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微纳米材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13491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微纳米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物微纳米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物微纳米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物微纳米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物微纳米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微纳米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微纳米材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生物微纳米材料微纳米生物技术及其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微纳米生物技术是纳米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前沿交叉领域,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主要是利用纳米科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深入探索多种纳米材料的性质,研究制备既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又具有独特光、电性能的应用型功能纳米材料,并拓展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前景。研究工作也将着重于加强重大疾病、传染病及遗传病的早期诊断与检测,研制新型纳米生物探针和纳米药物载体,发展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探索纳米生物学发展的新途径。国内外现阶段

2、主要研究方向及对微纳米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有:生物分子微分析技术(MicroanalysisofBiomolecules):许多的生物分子相当微小,其大小通常就在纳米范围,因此若能利用纳米尺度的检测设备或系统,将有助于进一步观察及探讨生物分子、细胞表面与细胞内分子层级的活动及变化。例如新型生物荧光探针的研究与开发基于功能纳米材料(如量子点、硅纳米微球等)的新型荧光标记物,用于目标生物分子(如蛋白、核酸等)的靶向标记与细胞成像,为分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提供新方法。新型纳米生物传感器:研究与开发基于功能纳米材料(如硅纳米线、硅纳米微球等)的生物传感器和功能纳米器件,实现对目标生物分子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

3、性检测,为重大疾病、传染病及遗传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技术;分子模板技术(MolecularTemplates):在生物分子的辨识上,可善用分子形状互补的特性,由于不同的生物分子往往具有不同的特殊形状,此时它就像一把形状特殊的钥匙,如果想要把这个分子从众多不同分子中分离出来,只要有个正确的锁就可以,也就是说只要先在某种材料上弄出一个可以和分子特殊形状相对应的模板,即可用来检测或分离特定分子。此外,经由设计特殊的分子模板,可达成如控制生化反应、纳米结构效应等功能。例如:新型纳米药物载体:研究与开发基于低生物毒性、低免疫原性、高生物相容性的功能纳米材料,并将其与生物分子(如短肽、蛋白等)结合,发展高效

4、、安全、高靶向性、可控的纳米药物载体及基因治疗载体。生物选择性表面技术(BioselectiveSurfaces):指在微纳米尺度下改变材料表面几何与化学性质,以控制细胞在材料表面的贴附、生长、运动等,进而调控细胞与组织的生理状况。例如以微影图案基质控制神经细胞的生长、透过生物选择性表面技术重建血脑屏障、以生物互动表面分析真菌生长等。分子过滤技术(MolecularFiltration):通常指的是利用孔径在纳米级大小的透膜、微管、多孔材料等来有效过滤大小不等的分子,以达到分离与浓缩等目的。例如以胶原蛋白覆于硅芯片表面的过滤装置、以纳米结构进行酵素传输等。特殊细胞分离技术(SparseCell

5、Isolation):有些细胞特别表现出和其它细胞不同的特性与特殊的生理功能,而这类细胞的数目比例往往很小,因此能否有效将它们从其它细胞中分离出来就显得格外重要。通常本技术会通过开发或使用纳米尺度的仪器或设备达到分离特殊细胞的目的。例如从混合组织中分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恶性肿瘤细胞、免疫细胞、胚胎细胞、干细胞及微生物等;或构建亚细胞等级细胞分类及分析系统。生物传感器及生物芯片(Biosensor/Biochip)生物传感器的原理是利用待测分析物与生物物质产生的特异反应,将反应所产生的特性,配合光学、电学、热学、声学、压力、质量变化等相对应的换能器,将反应转换成可处理的讯号输出。生物传感器的基本

6、结构包括:生物物质层、换能器、讯号处理系统、讯号输出系统。根据感测物质的种类可将生物传感器的种类区分为:酵素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受体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细胞传感器、组织传感器及核酸传感器等。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摘要】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最近几年得到了科学界的重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越来越广泛。由于纳米材料的特殊的尺寸效应,纳米颗粒、纳米管以及各种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正蓬勃发展,势头十足。在这些应用领域发展的同时,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其中的一些问题,如纳米材料的生物毒性等,并逐渐进行研究和改进。【关键词】纳米材料纳米颗粒纳米管生物医学生物毒性纳米材料是指尺度在1nm100nm范围

