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会交流材料(共10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08339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会交流材料(共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现场会交流材料(共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现场会交流材料(共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现场会交流材料(共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现场会交流材料(共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场会交流材料(共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会交流材料(共10篇)(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现场会交流材料(共10篇)会议交流材料格式尊敬的余省长,各位领导、同志们:这次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是省委、省政府对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莫大的鞭策和鼓励,在此我谨代表54万和县人民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作简要汇报。我县东临长江,背依巢湖,面积1319平方公里,六条通江河流穿境而过,既是巢湖流域和滁河流域的洪水走廊,又是长江洪水的过境通道,河网密集,山岗交错,易旱易涝。水情是最大的县情,水患是最大的忧患。今年以来,我

2、县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全力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共安排土方1500万方,重点实施塘坝扩挖、沟河清淤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小水库除险加固、圬工涵闸翻建、滁河治理、堤防加固达标、灌区续建配套等“八大工程”,总投资亿元。截止10月底,全县共完成各类投资亿元,开工575处,完工367处,完成土石方800多万方,已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任务,全县呈现出“村村有工程、镇镇有重点、你追我赶、方兴未艾”的喜人局面。我们的主要体会是:一、广大干群“认得上”。水利兴修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和广大群众的参与程度。年初,县政府就下发了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工

3、作重点和任务分工,全县按流域水系设置了6个县级水利兴修指挥所,由县四大班子负责人担任指挥长,全面负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挥、协调工作,并把防汛抗旱分工与水利兴修责任捆绑,实行“修防一体化”,谁在哪里防汛,就负责哪里的水利兴修,一抓到底,责任连贯。同时,大力加强宣传发动,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群众深切认识到,水利兴修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搞好水利兴修,得实惠的是自己。群众“认得上”,工作才有保障。广大群众积极踊跃地筹资投劳,献计献策开展了清渠、挖塘等面上工程,对工程的征地、拆迁等也给予了理解和支持,为水利兴修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资

4、金用到“刀刃上”。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是关键。一是单列前期资金。早在3月初,县财政就拨出500万元专款,作为启动资金,用于水利兴修工程的设计、勘探等前期工作经费。二是设立引导资金。县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5000万元作为水利建设工程资金配套和土方补助。对涵闸陡门翻建,县财政配套70%;对沟渠清淤和堤防加固等土方量达到3万方的单项工程,按5元/方给予补助;当家塘开挖、清淤、扩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每口塘补助3-5万元。三是整合涉农资金。我县以水利兴修为资金整合平台,将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涉农资金进行整合,优先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共整合涉农资金76

5、00万元,有效缓解了水利兴修资金不足的难题。四是多渠道筹资。在部分项目上,探索建立企业捐资、群众自愿出资、经营权转让等方式。三、质量抓在“点子上”。严格按照和县水利工程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把关键环节。一抓规划。调整充实了县农田水利规划委员会,编制了圩堤加固、千塘建设、闸站改造等项目规划,依据规划确定重点工程,保证了治水的统一性、连续性。二抓设计。对于较大的工程,一律采取设计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设计单位,并组织专家进行设计审查,优化设计方案。三抓施工。对施工规范、质量控制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特别是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技术人员到场逐一验收,跟踪监督,严格标准,确保质量,做到工程干一处,成一处,发挥效

6、益一处。四抓验收。按照水利工程质量标准严格把关,凡是有缺陷的工程一律返工,整改不到位的一律不予验收。只有达标了,才能交付使用,从源头上消除了隐患。四、工作置于“常态上”。针对水利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我们坚持抓常态、常态抓。春季抓收官。在年初,组织人员进行全面巡查,对各项工程,该回填的回填、该植草的植草、该收口子的收口子,保证在汛期到来前全部交付使用,发挥作用。夏季找问题。夏季防汛期间,根据汛期暴露出的险情隐患和薄弱环节,记录在案,使水利兴修计划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秋季穿插战。汛期一结束,根据农时、茬口、天气,立即启动水利兴修穿插战,对具备开工条件的早开工、快竣工。冬季大会战。这是主战场,也是

7、最关键的时期,动员全县力量开展水利兴修大会战,全面铺开,点面结合,自增压力,一举超额完成任务。切实做到一年四季,常抓不懈。五、奖惩放在“台面上”。公平公正的考核是工作的推进器。一是推行量化考核。我县出台了推进水利兴修的“1+11”系列性文件,即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和县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年工作方案等11个配套性文件,将各镇水利兴修纳入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年底进行考核兑现。二是组织互查互比。在水利兴修评比中,组织各镇分管水利负责人、水利专业技术干部巡回查看,统一打分,增强考核评比的“透明度”和“说服力”,对前三名分别奖励15、10、5万元。三是跟踪督查。县督查部门每个月开展一

8、次水利兴修专项督查,形成督查报告,并将督查结果全县通报。四是媒体监督。宣传、广电等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大造舆论声势,在县电视台开辟“水利兴修在行动”专栏,组织记者深入各地进行采访,树典型,造声势,让社会关注水利兴修,群众监督水利兴修,有关部门配合协助水利兴修。六、机制活在“创新上”。针对当前水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积极破解。一是在体制上,将各镇水利站上挂县水务局,在人员、经费上予以保障,理顺了人权、事权相统一的关系,解决了事有人干的问题;二是在管护机制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镇村水利工程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管理范围、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200万元,补助镇村泵

