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三则【1-3】【名师】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60159580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三则【1-3】【名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三则【1-3】【名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三则【1-3】【名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三则【1-3】【名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三则【1-3】【名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三则【1-3】【名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三则【1-3】【名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三则【1-3】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l、认会16个字,写会9个字。2、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到要想走得快、走得远,就要发展科学技术。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从古到今,人类远行的脚步越来越快,走得越来越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共同学习远行靠什么课文,就能从中找到答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2、开火车检查初读情况,主要检查生字读音。3、再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人类远行究竟靠什么呢?(同桌互相说后指名说)生我知道古时候人们远行可以乘马车、骑马。生我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远行的交通工

2、具越来越先进,速度越来越快。三、合作学习,读懂课文。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归纳整理交通工具的发展史,班内交流,发言小组派代表板书不同时间的交通工具。(教师提示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学生板书:最初 步行 骑马 乘独木舟后来 马车 帆船二百多年前 火车 轮船(蒸汽机)不久 火车 汽车 军舰 快艇(内燃机)现在 电力机车 核潜艇 磁悬浮列车 太阳能汽车宇宙飞船 航天飞机2、问:为什么会有这些新的交通工具不断发明出来?(小组讨论,班内交流)生是人们不断研究,发明出来的。生是人们的聪明才智的结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将来人们会发明什么交通工具,会走得更快更远?四、拓展延

3、伸,激发想象。1、将来,人们会走得更快更远。你认为未来的交通工具会是什么样的?生:我想发明一种残疾人做的汽车,它可以变形,在家是轮椅,出门是汽车。生:未来的交通工具既可以当房子,又可以当汽车,还可以变成飞机。这样可以减少人们对土地的使用,减轻对地球的压力。2、让我们把未来的交通工具画下来吧!(可以与同学合作画,也可以自己画。)五、读词写字。1、说说你学到了哪些词语?你知道它的意思吗?(指名交流汇报,教师评价、总结)生:我学会了“好梦成真”这个词,它的意思是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生:“疾驶而过”是说速度非常快。生:我想“川流不息”是像流水一样不停息。生:“奔驰”也是速度快的意思。生:“满载”是装

4、的很满的意思。2、观察田字格里的字,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分析后在练习本上练写)生:“息”写的时候上面不能写成“白”。生:“舰艇”一词都是“舟”字旁。六、作业设计:课外搜集有关交通工具的图片、资料,能将所搜集的资料分类,并给图片加注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之二教学目标1、认识汉字十六个,会写九个生字并积累常用词语。2、结合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理解文中的专门术语,培养学生惧信息的能力。3、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理解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2、了解交通工具发展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兴趣。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2、惧有关交通工具的图片

5、和相关资料第一课时一、导入。你知道很早以前人们远行靠什么吗,你还了解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吗,科学技术的发情,交通工具越发先进,人类将会走得更快更远,今天我们学习远行靠什么二、新课(一)自学1、轻声自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2、用你学过的方法进行识字。3、小组或同桌用识字卡检查生字,并相互交流。4、按自然节小组内读课文,检查字音。(二)识字1、读卡片。学生读一个,老师将卡片贴到黑板上。2、说说自己最得意的识字方法。3、游戏识字。同桌你读我找,我找你读,练习组词语。(三)交流1、学习1-3自然段,读文思考,在不同的时期人们远行用什么流通工具。学生读文很快就能找到最初,人们

6、远行时靠步行,骑马,后来是马车和帆船,二百多年前有蒸汽机,就有了火车和轮船。2、让学生知道“独木舟、蒸汽机“词语的意思,理解奔驰、天涯海角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应用。(四)诵读“火车满载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驰,轮船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读出自豪的语气。第二课时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交通工具由古代骑马、乘独木舟发展到使用马车、帆船及火车和轮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明内燃机等,交通工具有哪些新的变化呢,接着学习以下课文的内容。二、新课(一)交流1、读第4、5、6自然段,思考:人类远行靠什么?第四段首先理解“内燃机”的意思,然后从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军舰在大海上巡逻,快艇疾驶而过

7、看出或体会到什么?一是说有了汽车、军舰和快艇,二是说车多、军舰、快艇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川流不息、疾驶”的意思。第5、6自然段让学生理解了飞机,人们自由地飞到世界各地。现在又有了电力机车,核潜艇,还有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让学生把现在和最初比较一下,现在和二百年前比较,说明了什么?2、学习最后一段,齐读。“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是全文的中心句,从交通工具的角度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要想走得快走得远,就要发展科学技术。(二)诵读1、学生自由练读。认为自己读得好就奖励自己一朵小红花。2、小组赛读,读出骄傲、自豪的情感来。3、指名朗读。(三)评价结合学生诵读的情况,师生

8、共同评价。从情感的投入朗读的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四)写字1、复习巩固字形,认读生字卡。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3、老师指导。内、艇、界。(五)练习1、说一说。军舰在海面上巡逻。在天空中_。在海底_。在轨道上_。在宇宙里_。2、你认为未来的交通工具什么样?画出来向同学介绍。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之三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会认16个字,能够初步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基本技能:学习积累成语,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相互合作。思想教育:使学生通过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明白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的热情。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

9、,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查阅各类交通工具的资料教师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挂图,收集相关的交通工具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块学习了南辕北辙,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也非常满意。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表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板书:远行靠什么)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2、听录音范读课文,让学生特别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读完后学生提出难读的句子,教师再多读几遍。)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a、齐认读生字卡片。b

10、、开火车读,试着读出后组词或练习说话c、利用学具,进行识字游戏。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自己读、同桌一块读、四人开火车读等。)三、学习书写生字。1、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2、给字分家。分别找出左右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独体字。3、让学生说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与形近字的区别。4、师范写。5、学生练习书写。第二课时一、猜字游戏。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师拿着卡片)这些卡片上的字都是远行靠什么这一课中的生字,老师从这些卡片中随便抽取一张,你来猜猜是哪个字?看谁是认字的小能手。二、导入课文。师:你们放假的时候,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哪些地方玩过、旅行过吗?是怎么去的?这一节课

11、我们继续讨论远行靠什么这一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三、学习课文。1、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课言语默读一遍,在默读的时候,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像在第一个自然段,老师就找到了“最初”这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们再找一找。(学生边默读边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2、(出示小黑板)师:在这些时间里,人们远行靠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并指名学生读对应的段落。)3、(出示课文挂图)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交通工具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生:它们的速度越来越快,远行用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这些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了。)4、师:是啊,现在人们又发明了电力机车、核潜艇、磁悬浮列车、太阳能汽车、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老师去找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出示图片并介绍,齐读第6自然段。)5、师:老师也请同学们回去的时候去找资料了,哪些同学有收集到了,请到台上来介绍一下。(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图片。)6、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交通工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师: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现在应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7、齐读课文。8、师:你喜欢哪一个自然段就把它读给同学们听一听。9、师:学完了这篇课文后,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四、拓展练习。师:你认为未来的交通工具什么样?画出来向同学们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