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与说课【二则】[名师]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60160896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与说课【二则】[名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与说课【二则】[名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与说课【二则】[名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与说课【二则】[名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与说课【二则】[名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与说课【二则】[名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与说课【二则】[名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与说课【二则】各位老师、各位评委你们好!飞向月球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的第七篇课文,它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并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在专题学习网站飞向月球的环境下,应该能较轻松地将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理清,了解了宇航员在失重后工作、吃饭和休息的情形,体会到他们工作艰难和认真负责的精神,目标能较好的得到达成。本课时要学习“登上月球”和“登月收获”两部分,课文中相关的文字描述很少,较简单地写出了宇航员看到的情况和月球“很有开发价值”。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这帮小家伙在读到“月

2、球上没有宫殿,也没有嫦娥和玉免”时肯定会想到其它一些关于月球的传说,会产生诸如:除此之外还能看到些什么?月球有哪些开发价值?月球真的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吗?等问题。对这些问题,作为老师总不能直接给学生一一作答吧,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继续我们的教学活动呢?一、网络环境的设计与创设这时我想到了“研究性学习”,它要求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在我们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里,学生们从自身学习生活实践出发,找到了他们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有关月球的研究。网络为研究性

3、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研究性学习可以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找到实践的支点,我何不引入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的整合呢?于是我针对此处的教学内容对网络资源进行了整合,将课文提供的指导性研究主题扩展了专题学习网站,它能为学生如何开展基于网络的研究、实践提供有效手段,有助于语文课堂拓展教学的展开。根据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我将该教时的能力目标定为:通过网络环境下学生积极、主动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他们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为: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网上收集资料的乐趣、乐意主动参与发现问题、研究问

4、题。毫无疑问,通过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便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在网上的研究性学习效率又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二、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流程1、发现问题阶段:主题定位上面讲到学生生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一一去研究,显然不切我们的教学实际。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提炼,以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注意。学生通过讨论,本着兴趣第一的原则,结果无外乎两个研究主题:1、研究月球文化。2、研究月球的开发价值。此时,本堂课的研究目标已经动态生成。2、研究问题阶段:问题导向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任务驱动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

5、的。课题的动态生成为学生积极的知识探索、建构指明了方向,学生围绕课题自主研究开去。自主研究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更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当然学生可折分课题研究一个子课题也可研究一个或多个课题,这便要量力而行了。信息查询网上资料的收集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筛选、整理,为最终问题的解决作好了准备,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主发展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现。“教是为了不教”,我相机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查询的指导。使用网站导航、搜索引挚和浏览器提供的查找功能来查询信息是比较好的几个方法。本专题学习网站高度集中本地资源,供

6、学生参考使用;将用“page to page”的方法超链接的远程资源下载到本站点下,学生通过超链接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加快了收集资料的速度;集成“google”等泛资源,便于学生自己运用该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收集资料。为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网上的研究性学习效率提供了支持。同时在教学中时刻提醒我们的学生注意研究目标,以使其不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我在设计时还增加了搜索登记功能,使每个学生既是信息的获取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密切与研究目标相结合的信息库,有效整合了网络上的相关资源。探索思维学生上网查询后,进行深层次的心理思考,选择网络信息中的要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总结,知

7、识重组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了其自主思维。同时他们的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可以增长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学生在研究月球文化的子课题月球上的景观时,对文中“高山耸立,巨石嶙岣”进行了扩充,指出月面的地形主要有:环形山、月海、月陆和山脉、月面辐射纹、月谷(月隙),并一一为大家作介绍。合作研究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从合作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动机的角度、认知的角度还是意义建构的角度,合作学习都是一种具有优越性的教学策略,能有力地弥补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该环节我设计以下三个步骤:(1)自愿组合成研究小组,解

