、画面之雄伟壮观,为国内外罕见。该景观 (A)具有丰富绚丽的内涵和鲜明独特的风格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成果是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重要物质载体A B C D【解析】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地点分布之广、作画难度之大、画面之雄伟壮观,体现了该景观的独特风格,也

3、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符合题意;汉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成果,是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重要物质载体,与题意不符。3(2018山东黄岛一中十月检测,6)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是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套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二木卡姆,它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有着“东方音乐明珠”之称。这一艺术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B)薪火相传、博大精深尊重差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海纳百川沿袭传统、洋为中用A B C D【解析】题意未体现该艺术的博大精深,不选;“沿袭传统”不能作为该艺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理由,不选;木卡姆

4、艺术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体现了。4 (改编题)某地红军长征纪念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讲解员,具体要求(部分)如下:(1)热爱祖国,热爱文博事业;(2)熟悉抗日战争历史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3)普通话流利,吐字清晰,语言规范,表达能力强,善于与观众沟通交流;(4)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事业心。由此看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应聘者应该 (D)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努力弘扬民族精神,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工作中去积极投身文化产业,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立足文博工作实践,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A B C D【解析】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

5、主体应是国家,不选;从第一条要求中可以看出正确;文化产业能否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不是应聘者个人所能做到的,不选;从对应聘者的要求可以看出正确。5(2018陕西长安区一中期中,19)从韩庆邦海上花列传中的吴侬软语,到老舍正红旗下的京腔京韵,再到沙汀淘金记里的川腔辣语这些文学作品运用方言所表达的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都让它们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文学作品创作运用不同的方言 (A)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 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能够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特色,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A B C D【解析】文学作品

6、运用方言表达出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维护了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区域性特征,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符合题意,排除;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与题意不符。6(改编题)2017年10月15日,在邯郸市永年区超级水稻百亩示范田,袁隆平院士成功见证了亩产1 149.02公斤的新世界纪录。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袁隆平不是因循守旧、盲从权威的科学家,他善于质疑,勇于创新,敢于超越。这启示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B民族精神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

7、丰富C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D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时代精神则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我国在伟大的实践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我国的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民族精神也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D说法错误,应选;A、B、C均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7(改编题)2017年8月28日,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北京召开项目启动仪式,年底与广大观众见面。国家宝藏的追求就是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不仅展示一件件陈列品,而且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文化的传承

8、,能够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相连,从而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国家宝藏能够体现 (A)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发展科技是培育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A B C D【解析】通过国家珍藏的文物展现中华文化,体现了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也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排除;与材料无关。8(2018湖南武冈二中期中,21)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

9、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A)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 B C D【解析】中华文化吸收外来佛教的有益成果,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符合题意;材料“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体现了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符合题意;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的“文化差异性消失”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推动文

10、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表述错误。9(2017吉林敦化高三月考,28)“中国智慧自成语境”。中国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成语出自古代经典著作,表达着臧否人伦善恶的中国价值观。材料体现了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A B C D【解析】题干材料“中国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成语出自古代经典著作”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正确;大量成语出自古代经典著作,表达着中国价值观,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正确;材料未体现。10(改编题)研究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要对中华文化进行护根、承

11、脉、铸魂、补钙。其中,护根,就是保护、涵养梳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脉,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这是因为 (B)A中华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见证B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C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D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解析】中华文化不是民族精神的见证,A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C错误;D强调的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与题干主旨不符;材料旨在强调中华民族精神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B正确切题。11(2017江西红色七校第二次联考,19)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任福建漳州知州时,曾为创办的白云岩书院写过一副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

12、在掌中看。这是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 (C)凝聚着自信自尊,是决定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体现着与时俱进,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补充和发展蕴含着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操,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充溢着从容淡定的情怀,是激励人们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A B C D【解析】上联说儒者肩负社会道义,两袖清风,可昭日月,说明符合题意;下联说儒者读万卷、品万物、识时局,身在书斋,心系天下,说明符合题意;中国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追求是影响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因素,说法错误;上述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而非补充,说法错误。12(2017江苏省联盟2月大联考,22)“祖国

13、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灿烂不熄,是因为民族英雄们奋不顾身的持续守候;英雄的故事始终在民族的脑海中萦绕、在祖国的山川中回荡;英雄的精神始终在我们血液中流淌、在真诚中传递。这告诉我们 (A)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标志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A B C D【解析】“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正确;“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灿烂不熄,是因为民族英雄们奋不顾身的持续守候”体

14、现了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正确;勤劳勇敢的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错误;中华民族精神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标志,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32018广东珠海二中期中,27(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年7月1日,我们迎来了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日。回归20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保持香港社会经济政治大局稳定,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坚定不移推进“一国两制”事业,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符合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香港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20年来,香港仍然保持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保持开放包容的形象,仍然得到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近10年在香港居住的法国人翻了一番,总数达到2.5万人,香港已成为全亚洲最大的法国社群居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