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60154673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前的准备工作(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编:刘宗仁 高等教育出版社,内容: 1、材料 ;2、机具;3、人员;4、临时设施;5、资金;6、资料其中主要包含(1)技术资料的搜集: 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气象资料;周围供水、供电、通信情况;当地的材料、人力资源情况等(2)施工图纸的会审;(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审核;(4)现场控制网的布置等 7、“三通一平” 其中“三通”指水通、电通和道路通;“一平”指施工场地的平整,意在把原有的自然地坪改造成设计地坪。,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场地的设计标高一般在设计文件上都做了规定,如果没有,可按如下方法求得: 1、视地形情况把场地划分成边长为10-40m的方格网,测出各个角点的标高; 2、代入公式求

2、出设计标高的理论值,3.4 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场地平整与土方量计算,一、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H1-为一个方格仅有的角点标高; H2-为二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3-为三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4- 为四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0-场地设计标高的理论值; n-方格数 3、考虑到土的可松性,调整设计标高为:H0= H0 + h 期中,式中 V w 按H0计算得出的总挖方体积 FW 、FT 按H0计算得出的挖方区、填 方 区总面积; K/S 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4、考虑到场地的泄水坡度,方格网各个角点的最后设计标高计算如下: (单向泄水) Hij = H0 L i Hij 场地内任一点的

3、设计标高。 L 该点至H0H0中心线的距离。 i 场地泄水坡度。 + 该点高取“+”号,反之取“”号。 如: H11 = H0 +1.5 a i,(双向泄水): Hij = H0 Lx iX Ly iy Lx 该点距轴的距离(m); Ly 该点距轴的距离(m); iX . iy 场地在方向的泄水坡度。 + 该点比H0点高取“+”号, 反之取“”号。 如图:H11= H0 +1.5 a ix + a iy,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步骤: (1) 读识方格网图 方格网图由设计单位(一般在1/500的地形图上)将场地划分为边长a=1040m的若干方格,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相对应,在各方格角点规定的位

4、置上标注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H)和设计标高(Hn)。,一、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2)计算场地各个角点的施工高度 施工高度为角点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式中 hn角点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以“+”为填,“-”为 挖),m; n 方格的角点编号(自然数列1,2,3,n)。,(3) 计算“零点”位置,确定零线 方格边线一端施工高程为“+”,若另一端为“-”,则沿其边线必然有一不挖不填的点,即为“零点”。,零点位置按下式计算:,式中 x1、x2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h1、h2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均用绝对值),m

5、; a方格网的边长,m。,(4) 计算方格土方工程量 按方格底面积图形和计算公式,逐格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量或填方量。 (5) 计算边坡土方量 场地的挖方区和填方区的边沿都需要做成边坡,以保证挖方土壁和填方区的稳定。边坡的土方量可以划分成两种近似的几何形体进行计算,一种为三角棱锥体,另一种为三角棱柱体。,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A三角棱锥体边坡体积,式中 l1边坡的长度; A1边坡的端面积; h2角点的挖土高度; m边坡的坡度系数,m=宽/高。,B三角棱柱体边坡体积,两端横断面面积相差很大的情况下,边坡体积,式中l4边坡的长度; A1、A2、A0边坡两端及中部横断面面积。,(6)计算土方总量 将

6、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的土方量和边坡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案例题】 某建筑场地方格网如图所示,方格边长为20m20m,填方区边坡坡度系数为1.0,挖方区边坡坡度系数为0.5,试用公式法计算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解】 根据所给方格网各角点的地面设计标高和自然标高,计算如下,结果见下图: h1=251.50-251.40=0.10 h2=251.44-251.25=0.19 h3=251.38-250.85=0.53 h4=251.32-250.60=0.72 h5=251.56-251.90=-0.34h6=251.50-251.60=-0.10 h7=25

7、1.44-251.28=0.16 h8=251.38-250.95=0.43 h9=251.62-252.45=-0.83 h10=251.56-252.00=-0.44 h11=251.50-251.70 =-0.20 h12=251.46-251.40=0.06,(2) 计算零点位置。从图1.8中可知,15、26、67、711、1112五条方格边两端的施工高度符号不同,说明此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 由公式求得: 15线 x1=4.55(m) 26线 x1=13.10(m) 67线 x1=7.69(m) 711线 x1=8.89(m) 1112线 x1=15.38(m),将各零点标于图上,并将

8、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得零线位置,如图1.8。 (3) 计算方格土方量。方格、底面为正方形,土方量为: V(+)=202/4(0.53+0.72+0.16+0.43)=184(m3) V(-)=202/4(0.34+0.10+0.83+0.44)=171(m3) 方格底面为两个梯形,土方量为: V(+)=20/8(4.55+13.10)(0.10+0.19)=12.80(m3) V(-)=20/8(15.45+6.90)(0.34+0.10)=24.59(m3),方格、底面为三边形和五边形,土方量为: V(+)=65.73 (m3) V(-)=0.88 (m3) V(+)=2.92 (m3)

9、V(-)=51.10 (m3) V(+)=40.89 (m3) V(-)=5.70 (m3) 方格网总填方量: V(+)=184+12.80+65.73+2.92+40.89=306.34 (m3) 方格网总挖方量: V(-)=171+24.59+0.88+51.10+5.70=253.26 (m3),(4) 边坡土方量计算。如图1.9,、按三角棱柱体计算外,其余均按三角棱锥体计算, 依式 1.11、1.12 可得: V(+)=0.003 (m3) V(+)=V(+)=0.0001 (m3) V(+)=5.22 (m3) V(+)=V(+)=0.06 (m3) V(+)=7.93 (m3),V

10、(+)=V(+)=0.01 (m3) V=0.01 (m3) V11=2.03 (m3) V12=V13=0.02 (m3) V14=3.18 (m3) 边坡总填方量: V(+)=0.003+0.0001+5.22+20.06+7.93+20.01+0.01 =13.29(m3) 边坡总挖方量: V(-)=2.03+20.02+3.18=5.25 (m3),土方调配:是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土方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整场地土方工程量计算完成后进行。编制土方调配方案应根据地形及地理条件,把挖方区和填方区划分成若干个调配区,计算各调配区的土方量,并计算每对挖、填方区之间的平均运距(即挖方区重

11、心至填方区重心的距离),确定挖方各调配区的土方调配方案,应使土方总运输量最小或土方运输费用最少,而且便于施工,从而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三、土方调配,土方调配的原则:力求达到挖方与填方平衡和运距最短的原则;近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的原则。进行土方调配,必须依据现场具体情况、有关技术资料、工期要求、土方施工方法与运输方法,综合上述原则,并经计算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调配方案。 调配方案确定后,绘制土方调配图(如下图)。在土方调配图上要注明挖填调配区、调配方向、土方数量和每对挖填之间的平均运距。图中的土方调配,仅考虑场内挖方、填方平衡。W为挖方,T为填方。,【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要对场地进行平整?平整的原则是什么? 如果场 地的设计标高没规定,应如何确定场地的设计标高? 2、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步骤有哪些?何为土方调配?调配的原则是什么? 3、某建筑场地方格网如图所示,方格边长20米,双向泄水ix=3,iy=3,土层为亚粘土,不考虑土的可松性系数,试根据挖填平衡的原则,计算场地设计标高、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及挖填土方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