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021730 上传时间:2017-09-0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能源问题专题研究与复习第 1 页 共 31 页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能源不仅是国内的问题,还是国际问题,能源还涉及国家的稳定和安全,能源对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格局有着深远影响。能源问题不仅仅是能源本身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生态保护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如何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目前,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等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基本能源消费占到世界总消费量的十分之一,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而按照电力专家的估算,我国煤炭剩余可采量为 900 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采量为 23亿吨。仅可开采 14 年;天

2、然气剩余可采量为 6310 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 32 年。因此,中国的能源储量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之间已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缺口,而且这个缺口越来越大。2007 年 4 月 10 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要求,有关方面应贯彻落实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能源战略,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在能源发展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国际市场剧烈波动,安全隐患不断增

3、加;能源效率亟待提高,节能降耗任务艰巨;科技水平相对落后,自主创新任重道远;体制约束依然严重,各项改革有待深化;农村能源问题突出,滞后面貌亟待改观。为了加快能源建设步伐,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建设能源基地建设工程、能源储运工程、石油替代工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工程和新农村能源工程等五大能源工程,涉及煤炭、油气、水电、煤电和核电。其中,将加快开发神东、陕北、黄陇(含华亭)、晋北、晋东、宁东等 67 个大型优质动力煤炭基地,重点在黄河上游、长江中上游及其干支流、澜沧江、红水河和乌江等流域建设大型水电基地,优化建设山西、陕西、内蒙古、贵州、云南东部等煤炭富集地区煤电基地,建成田湾一期、广东岭澳二

4、期工程,开工浙江三门、广东阳江等核电基地。随着煤炭产销量的增长,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调”格局将更加明显。规划设定,“十一五”期间,将重点抓好“三西”煤炭外运通道、北方沿海煤炭装船码头扩能改造,规划建设“西煤东运”新通道。进一步强化华东、东南、华南地区煤炭接卸码头和中转基地建设,发挥长江和京杭运河作用。西部油气东输、东北油气南送、海上油气登陆是天然气发展的总体布局,规划设定,“十一五”期间,将加强骨干油气管线建设,增加必要的复线和重点联络线,加能源问题专题研究与复习第 2 页 共 31 页快中转枢纽和战略储备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全国油气骨干管网和重点区域网络。遵循“重点输送水电、适度输送煤电”的

5、原则,“十一五”期间,将继续推进“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建设;推进大区电网互联,到 2010 年,除西藏、新疆、台湾等地区外,初步实现全国联网;推进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形成安全可靠的配电网络。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将加快法规建设,修订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制定能源法、石油天然气法和国家石油储备管理条例等法规,尽快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源法律法规体系。一、专题设计思路根据2007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大纲的高考考核目标和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

6、问题的思维能力。”结合 2006 年高考试题与社会生活相关联,关注热点,关注学术界、现实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凸现时代感等特征设计了本专题。能源问题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息息相关;与当前社会政治(国际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与学科知识(政治、历史、地理)和文科综合高考中的考核的目标和要求紧密联系。1.能源开发利用与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2.我国能源开发利用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科学发展观问题3.能源开发利用与发展循环经济问题4.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 5.与高考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地理学科中的“能源的分类”、“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分布”等;如政治学科

7、中能源与当前的国际关系的演变、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等;如历史学科中能源与人类文明史(三次科技革命)的演进问题等。二、历史基础知识的梳理和文科综合知识的拓展1能源的分类能源可分为两类:一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电能、水能、生物能、风能、潮汐能、波浪能、地热能等;二是非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2专题考点指要中国史知识归类中国古代史:(1)古代对生物能的利用情况。中国古代劳动 人民将畜力用于农业生产开始于春秋时期的牛耕,这也是我国 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 力的一次革命。 对非生物能的利用:利用水力解放人力的两个史例,东汉时期杜诗利用水力 发明了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唐朝时期利用水力

8、发明了农用灌溉工具筒车。( 2)从春秋后期,人们用木炭做冶铁燃料。(3)西汉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 4)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已 经 利用石油、天然气。人 们详细地记录了酒泉、龟兹等地石油利用的情况,用石油照明、治病、润滑甚至打仗时用于火攻。(5)宋元时期煤大量开采,成为 民间普遍使用的燃料,并广泛应用于冶铁炼钢。(6)明代冶炼金属,已经采用焦炭作燃料,提高了冶炼质量。中国近代史:(7)19 世纪中期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了西方的蒸汽机,19 世纪后期能源问题专题研究与复习第 3 页 共 31 页洋务运动引进蒸汽机器生产,以蒸汽机 为动力的近代军事工 业和民用工业创办起来,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与军舰出

9、现,促 进了交通和军事的近代化;洋 务派官僚李鸿章、 张之洞等人认识到煤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清政府允 许试办 机器采煤业,于是 诞生了著名的开平煤矿与汉阳铁厂,后来允 许民族资本家投资采煤 业,且 资本额较大,发展较快,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方便了人民生活,当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中国近代史上,煤矿开采业被列强 控制,中国民族工 业只在轻工 业方面有所发展,重工业无从发展。(8)1890 年,中国人开始创办自已的电厂,直到 1911 年,全国的电厂数量极少,规模较小,只能供照明用电。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电力工业仍然较落后。中国现代史:(9)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大

