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谁的得分高》教后小记[名师]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60158768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谁的得分高》教后小记[名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谁的得分高》教后小记[名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谁的得分高》教后小记[名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谁的得分高》教后小记[名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谁的得分高》教后小记[名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谁的得分高》教后小记[名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谁的得分高》教后小记[名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谁的得分高教后小记在全国第四届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研讨会上,乌鲁木齐八一中学附小的潘老师执教了“数学游乐园”(北师版二年级上册:加与减)。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课上得不错。潘老师在与专家老师互动交流时,谈到了自己的困惑,老师们对此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根据自己看课时的记录,将困惑大家的教学片断进行了整理。一、过程描述教师课件出示淘气和笑笑套圈的情境,请学生一边看比赛,一边根据淘气和笑笑套圈的结果,填写记录单。记录单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总分淘气242835笑笑233032教师问学生,估计淘气和笑笑谁赢了?学生异口同声,都说笑笑赢了,理由是淘气有两次是20多分,一次是30多分,估计

2、70多分;而笑笑两次上30分,一次20多分,估计80多分,所以笑笑赢了。教师一愣,但很快镇静下来,问:怎么才知道估计得准不准?学生说:一算。教师问:总分怎么来计算?接着请学生说算式,然后想一想,算一算。然后是汇报交流,教师问学生最喜欢第几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问:能知道他们俩谁赢了吗?学生说,淘气赢了。接下来是练习,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请学生解决。课后研讨时,潘老师说试讲几次几个班的学生全估的是淘气赢,出现学生都说笑笑赢这种情况感到不好引导,也不知自己引导得怎样,请老师们发表意见。事后我也调查了几个学校的老师,大家都说在自己班教学时学生都估的是淘气赢了,看来,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在情理之中,意料

3、之外。老师们的意见归纳起来共三种:a、可以让学生商量一下,其实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走估计,可以上下对比,可以计算,策略是开放的,回过头来,再分析为什么会出现问题,比仅落在验证上可能更好。老师的建议很好,学生当时没人想到用上下对比的方法,教师可以请学生先商量,再做引导。b、这节课的目标是连加,要把重点放在连加上,笔算是最基本的方法。教师b提醒得好,他注意到了教学的重点。c、问题本身有没有必要让学生预测?问题不该问谁赢了,而应该问他们各得多少分。C的反思深刻,其实就这组数本身而言,判断谁会赢最佳策略是上下对比算结果,很简单,这已属于精确计算。但问题出来先让学生估一估对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养成良好学习习

4、惯是很有益处的。下面我会进一步说明。二、我的思考:1、预测和实践的结果一定要吻合才好吗?预测和实践是两回事,现实的情况就是预测的结果可能会和实际相符,也可能不符。估计淘气赢,通过计算验证学生的预测是正确的,学生受到鼓励,会有一种成就感,皆大欢喜;估计笑笑赢,计算后学生知道估错了,会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估计和实际计算是有距离的,怎么估才能估得更准点儿?这样学生对估算的认识会更理性,认识会更深入。所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这一情境有无必要让学生估计,是否为估计而估计?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要结合实际背景进行,当需要估算的时候再估算。那什么情况下要估算,什么情况下要精确计算? 我查阅了有关资料

5、,让我们先看什么情况下确实需要估算:(1)数目较大要求较迅速地得到计算结果(2)数据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人口数)(3)无法得到精确数(4)不追求计算结果的精确程度但要求计算的迅捷性如果从以上四点分析,让还未接触到大数目的一年级学生去体验,很明显这一情境没有必要让学生估计。那从一年级引入估算的价值何在呢?(1)估算是一种验算的方法,用于判断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可靠,为判断计算器、心算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提供了工具。(2)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3)采用估算的方法检验解答结果,不仅能提高解答的正确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在估算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分析和灵活解决

6、问题的能力。(4)有利于学生体会数之间的规律,提高判断、选择的能力。(5)估算带有直觉和猜想的成分,是一种跳跃性思维,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要从小做起,估算从一年级渗透是很有必要的。3、我们是否读懂了教材?教材上淘气第二次得的是29分,教师考虑有点简单,就改成28了。29比28好在哪里?它的数学思考在哪里?编者的意图是在对比中突出方法,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上下对比分析计算的优越性。这就提醒我们,在研究教材时,要认真分析编者用这些数的目的何在,好的要保留。要想超越教材,必须高于教材。 4、学生没想到的,老师要不要讲? 学生没想到用上下对比的方法,

7、老师还是要讲的。因为教材出表格的用意就在此,不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哪里?三、教师教学行为跟进策略建议:让学生在及时反思中学习、提高教师可以在结果算出后,请学生反思:刚才大家预测的都是笑笑赢了,可通过计算我们知道,实际上是淘气赢了。出现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会谈到预测的结果不一定可信。还会谈到会不会是我们估的方法有问题呀?再回头看,两个20多分都接近30分了,看成20分不太合理。教师这时告诉同学们,刚才大家估的方法是对的,有时现实生活中确实会遇到个位上的数都不需要,需要省掉的情况。但这里,28太接近30了,看成30比看成20会更接近准确值。让学生意识到结合具体背景,选择合理的解决办法。老

8、师接着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这两组数,上下对比着看,能不能很快判断出淘气和笑笑谁赢了?从而使学生学会上下对比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说明其实生活中有时方法对了,估的结果也不一定和实际相符,因为估只能给一个大致范围。让学生知道,要知估得对不对,可以亲自算一算来验证。这样,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点理性的分析,不致于看什么问题都那么绝对。至于后面那些精彩的设计,完全可以留待下节课进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形成反思的意识,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很难形成深刻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才能对后继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才能使学生的经验上升到新的高度,逐步实现真正的自我建构。学生的反思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教师创设引发学生反思的情境,并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