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配合比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168671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稳配合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稳配合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稳配合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稳配合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稳配合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稳配合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稳配合比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水稳配合比报告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一、配合比设计依据设计依据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XX)2、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XX)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XX)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泥土试验规程(JTGE30-XX)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XX)二、原材料试验集料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指导意见的规定,结合指挥部、监理组相关要求,我部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与试验,我部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与

2、试验,本次设计全部采用恒固生产的安山岩质集料。各种集料的室内试验的实测值及采用指标列于表2-1中。水泥本次设计选用的水泥为南京宁峰建材有限公司产的缓凝水泥,其实测值及采用指标值列于表2-2中。粉煤灰采用溧水电厂生产的粉煤灰,粉煤灰试验数据见实验报告。级配根据各种集料的筛分的结果进行试配,提出满足要求的集料配比。各种集料的原始筛分结果及合成级配的计算结果列于表2-3中,合成级配曲线见图。四、配合比设计结果综合以上的试验结果,并对以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第2、3两组的试验结果比较合理。但为了更好的确保工程质量及强度要求,根据122省道南京段改扩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指导意见配合比设计方法,最

3、终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集料=:100该配比中的水泥用量为干集料的%,此用水量的确定是室内试验所确定最佳含水量%,实际施工时应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由技术人员进行微调。报告编号:GS-宜昌市夷陵区三环湾生活垃圾处理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报告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试验中心二五年四月三十日特别声明:1.检测试验报告无检验单位盖章无效,报告涂改无效;2.检测试验报告无试验、校核、审批签字无效;3.检测试验报告未经我试验中心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复制报告须重新加盖检验单位章方为有效;4.对检测试验报告如有异议,请于收到报告之日其十五日内向检验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办理。审批:校核:编

4、写:试验人员:张延林许克平邵建辉熊征洪通信地址:湖北宜昌清波路25号联系电话:0717邮政编码:传真:0717受天津六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委托,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试验中心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对宜昌市夷陵区三环湾生活垃圾处理场场内道路、进场道路配合比进行设计试验。现根据室内试验成果提供配合比报告。1.技术要求参照委托方提供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说明书。具体要求如下:材料要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应选用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水:凡饮用水均可使用。配合比水泥用量应在35%的范围内选取。用作基层的稳定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水:按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

5、控制。设计级配见表1。强度、压实度无侧限抗压强度:R。压实度98(重型击实标准)。2.检验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说明书3.土料颗粒分析试验依据委托方提供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说明书中“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的要求,在颗粒分析试验中将土料中的超径颗粒全部剔除。级配碎石和人工砂按比例65:35,级配满足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说明书的要求。推荐颗粒级配见表2。表2颗粒大小分析检验结果4.击实试验试验所采用的水泥为委托方提供的东湖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采用“丙法”进行击实试验。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为/cm3,最佳含水率为。击实曲线见图1。

6、5.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根据颗粒分析试验所得的颗粒级配制备。试样中碎石占总质量的65,人工砂占总质量的35。水泥采用委托方提供的东湖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拌和用水采用生活用水。试件制备按98压实度进行制备,控制干密度为/cm3,制备试件时稳定土含水率为。依据委托方提供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说明书中的要求,确定以和两种水泥含量制备试件。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检验结果详见表3、表4。表3水泥含量无侧限抗压强度检验结果设计报告设计项目:省道xx段改建工程1标北段报告日期:二一年六月十八日委托单位:xx县交通运输局xx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一、概述受如东县交通运输局委托,河海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

7、所承担了225省道如东段改建工程1标北段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工作。集料为现场取样,分为1#()、2#()、3#()、4#(0)四档集料。水泥为施工单位送样,为江苏磊达产缓凝水泥。主要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公路土工试验规程225省道如东段改建工程水稳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管理手册采用的主要试验仪器有:压力试验机、重型击实仪、脱模机、电子天平、烘箱、方孔筛等。二、设计过程1各种矿料的筛分结果表2-1各种矿料的筛分试验结果表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要求表2-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范围要求3级配设计依据225省道如东段改建工程水

8、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管理手册的设计要求,水泥用量选择了%、%、%三种,进行了重型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表2-3为设计级配,图1为级配曲线图。表2-3级配的矿料比例和合成级配图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曲线图4含水量、干密度试验设计水泥剂量分别为%、%、%,采用重型击实成型法确定各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各水泥剂量下的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图3、图4所示,试验结果汇总如表2-4所示。图2水泥剂量%含水量和干密度关系图3水泥剂量%含水量和干密度关系图4水泥剂量%下的含水量和干密度的关系曲线图表2-4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结果汇总表6强度试验根

9、据确定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静压法按压实度成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6天,浸水1天后取出,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见表2-5。表2-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7天静压成型强度试验结果根据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指导意见中关于静压法成型强度代表值应大于的技术要求,考虑到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以及现场摊铺施工控制精度有限,且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参照以往的经验,综合考虑本次成型方法所得强度试验结果,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设计水泥剂量取为。三、设计结论225省道如东段改建工程1标北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的试验结果汇总如下:表3-1水泥稳定碎石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综上所述,该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水泥用量较低、强度性能良好,可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指导。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振动成型法设计得到的水稳碎石混合料指标与现场施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振动成型法获得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一般为静压成型法的倍,根据本项目特点及相关经验,作为现场施工控制参数,建议采用设计结果倍控制现场压实度。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