10、 庆 油田、 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建成投产,石油工业发展迅速,1965 年我国石油全部自 给;电力工业也增长很快,农村用电量增长了 70 培。(10)1958 年,中国第一座原子反 应堆,核能用于军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改革开放后建成了山西安太堡露天煤矿、中国煤产量世界第一,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11)现在我国注意对清洁能源进行开 发和利用。世界史知识归类(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以煤 为燃料的蒸汽机,煤 矿 开采业迅速发展;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车,蒸汽轮船出 现。同 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 染。(2)随着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力被广泛 应用,出 现了电气发明:发

11、电机,电灯,电车 ,电报,电话等,人 类进入电气时代。七八十年代,出现内燃机,90 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 ;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的 产生和发展: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内燃机交通工具相继问世。(3)石油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935 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没有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 1940 年,日本向 东南亚扩张 ,英美等国对日本禁运包括石油等战略物资,日本为夺取 战略资源, 发动太平洋战争。西亚海湾地区如沙特,科威特,伊朗,伊拉克等国石油储量丰富.2003 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就与石油有关。1960 年由西 亚国家发起成立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同西方石油垄断资本进行斗争, 70年

12、代以后,产油国逐渐全部或大部分控制了本国的石油工业。 1973 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欧佩克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 进行经济 制裁,触 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由于石油资源分布不均,沙特,科威特等 进入世界富国。(4)原子能开发的条件物理学的革命(爱因斯坦),二 战以及战后各国的需求, 二战中,美国制造原子弹。1945 年,美国在日本厂岛和长 崎投下原子弹,造成巨大的丧亡。两极格局下,美 苏展开核军备竞赛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1954 年, 苏联建成第 座核电站。60 年代,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1983 年,美国 总统 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进入本世纪以来美国退出

13、反弹道导弹条约。朝 鲜退出核不扩 散条约。印巴核 试验等。 按能源种类归类(1)煤炭的开发和利用特点:能量较高,运用广泛;但 资源有限, 污染较大。历史概况: 西 汉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北宋时期煤炭在山西一带大量开采,成为民间普遍使用的燃料改革开放后的山西安太堡煤矿的建设、专门煤炭运输的大秦能源问题专题研究与复习第 4 页 共 31 页铁路的建成、中国煤产量世界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以煤作为燃料的蒸汽机,煤矿开采业迅速发展;以煤 为燃料的蒸汽机车、蒸汽 轮 船出现。魏源海国图志介绍了西方蒸汽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蒸汽机器, 创办了 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德国得到法

14、国的煤、铁矿蕴藏丰富的阿 尔萨斯和洛林,使德国的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居欧洲第一位;而法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趋缓。一战后凡尔赛和约规定:萨尔煤矿区由国联代管 15 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影响:使人类社会生产由手工操作进入到蒸汽时代;也促进了交通和军事的近代化;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2)电力的开发和运用条件:自然科学理论的进步,奥斯特 发现电流的磁感应;法拉第 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建立了系统的电磁学理论。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使机械能可以转化电能, 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可能。特点:动力可以随意调节、转换 ,使用方便; 传输快捷,不受时空限制;少污染;电力来源广泛。历史概况: 19 世纪 6

15、0、70 年代出现一系列电气发明:西 门子发明了发电机;电灯、电车、 电影、电报、电话等电气的 发明推动了电子工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几座著名的发电站:葛州坝发电站、小浪底 发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三峡工程等。影响:使社会生产由“蒸汽时代”进入“ 电气时代”。(3)石油的开采和利用条件:近代化学的进步:拉瓦锡的燃烧和氧化原理;道尔顿的原子论;19 世纪中期物质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的确立。特点:效率较高,是目前最广泛采用的一种能源;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衡;石油的开采、运输、利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历史概况: 随着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兴起,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内燃机;九十年

16、代柴油机创制成功:推动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的产生和发展;汽车、内燃机车、 远洋轮船、飞机等内燃机交通工具相 继问世;在十年全面建设时 期,我国建成了大 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1965 年,实现了石油的全部自给。影响:石油作为现代最普遍使用的能源,也是重要的战略资 源, 对现代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1935 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 亚,国联没有把石油等重要的战略资源列入禁运范围。1940 年,日本提出所 谓的“大东亚共荣圈计 划” ,英美等国 对日本实行包括石油禁运在内的经济制裁。日本 为了夺取战略物资, 发动 了太平洋战争。由于西亚海湾地区石油蕴藏量丰富,成 为帝国主义长期争夺和控制的焦点。2003 年,美国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发动了伊拉克 战争。 1960 年,西亚国家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同西方石油垄断资本进行斗争,70 年代以后,产油国逐渐全部或大部分控制本国的石油工业。一方面提高石油价格,增加石油收益;另一方面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