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靠什么》说课及反思【二则】【名师】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60159560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靠什么》说课及反思【二则】【名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靠什么》说课及反思【二则】【名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靠什么》说课及反思【二则】【名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靠什么》说课及反思【二则】【名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靠什么》说课及反思【二则】【名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靠什么》说课及反思【二则】【名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靠什么》说课及反思【二则】【名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远行靠什么说课及反思【二则】远行靠什么说课之一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的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主题单元“远行”中的第三课远行靠什么的第二课时。这一单元有三篇主体课文,早发白帝城南辕北辙和远行靠什么以及一个语文天地。或写景抒情,或阐发道理,或讲述交通工具的科学发展史。内容十分丰富,学生很感兴趣。远行靠什么这篇课文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交通工具的发展历史,从刚开始的步行、骑马或乘独木船到马车和帆船,再到火车、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内容,我在教学中设计一个虚拟网站,网站内设有小游戏、词语、表格、专题片、电子阅览室、神州五号这样几部分。

2、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我制定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2、复习巩固17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等词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学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搜集、处理有关交通工具的信息从而了解交通工具发展变化。教学难点:结合课文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驶”等词语。本课教学设计特色:适时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重难点,运用电子阅览室,查阅有关交通工具的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教学中运用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所学的金山画王的技能,设计出理想中的未来交

3、通工具。整节课极力体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性。本节课,我共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进入本课教学网站,让学生在游戏中检测生字,导入新课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因此我在教学中,重点是想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法识字。同时,为了让学生识起字来饶有兴趣,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技术设计了两个游戏环节,帮助学生巩固识字。首先带领孩子们进入找朋友这个游戏环节。由于本课生字多为交通工具的名称,所以游戏采用图片与词语连线的形式。由学生动手操作,点击小游戏进入游戏环节,画面出示一组交通工具的图片,有骑马、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军舰、核潜艇。点击圆圈,拖动鼠标与相应的词语连线。连线结束之后

4、,系统还可以自动判断对错,并打出分数。这个游戏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巩固识字,识词,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第二个游戏是我当小老师。点击词语进入网页,里面出现许多本课词语,由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选出老师,互相考核,互相评价。这两个游戏的设计借助了多媒体课件的帮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操作计算机能力,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巩固了识字。第二环节:利用网络资源,播放交通工具专题片,帮助学生理解阅读课文通过学生自由读课文后,我由“在不同时期,人类远行靠什么交通工具?”这一问题切入,统领文章。并将这一问题制成电子表格,由最初、后来、二百多年前、不久和现在几个时间段组成。由学生选择时段通过小组合

5、作学习找到答案,亲自操作,将不同时间段交通工具名称通过打字输入电子表格中。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然后由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表格中的内容,教师一一将其出示到大屏幕上,学生集体判断。在汇报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意识复习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词典、换词理解等等来解决“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等词语。由于本课中出现的交通工具好多都是生活中不常见的比较远离学生生活的。所以,让学生亲眼所见这些新型交通工具是最有效地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像放电影一样出示 “电力机车、核潜艇、磁悬浮列车、太阳能汽车、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图片。让学生对交通工具有

6、直接的了解;通过出示图片也可以使学生对词语也有进一步的巩固。专题片的播放突破了教学重点中提出的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第三环节:通过网上阅读资料、学生动手画画未来的交通工具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一环节中我分为两步:第一步,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到关于交通工具的资料,拓展视野。没有搜集到的同学可以进入电子阅览室,在那里他们会阅读到许多介绍交通工具的资料。(具体介绍)选择其感兴趣的内容进入主题页面,通过阅览资料,进一步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也让学生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工具会越来越先进。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的电子阅览室的使学生学会查阅信息、独立在网上阅读信息。第二步,开展“我是小瓦特”的实践活

7、动,让学生设计出自己想像的未来的交通工具的样子,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不是画在纸上而是运用他们在信息技术课上所学习的金山画王在电脑中设计出未来的交通工具。进一步发展了学生把计算机当成学习工具这一能力,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到语文学科中来。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片头曲。这是一首学生们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主题曲,歌词的内容也是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为中心的。播放学生们熟悉的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第四环节:总结全文在教学结束时,我出示2003年10月15日“神州5号”成功上天的录相片,并向学生介绍我国是第三个成功发射载人飞船上天的国家。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交