8、决未决课题。(2)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继续研究上述动态生成的课题,可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成为志同道合的研究群体,从中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愉快。(3)各组整理研究成果。3、研讨交流成果阶段讨论交流讨论交流实质上是为了让学生在较高的水平上思考,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首先,各研究小组展示阶段性成果。可发表章,也可将文本、图像、演示文稿等作品上传到本研究性专题网站进行展示。然后,在网站的“交流天地”、“专题讨论”中讨论,或对自己的成果补充内容或征求别人对你成果的意见,或对别人的成果提出异议。此时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学生认为“天狗吃月亮”是月亮的传说,而另一个学生则认为“天狗吃月亮”是有一定的科

9、学道理,两人争论不休,面红耳赤。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再度深层次的心理思考。结果有了,原来当时我们的科学还不发达,对一些现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现在科学已经搞清了其形成原因,它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天体运动变化而形成的。最后,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在此应以能力为主轴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可适当进行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这里也就是专题学习网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的顺利实施,学生进

10、一步修改了自己的成果,形成了阶段性的看法。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知识真正通过意义方式获得。拓宽延伸研究性专题网站不但可以直接用于课堂作多媒体教学手段,又可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学,成为教师课堂教案的延伸。学生在此可重新确定研究课题,继续开展研究性学习。如:(1)地球为何适合人类居住?(2)火星又有何开发价值。等。三、设计特色我认为此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流程设计具有以下特色:1、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基于网络的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提倡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选择真实性任务,真实性的任务可以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习者用“真实”的方式应用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和

11、技能与他们是相关的和有意义的,这也是维持学习动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在真实性任务中学生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又是整体性的,具有挑战性,学生必须依靠自己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研究别人的解决方法,这样他们就好象在真实世界中解决问题一样,解决了问题就是奖励,因此容易激发起内部动机。2、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的途径,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表达交流成果的能力。教师引导呈现一个需要学习研究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

12、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了解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2、能力目标:通过网上教学和学生网上冲浪,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网上收集资料的乐趣、乐意主动参与探索问题、研究问题。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飞向月球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激发人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文中知识涉及面广、内涵丰富。而通过这些知识的综合,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是本

13、课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了解如此多的知识是一个难点,传统的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绝对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利用网络教学,以超媒体方式组织学习内容,通过灵活的导航机制,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在十分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学习顺序,自主地探究发现,通过合作交流互补的协作学习,解决本课的重难点。三、教学对象分析: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是积极的知识探索者、建构者,虽然他们对于月球的有关知识掌握得并不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并不太强。但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爱动手、动脑,思考问题比较积极。通过几年的信息技术教育,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上网操作能力

14、。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探究、寻找学习伙伴分组学习,通过课堂交流达到知识互补,并让学生通过BBS论坛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学习交流,从而达到自我发现,自我宣传,自我教育。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真正的知识探索者。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分析,本课通过教师课堂指导和学生收集资料,以启发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为主线,辅以讨论式、协作式,个别辅导式等方法组织教学过程。其教学流程为:情境创设问题导向自主探究查询信息探索思维合作交流意义建构拓宽延伸。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知识的拥有者、权力的象征者,而是一个领航者、组织者,是网上资源

15、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通过简炼的语言,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改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就是教师组织、调控、纠正学生学习行为的过程。五、网络教学环境设计:尽管Internet是一个知识库,但要应用于课堂、学校,都要面对从技术上的带宽问题到经济上的上网费用等一系列问题,更重要的是将网络应用于课堂教学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在网上的学习效率问题更显得突出,因此解决之道是针对教学内容对资源进行整合。因此,本课教学采用的网络环境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通过IE浏览器浏览局域网(如传神2000仿真Internet系统)收集信息、合作交流。课前,利用Dreamweaver、Frontpage等网页制作工具制作研究专题网站飞向月球,将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设计成几大模块: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登月收获等,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与网站中有关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内容相链接。学生通过网络寻找学习合作伙伴,组成组成课题组,进入相应页面进行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所得,并通过BBS进行学习交流。在课堂教学中,网络只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或媒体,学生通过网络浏览信息,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