9、站的技改、维修和看管人员工资。对水库、重要堤防管护给予经费补助,小型水库每年每座补助4000元,小型水库XX元,重要堤防每公里XX元,不足部分由镇财政解决,解决了有钱办事的问题。各位领导,我县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与全省先进县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以这次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为新的起点,紧紧抓住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机遇,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不断把水利工作引向深入,努力开创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谢谢大家!创建文明生态校园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双庙明德学校生态校园建设工作初见曙光蒋云山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全

10、校师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双庙明德学校是根据县和的要求,依托危房改造和明德捐赠项目,历经2年的建设发展起来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如今,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下面,我仅就我校生态校园建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并恳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以利改进。一、更新办学理念,努力将我校打造成一个花园式、家园式学校为了更好的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根据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以创建生态校园为切入点,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注重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两个基地,拓展教育教学渠道,努力打造花园式、家园式学校,从基础上提升学校的育人

11、品位,服务学生,贡献社会。二、精心谋划,制定切合我校实际的发展路子为把我校的生态园办出特色,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我们专门组织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并吸收有专业技术的老师参加。根据我校实际,经过集体研究讨论,一致通过生态校园建设的方案全力打造生态基地建设:一是花园基地;二是菜园基地;三是果园基地;四是生态循环系统。三、领导带头,师生通力合作,投身我校生态校园建设实际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生态校园建设工程如期竣工并已投入使用,运转良好。特别是春季现场会之后,学校按照统一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截止到目前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打造家园式学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家的温馨在生态校园建设中

12、,我们本着“服务至上”的思想,构建了“一切方便师生”的服务体系:1、纯绿色的伙食原材料:我们将栽植、种植、养殖基地生产的果、菜、肉提供给食堂,改善师生伙食,并按成本价核算,既让师生吃上放心菜,又可减少学生经济负担。2、干净整洁的就餐场所:建筑面积320平方米的师生食堂,干净整洁、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操作规范、食品丰富、物美价廉。微机刷卡售饭,方便快捷。师生在这里用餐,倍感舒心。3、温馨舒适的住宿条件:我校现有学生宿舍五栋38间,可以满足450名学生住宿。宿舍干净整洁,宽敞明亮,内设警示语和温馨提示栏,冬季统一供暖。环境幽雅温馨,与喧闹的教学区离而不分,使学生住宿安静舒适。4、方便实用的洗浴设施

13、:60立方米的浴池于XX年10月份开工,并于11月15日前完成了基础设施的主体工程。浴室建成后,会大大的方便师生洗浴。5、多功能的生态厕所:本厕所是国家支援西部地区旱厕改造工程所建的生态环保型厕所,是我省500院校的试点工程之一,是秦皇岛市第一个试点工程。投入使用后,在生态循环中,将凸显巨大的生态效益。6、方便快捷的服务部:对学校现有的学生服务部进行了改造,建成半开放式小超市,便于学生开架购物。既方便师生的生活之需,又增强了学生的自觉和自律意识,购物付款,诚信之风越来越浓。小小服务部,变成了诚信育人的第二课堂。7、养殖基地建设:建筑面积平方米,夏能散热,冬可保暖。已出栏5头猪,现饲养6头猪。猪

14、肉供学生食用,改善学生伙食。猪粪入厕,作为产沼气的原材料,显示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功效。通过师生饲养,还学到很多养殖知识。小小养猪业既是产业,也是学业。打造花园式学校,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生态校园建设中,我们既重视服务设施的建设,也重视环境设施建设。努力加大环境设施的投入,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1、栽植基地建设:XX年3月,协租学校后山果园5亩,作为学校果树生产实验实习基地。以苹果树、栗子树、李子树、梨树、核桃树等为管护对象。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和果园管理新技术推广的有效平台。学生通过参加果园实践劳动,学习并掌握了果树嫁接的技术,学到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了解了农业循环经济

15、、农业生态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一般知识,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光荣。同时,还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2、种植基地建设:XX年2月,开学时即启动菜园子建设工程,开始种植部分蔬菜:土豆、香菜、豌豆、大蒜、菠菜、油菜、水萝卜;秋季种植萝卜和白菜。作为学校菜地生产实验实习基地,实行立体种殖和管理,采用先进技术,构设立体框架,四季种植相衔接。注重实用、美观、绿化和园艺效果为一体,同时具有观赏性和实效性。半年来的实践证明:菜园子工程,既有新鲜的纯绿色蔬菜的收入,又使学生在参加菜园实践劳动过程中培养劳动能力,学到一技之长。同时还绿化、美化了校园环境,使校园更加靓丽多姿。3、花园建设:我校整体结构由生活区和教学区两部分组成。生活区里,整齐的七块菜地和四个立体菜棚交相辉映,浑然成趣,实现着立体栽植和美化校园的效果。穿插菜畦四周的还有菊花带和柏树带,加之高大葱郁柳树和香花槐穿插环绕,将生活区装点得幽雅别致,使人倍感温馨惬意。教学区里,教学楼前的两个花池和操场四周建300延长米的绿篱,构成我校花园的重点内容。芳菲的九月,正是百花吐芳之时: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使整个校园五彩缤纷,显得格外美丽。教学楼,干净明亮,宽敞舒适;宿舍群,红白相间、井然有序、错落有致。教学区里,宿舍区内,花香四溢、青翠欲滴、瓜果茂盛、触手可及。生活在这里,如同生活在家里一样。优美的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