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校本课程,结题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10148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校本课程,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班级校本课程,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班级校本课程,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班级校本课程,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班级校本课程,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校本课程,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校本课程,结题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班级校本课程,结题报告促进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的分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结题报告福建省建瓯市第一中学李斌我校是一所有着一个世纪历史的城区重点中学,近几年来,我校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科技教育的办学特色。当前,我校正面临着如何保持并提高科技教育的质量;扩大科技教育的面;开展以科技活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使之规范化、科学化;依托科技教育,促进学生多方面科技素养的提高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发掘我校的科技教育资源,为此,我校以新的

2、科技教育、课程理念作支撑,开发和实践科技教育校本课程。一、问题的提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也就是科技教育的竞争。为了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为了迎接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加强和改进我国中小学的科技教育,应该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根据美国测试中心组织的第二次国际教育成就评价显示:我国13岁生的科学测试成绩偏低,正确率为67,在19个被测国家中列第15位,特别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我国学生出错率高。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科技素质偏低,我国的中小学科技教育非常薄弱。在当前教学改革的浪潮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积极转轨过程中,加强科技教育,从小让学生

3、了解科学、热爱科学、研究科学,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学生,学校成为具有鲜明的科技教育特色的中学。2、研究内容。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资源。探索实施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形成典型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模式。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评价机制。3、科学确定课程内容课题组根据课程目标有侧重的自行选择教学内容。经过反复的筛选、提炼、修改、完善,挑选出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操作、有特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普知识。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自然科学、科技知识,由浅到深、

4、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系统地学到自然科学知识。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选择、整理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感人故事或格言,对学生进行理想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信念,学习科学家为科学事业、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甘于献出毕生精力的精神。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选择传授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科技小制作及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如电路的组装、机械的组装等,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一技之长。古今中外科技发明介绍。将古今中外科技发明的构思、原理及作用介绍给学生,这对每个学生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启迪了学生的创造思路。科技小论文介绍。选择一些具有一定科学

5、价值的小论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写科技小论文,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启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发现和揭示其奥秘,写出了有价值的科技小论文。创新方案。学生根据要求,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要求想象,自己设计方案,参加生活中的奇思妙想“金点子”评选和创意魔方组词比赛,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的求异思维,使学生敢于幻想,勇于大胆创新。思维训练。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一中心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互相启发,引动联想,并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其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了自己的创造能力。课后实践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课题,纳入教学中,各班根据实际情况,组

6、织学生进行课后实践,来完成课题的研究。通过科技信息发布会,进行信息交流,把学生带进更广阔的科学世界里。4、通过实践活动,实行科技教育。综合性科技教育活动。为更好地实施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学校精心打造了校园综合性科技品牌活动举办校园科技节。所谓科技节就是集中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大规模的科技普及教育活动。它具有规模大,气氛浓,综合性强,收效显著的特点,它对经常性教育活动开展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我校科技节每年定期举行,做到突出主题,常搞常新,匠心独运,避免形式主义。在科技节上,既有科普故事演讲,又有科技成果展示;既有科技游艺,又有科技竞赛,呈现出“众手浇洒科技花,校园闪烁科技星”的生动活泼的景象。课外兴

7、趣小组活动。为满足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学校建立了课外科技兴趣小组,科技辅导员定点辅导,让每位学生各找其需,各显所能。课内是普及型的,课外是扩展型的,校内是普及型的,校外是扩展型的,校级是扩展型的,班级是普及型的。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制作、科技发明、科技实验、科技论文四小活动,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培养创造发明能力。同时学校还认真组织了丰富的校外实践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去体验、欣赏、学习、探索、实践。通过组织这些探索自然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从感情上建立起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养成对大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亲近社会

8、。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实践等活动,了解身边的科学,能正确认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并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三、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带给学生的变化1学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第一,学生科学素养得到提高,表现在学生对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兴趣浓厚,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课题组采取问卷的方法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从表中可看出,以科技教育为核心的校本课程激起了广大学生的兴趣,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所喜爱,由此可以说明,校本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引发了学生的科技兴趣,不少同学课后提出许多问题,主动回家去翻阅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等,主动购买订阅科技类图书

9、、杂志阅读,主动收看电视中有关动植物、地球环保等科技内容的节目,还主动动手进行各类实验及小制作。它丰富了生活,成了生活中的一件乐事,一种需要。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和锻炼,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我们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通过校本课程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影响,如下表:从表中可看出,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普遍感到“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更热爱科技”,“提高了动手能力”,“学会与同伴合作了”,促进了他们科技素质的发展,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二、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我校的办学效益在原来基础上再上了台阶。学生的学习

10、品质大大提升。学生个性特长得到了发展。科学教育促进了学生的科学爱好、特长的发展。科学教育的有形资产正逐渐转化为无形资产,形成了科学教育的特色,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赞誉。四、研究的思考与困惑1、由于时间、研究水平的限制,我们还未能开发出适合学生使用的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地区性等特色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教材,如何解决科技教育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2、还未能真正建立科学、客观的学生科技素质评价体系。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巨野县龙固镇李集小学常胜钦一、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1、课题名称:由常胜钦担任主持人的课题名称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研究。我们于XX年12月上报课

11、题申请、评审书,经县教研室审批,于XX年3月26日正式立项。2、课题提出的原因和背景:我们开发和研究校本课程,是基于以下思考: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塑造高素质人才,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因此,开发适合学校实际与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及校本教材,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我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积极探索符合学校校情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使之具有开放性、科学性、实用性。课程开发主体性及选择性决定了课程开发的方式及内容,必须立足于现实,放眼未来的需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实践、动手能力。素质教育要求,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校本教育得天独厚,具

12、有推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是学生喜爱的一种课程活动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使学校拥有了自我开发和完善的空间。众所周知,校本课程开发又叫学校中心课程规划或学校中心课程革新,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的日益突现,教育面临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挑战,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受到的关注的程度日益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

13、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现小学生教材“一纲多本”,构建起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课程体系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世界各国在课程开发、课程改革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也有过许多可资借鉴的教训。新形势下的课程开发和改革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确立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应当定位在使课程内容更为密切地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二是更新知识价值观,确立最符合学生发展的知识是是有价值的知识的观念;三是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

14、本的课程观,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课程设计、考虑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现实,考虑未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四是拓展课程适应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使课程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习生活,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整合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教育力量,加强德育和人文教育;五是树立个性化的教育观,校本课程开发要做到教材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密切结合,突出学校自身特色,引导师生独立地、自主地、不受干扰地选择教材。3、课题研究的目的、预期目标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塑造学生,培养学生,一切为了学生,面向全体学生,

15、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这是新课标的要求。经过长期的调查、思考,我决定从课堂改革入手,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积极活跃课堂气氛,加大学生的参与力度。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学习,进行分组讨论,可以用不同方式来交流研究的成果。本课题在学习国内课程改革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认真总结学校在过去办学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搭建强有力的研究机构,广泛征求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本着培养个性鲜明、人格健全、回顾我校近3年的研究历程,我们在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上下功夫,作了一番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第一,强调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不断增强科研意识,大兴科研理论学习之风。教育的时间、空间都是有限的,提高教育质量同经济工作一样。显然,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靠“加法”是不可取的。根本出路在于把立足点转移到依靠教育工作者素质的轨道上,唯有教育科研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五种措施:组织课题组老师研究有关的学科内容,组织学习校本课程教材。邀请镇教研员到校开设“月末讲座”,更新和重构教师的教育观念,为课题的实现廓清认识上的迷雾,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指点迷津。学校研究、制订和完善了李集小学科研成果奖励条例,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列入奖励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