7、内的材料,常见的有零维纳米颗粒和一维纳米材料,后者包括纳米棒、纳米线和纳米管等等。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范围内,操纵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分子团,使它们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具有特定功能的新物质的科学技术。纳米材料的研究和纳米技术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并被应用到很多领域。纳米材料自从在微电子和半导体工业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之后,现在正逐渐被应用于生物医学方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纳米微粒在性能上与通常所用的宏观材料完全不同,具有很多特殊性。这些特殊的性能主要是与其特殊的体积所引起,主要表现为表面与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纳米微粒的这些特殊性能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多特殊的

8、效果,如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中心多、表面反应活性高、强烈的吸附能力、较高催化能力、低毒性以及不易受体内和细胞内各种酶降解等。这些特殊的表现,使得其在生物医学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纳米微粒在生物医学应用上占据了很大的地位,但一维纳米材料如纳米管在一些特殊的生物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开始受到重视。纳米管具有较大的内部空腔体积,从小分子到蛋白质分子等许多化学或生物物质都可被填充其中;此外,纳米管具有明显的内、外表面和开放的端口,便于进行不同的化学或生物化学修饰改性。下面分别介绍两者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1、纳米微粒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应用于生物体内应用的纳米材料,它本身既可以是具有生物活性,也可以不具

9、有生物活性,但它在满足使用需要时还必须易于被生物体接受,而不引起不良反应。目前纳米微粒在这方面的应用十分的广泛,如生物芯片、纳米生物探针、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细胞分离和染色技术、作为药物或基因载体、生物替代纳米材料、生物传感器等很多领域。下面对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作一些介绍。生物芯片生物芯片是在很小几何尺度的表面积上,装配一种或集成多种生物活性,仅用微量生理或生物采样即可以同时检测和研究不同的生物细胞、生物分子和DNA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生命微观活动的规律。其主要分为蛋白质芯片和基因芯片(即DNA芯片)两类,具有集成、并行和快速检测的优点,其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将样品制备、生化反应到

10、分析检测的全过程集成化以获得所谓的微型全分析系统。纳米基因芯片技术正是利用了大多数生物分子自身所带的正或负电荷,将电流加到测试板上使分子迅速运动并集中,通过电子学技术,分子在纳米基因芯片上的结合速度比传统方法提高一千倍。与常规技术相比,纳米基因芯片具有很多优点,如微电子技术使带电荷的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分子杂交的时间仅以分钟计而非传统技术的以小时计;灵活性强,测试基板可安排为各种点阵结构,可同时对一个样本进行多种测试,分析多种测试结果;用户容易按自己的要求建立测试点阵;可现场进行置换扩增,使测试敏感,更有力度等等。生物芯片最典型的应用就是进行分子诊断,用于基因研究和传染病研究等等。纳米生物探针纳

11、米探针一种探测单个活细胞的纳米传感器,探头尺寸仅为纳米量级,当它插入活细胞时,可探知会导致肿瘤的早期DNA损伤。一些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纳米传感器可以用于探测很多细胞化学物质,可以监控活细胞的蛋白质和感兴趣的其他生物化学物质。还可以探测基因表达和靶细胞的蛋白生成,用于筛选微量药物,以确定那种药物能够最有效地阻止细胞内致病蛋白的活动。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最终实现评定单个细胞的健康状况。使用能够接受激光产生荧光的半导体量子点,可以改善由于传统有机荧光物质激发光谱范围窄、发射峰宽而且容易脱尾等现象。使用纳米生物荧光探针可以快速准确的选择性标记目标生物分子,灵敏测试细胞内的失踪剂,标记细胞,也可以用于

