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共8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12794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共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共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共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共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共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共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共8篇)(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共8篇)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行动计划的通知各市、县(市、区)委,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现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XX年8月30日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十二五”期间推进生态省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对化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

2、要的战略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决定(苏发XX9号)和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意见(苏发XX24号),现就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推进生态省建设,提出以下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大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

3、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道路。二、总体目标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十二五”期间,推动全省进入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期,大力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生态省建设80%的指标达到考核要求,确保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到XX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率下降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20%以上。节

4、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18%,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削减%、%、%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进展,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9%,控制非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和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基本覆盖,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0%和80%,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0%,苏南地区规划布点村庄和苏中、苏北地区规模较大的规划布点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50%、25%、15%;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100%和95%,建制镇生活垃圾集中收运体系基本全

5、覆盖,镇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达到80%以上;各类工业开发区、集中区建成较为完善的污水处理和集中供热设施。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重点流域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好于类比例提高到50%,劣类水质比例低于15%;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达92%以上,其中空气质量为优的比重提高到25%,城市灰霾天数明显减少。生态系统服务与保障功能逐渐增强,耕地保有量保持475万公顷,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20%以上,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2%。三、重点任务全面实施“六大行动”,在环境优化发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打造城乡宜居环境、绿色江苏建设、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等六个方面

6、实现新的突破。(一)深入推进节能减排行动,在环境优化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1、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把节能减排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采取更加过硬的措施,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制定全省热电整合计划,开展电煤总量控制,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着重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以及钢铁、水泥、电力等重点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工作。健全总量监测预警、统计、考核三大体系,强化结构减排,落实工程减排,完善管理减排,实施一大批重点减排项目,进一步提升减排能力、扩大减排空间、提高减排效

7、益,确保江苏节能减排工作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2、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污水处理厂和重点工业企业提标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水平。到XX年,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3、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实行差别化环境价费政策,形成能够反映环境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环境价格机制。在全省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逐步扩大污染物排污费征收范围,适当提高排污费和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实施区域供水的乡镇

8、开征污水处理费。改进污水处理经费拨付办法,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运营经费拨付与出水水量、水质达标情况相挂钩。继续实施脱硫电价补贴政策,严格考核,对脱硫设施投运率、效率不达标的电厂扣减相应补贴电价。落实节能环保项目税收优惠政策。将企业节能减排、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与金融信贷政策挂钩,作为信贷评估的重要内容。扩大化工、印染、造纸等高环境风险行业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行范围,加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二)大力推进绿色增长行动,在构建富有活力的生态经济体系方面取得新突破4、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和土地管理制度。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区定位清晰和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乡建设与

9、国土开发格局,全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规划环评工作,建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联动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推行工程环境监生态文明示范区林业建设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有关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国家林业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践行“绿色崛起”理念,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

10、务,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和修复,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提升绿色生态发展水平,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构筑南方重要生态屏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谱写美丽生态新篇章。基本原则保护优先。把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划定并严守生态安全红线,严格保护生态公益林、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和生态资源。生态修复。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1-改善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让林业在精准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扩大生态产

11、品供给,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不断提高林区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我县与全市、全省、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绿色发展。坚持改革创新、推进转型发展,不断增强林业内生动力、体制活力和发展能力。不断深入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为生态建设注入活力。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标准化示范和科学技术普及,充分发挥林业科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二、发展目标到XX年,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县完成造林万亩;森林抚育经营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以上;活立木蓄积达到万立方米,乔木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达

12、到立方米/亩;林地保有量保持在万亩,湿地保有量保持在万亩。全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安全红线初步划定,森林质量明显提高,林业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林业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到2020年,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县完成造林万亩;森林抚育经营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以上;活立木蓄积达到万立方米,乔木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立方米/亩;林地保有量保持在万亩,湿地保有量保持在万亩。全县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得到根本修复,生态安全红线得到稳固,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稳步-2-提升,林业生态产业结构更加健康,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初步建成较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生态保

13、障体系,南方重要地区生态屏障建设成效显现,林业强县地位基本确立。三、建设内容国土绿化工程造林绿化。大力实施人工造林,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快全县国土绿化步伐,全面提升城乡绿化水平。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科学调整森林生态防护功能、生态景观功能、碳汇功能和生物质能源功能,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遵循自然、多树种、培育立地、培育优质大径材的原则,大力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长护林等项目建设,并加强项目成效监测。到2020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万亩、封山育林万亩、森林抚育万亩、长防林工程万亩。生态廊道。统一科学规划设计,抓好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县乡道、城市出入口及旅游景点沿线、河

14、渠沿岸景观林工程的建设和管护,大力实施生态景观保护改造工程,形成贯通城乡的绿色廊道网络。到2020年,完成通道绿化里程公里,河渠绿化公里。矿区和果园复绿。严格实行矿区森林植被恢复的生态修复责任制,因地制宜,制定完善矿区治理方案,科学治理废旧矿区。结合脐橙黄龙病治理,积极开展果园补植补造,打造复绿项目示范点。到2020年,实施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面积万亩,脐橙园复绿工程面积万亩。森林质量提升工程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大力实施低质低效林改造,-3-加强低效纯林尤其是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1公里范围内可视山的低质低效林改造,按照科学规划、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补植、封育、更新或调整等改造方式,

15、促进林相改善,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木材、林产品以及其它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到2020年,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万亩,毛竹低产林改造万亩。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以等国有林场为重点,大力实施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建设,突出储备特色,开展集约经营,优化树种结构,改善林分质量,有效增加立木蓄积,储备培育一批珍稀和大径级林木资源,以满足国家和市场的中长期需求,努力构建长效稳定的优质森林资源国家储备制度。到2020年,全县完成建设杉、松、樟、木荷等大径材基地万亩及红豆杉、楠木、等乡土珍贵树种培育基地万亩,其中人工林栽培万亩、现有林改培万亩、中幼林抚育万亩。种质基因库建设。积极推进杉木种质基因库和国家桂花种质基因库建设,收集保存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种质资源,加强外来有害入侵物种、转基因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生态安全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基因物种安全。到2020年,建成具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和研究实验功能的植物园个。林木良种良苗基地建设。加强良种繁育中心和省级保障性苗圃建设,积极推进林木良种升级换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林木种苗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林木种苗市场流通体系,构建全县林木种苗信息网络平台,保障林木良种种苗供应。全面推广良种良法造林,积极培育乡土珍贵-4-树种,提高森林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