8、通工具发展和制造水平,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当然这堂课的设计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敬请领导老师提出宝贵建议,使我在课改研究中不断进步。远行靠什么说课与反思之二教学内容:本课是北师大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主题单元“远行”中的第三课远行靠什么。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简介交通工具发展史的说明文。文章围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这一中心句,叙述了交通工具的发展,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文章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列举了不同时间内出现的不同交通工具,告诉我们要想走得快走得远(还包括载重多),就要发展科学技术。学情分析:学生对交通工具比较感兴

9、趣,手头的资料也比较多,所以本课教学从搜集整理资料入手,丰富对交通工具的认识;再学习远行靠什么,加强“远行”的体验。二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因此恰当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情境,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但还要注意使用多媒体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忽视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获取信息。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以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为线索大体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2、在阅读理解中,理解并积累常用词语“奔驰、天涯海角、川流不息、巡逻、疾驶而过、阻隔、遨游”,联系“语文天地”中的“说一说”这个练习,学会在句子中恰当使用一些词语。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到要想走得快走得远,就要发展科学技术,从而激发

10、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设计理念:一、是对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有一个整体考虑、合理安排。识字教学方面,注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建立生字的音、义、形的统一联系,对音、义、形又是分步侧重处理的。即,初读课文时侧重字音,理解课文时侧重字义,复习巩固时侧重字形。二、是抓住“快、远”,引导学生由对物象的感知过渡到对文字的体会斟酌。再通过朗读训练,口语训练积累语言,练习表达,内化文章的表达方式。教学流程与课后反思:看图片,从感官认识和了解各种交通工具。图片和文字对照,较直观地识记生字,音形义联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找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文章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特点。2、默读课文,了解交通工具的发

11、展史找出各个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说说你发现了这些交通工具有什么变化?(生:越来越先进;生:一个比一个跑得快;生:一个比一个跑得远)反思:这个环节通过比较,感知交通工具的变化,个人觉得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抓住一位同学说得“越来越”的句式,指导学生准确、恰当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很到位。(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快 远 先进”)三、熟读课文,1、补充资料,利用搜集的资料,边播放图片边介绍:关于飞机的一段史话。让学生真实感觉古今交通工具的变化。2、学习36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生汇报,师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和句子,增强语言感悟。)3、口语训练 学以致用运用词语填句子: 火车在轨道上

12、。在江河里 。快艇在 。在天空中 。 在海底 。在宇宙里。反思:此处教师的引导很关键,具体指导学生抓住能表现交通工具速度快的词语(如:奔驰、疾驶而过)和交通工具行驶得很远的词语(如:天涯海角、太空)等词语体会科学发展的越来越快,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语言来描述一下现代交通工具,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四、总结提升学完了课文,回想当年的马车、独木舟,再看看现在这可以上天下海,畅行天地间的交通工具,你觉得是什么使交通工具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结合学生的发言,板书 科学的进步。再次进行语言训练:请用“因为所以”来把上面的词语连成一句话。反思:此处因果关系明显,因此问题难度不大。这又是

13、一个很好地对全文主旨进行综述的机会。就此作结,帮助学生彻底读懂文本内在的意思,恰到好处。这个问题也自然地引出了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展望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还将走得更快更远。为接下来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做好了铺垫。五、作业小小设计师:如果让你来发明交通工具,你想发明什么样交通工具呢?拿起你们手中的画笔,设计一个未来的交通工具吧。为激发学生兴趣,也为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设计方向,我先画了交通脉络图,划分了海陆空三间工作室。学生分别确定了自己的设计方向之后,积极为自己的工作室命名,并开始精心设计一款自己心目中的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反思:这项作业学生很感兴趣,透过他们的作品,我感觉到了未来世界的主人们那种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极限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无限热爱。 本课也存在诸多不足。为沿着教学主线走,故预设太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受限制。对文本的处理也很主观臆断。应该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年龄特点,而设计一些新颖的学文方式,可以采用竞赛式分组分工学习再汇报,指导朗读等,课堂气氛才会被调动起来。另外对学生的引导耐心不够,还应该多注意沉下心来从学生的发言中捕捉可以为课堂所用的信息,机智地应对,这样才能让课堂生成出更多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