12、细胞表面的标记研究。此外进行其它改造可以用以检测很多其他东西,如Cognet等人用10nm的金颗粒标记膜蛋白用于蛋白质的成像检测,克服了荧光标记的褪色及闪动的缺点,检测灵敏度高,信号稳定。另有人选用葡萄糖包覆超顺磁性的Fe3O4纳米粒子,通过葡萄糖表面的酞基化实现与抗体的偶联,制得Fe3O4/葡萄糖/抗体磁性纳米生物探针,将此探针进行层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完全适用于快速免疫检测的需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该技术是现在医学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技术,其使用的纳米微粒主要是纳米级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根据产品的颗粒大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普通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一般直径在40400nm;另一类

13、是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其最大直径不超过30nm。该技术是因为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具有一分丰富的巨噬细胞,这些吞噬细胞是人体细胞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当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后,与血浆蛋白结合,并在调理素作用下被网状内皮系统识别,吞噬细胞就会把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作为异物而摄取,从而使超顺磁性氧化铁集中在网状内皮细胞的组织和器官中。吞噬细胞吞噬超顺磁性氧化铁使相应区域的信号降低,而肿瘤组织因不含正常的吞噬细胞而保持信号不变,从而可以鉴别肿瘤组织。使用纳米颗粒可以使得检测出的病灶直径从使用普通颗粒的下降到。细胞分离和染色技术血液中红细胞的大小为60009000nm,一般

14、细菌的长度为XX3000nm,引起人体发病的病毒尺寸一般为几十纳米,因此纳米微粒的尺寸比生物体内的细胞和红细胞小的多,这就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即利用纳米颗粒进行细胞分离和细胞染色等。如研究表明,用SiO2纳米颗粒可进行细胞分离。在SiO2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一层与待分离细胞有较好亲和作用的物质,这种纳米颗粒可以分散在含多种细胞的胶体溶液,通过离心技术使细胞分离。这种方法有明显的优点和实用价值。使用不同的纳米颗粒与抗体的复合体与细胞、某些组织器器官和骨骼系统相结合,就相当于给组织贴上了标签,利用显微技术可以分辨各种组织,即用纳米颗粒进行细胞染色技术。作为药物或基因载体传统的给药方式主要

15、是口服和注射。但是,新型药物的开发,特别是蛋白质、核酸等生物药物,要求有新的载体和药物输送技术,以尽可能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并获得更好的药效。粒子的尺寸直接影响药物输送系统的有效性。纳米结构的药物输送是纳米医学领域的一个关键技术,具有提高药物的生物可利用度、改进药物的时间控制释放性能、以及使药物分子精确定位的潜能。纳米结构的药物输送系统的优势体现在能够直接将药物分子运送到细胞中,而且可以通过健康组织把药物送到肿瘤等靶组织。如通过制备大于正常健康组织的细胞间隙、小于肿瘤组织内孔隙的载药纳米粒子,就可以把治疗药物选择性地输送到肿瘤组织中去。当前研究的用于药物输送的纳米粒子主要包括生物型粒子、合成高分

16、子粒子、硅基粒子、碳基粒子以及金属粒子等。用纳米控释系统输送核苷酸有许多优越性,如能保护核苷酸,防止降解,有助干核苷酸转染细胞,并可起到定位作用,能够靶向输送核苷酸等。还可以对于一些药材,如中药加工成由纳米级颗粒组成的药,有助于人体的吸收。纳米微粒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利用纳米微粒技术制备生物替代纳米材料、生物传感器等也已有很大发展。如纳米人工骨的研究成功,并已进行临床试验。功能性纳米粒子与生物大分子如多肽、蛋白质、核酸共价结合,在靶向药物输运和控制释放、基因治疗、癌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生物芯片和生物传感器等许多方面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和理论研究价值。2、纳米管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如前面所述,纳米管以其特殊的性能,在生物医学方面得到较多的研究和应用。目前研究较多的纳米管有碳纳米管、硅纳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