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601529 上传时间:2017-04-1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6.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解读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是邓小平同志同志在 1978年 12月 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同志的这个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讲话发表的历史背景 讲话的主要内容 讲话的重要意义 一九七六年十月,党中央一举粉碎 “ 四人帮 ” ,结束了“ ” 十年的内乱。 讲话发表的历史背景 人们走上街头,欢庆胜利。 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帮” “”十年的内乱使整个国民经济处

2、于崩溃的边缘 以阶级斗争为纲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1977年 2月 7日, 人民日报 、 红旗 杂志、 解放军报 发表社论,提出了 “ 两个凡是 ”错误方针。 “凡是毛主席的决策,我们都坚持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8年 5月11日 光明日报 刊登特约评论员文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而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发表之后准备坐牢 .”文章的作者胡福明当时是南京大学哲学系老师、党员。 讲话发表的历史背景 讲话发表的历史背景 他特别强调这场讨论 “ 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 ” , 提出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

3、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前进,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够顺利发展。 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支持并因势利导地指引这场大讨论,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马、恩、列、斯、毛都没有说过“凡是”,它只能使思想僵化、实践停滞。 “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这样做,不行嘛! ” 毛泽东自己都说过有些话他讲错了,自己也犯过错误。错了的就不能坚持,而应该改正。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是个思想路

4、线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由此,邓小平开启了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帷幕。使这场讨论成为一场全国规模的马克思主义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 1978年 12月月 13日,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会议改变了原有的议题,就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开展了思想交锋。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十分重要的准备,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1978年 12月 18日至 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讲话发表的历史背景 确定了解放思想

5、、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 “ 以阶级斗争为纲 ” 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 “ ” 及其以前的“ 左 ” 倾错误。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平反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 着重提出了健全党规党纪和民主集中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任务。 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全面地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提出了全党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的问题 初步提出了改革的方针 原则上通过了关于加快农

6、业发展的两个文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结束了1976年 10月以来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讲话发表的历史背景 抓住解放思想,推动历史的大转折 讲话的主要内容 谈民主和法制,为今后工作打开思路 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科学评价 毛泽东 研究新情况,提出大政策 (一)抓住解放思想,推动历史的大转折 林彪“四人帮”大设禁区,随意对人们“扣帽子,打棍子”,使人们不敢去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民主集中制受到了破坏,个人的思考代替了大家的思考。 是非功过不清,人们不愿意去思考问题,唯恐给自己带来麻烦。 是“小生产的习惯势力还在影响着人们”。

7、讲话的主要内容 当时人们 思想 禁锢的 主要因素 在一次批斗会上,张志新公开提出:“强迫自己把真理说成错误是不行的,让我投降办不到。人活着,就要光明正大,理直气壮,不能奴颜婢膝,低三下四。我不想奴役别人,也不许别人奴役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要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大公无私,光明磊落 ” 1974年 8月 24日被判处无期徒刑,仍不屈不挠,坚持斗争。 1975年 4月 3日被判处死刑,次日即被杀害。行刑前,审判人员怕她喊出“真理之声”,竟把她的喉管割断,心虚和残忍到极点。 张志新, 1930年生,天津人。曾就读于河北师范学院教育系。 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时加

8、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到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任干事。 “文革”中,她公开揭露和反对林彪、江青一伙残害干部的暴行和篡党夺权的阴谋,竟被“四人帮”及其在辽宁的死党一伙诬陷为“现行反革命”,于 1969年 9月逮捕,在狱中她经受了各种精神上、肉体上难以容忍的摧残和折磨,仍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为真理献身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 1974年 12月,中国四机部赴美考察专家小组 12人经国务院和外交部批准,赴美考察准备引进一条彩电生产线,时逢圣诞,别前举世闻名的康宁玻壳企业赠送制作精巧、晶莹剔透、造型夸张的玻璃蜗牛作为礼物。江青闻讯借题发挥,大做文章,斥之为“洋奴哲学、爬行主义”,国务院各部委,包括四级

9、部在内先后召开“声讨大会”,并发了简报,向全国通报。 时任美国联络处主任黄镇忧虑地说“我担心此举会使我们的显像管工业拉后好几年。” 不幸而言中。 1979年,大梦初醒的中国人才以远远高于 7千万的昂贵价格与日本签订了合同,引进 4条生产线。中国的彩电制式没有走美国的 N制道路,而是极不情愿地走了日本的 P制道路。 经历过“”的人无不知晓“红宝书”。那时,人们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但“红宝书”不可不带,连结婚送礼也必少不了一本“红宝书”。 “红宝书”指的就是 毛主席语录 ,它是毛泽东著作中名言警句的选编本,发行量位居世界第二。 全民大跳 “ 忠字舞 ” 国外一期 TIME 杂志,封面上密密麻麻

10、排满了穿中山装和军装的中国人,看不出男女,色彩只有灰、黑、蓝和军绿,极为单调。这期封面文章的题为 蚂蚁之国 这也是西方人对中国的普遍印象 . 一个着装朴素、被一种思想洗脑、毫无个性可言的国度。 70年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正是抓住了解放思想,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个关键的、最根本的问题,抓住了当时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推动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 讲话的主要内容 (二)谈民主和法制,为今后工作打

11、开思路 “”中“抄家”现象成风 讲话的主要内容 北京“西交民巷”被改名为“反修路”。这是“中国人民银行革命造反” 1966 年 8月 21 日张贴的 “反修路”命名宣言 大字报。 1966年 8月 23日,闻名遐迩的北京东安市场被改名为“东风市场”。 1969年 4月 1日党的九大在北京举行。由于当时各地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无法正常进行代表的选举,多数代表由革命委员会同各造反组织的头头协商决定或上级指定,以致很多品质恶劣的帮派骨干、打砸抢分子,林彪、江青一伙的爪牙,成了九大代表。有的人是在确定为九大代表之后,才赶办入党手续,或在赴京列车上突击入党的。 相当多的原八届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处在被

12、审查或监禁中,未能作为代表出席九大。大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过程中,林彪、江青一伙暗中操纵选举,使其集团的主要成员几乎全部进入了中央委员会,许多久经考验的老干部却被排除在外。 邓小平指出发扬经济民主的问题。他说:“没有民主大家都不敢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一句空话。” “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为解决我国农村和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经济落后的问题提出了新思路。 邓小平讲话中还谈了要加强法制的问题。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

13、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邓小平关于加强立法力度、健全法律体系的思想为我国的法制工作的全面展开提出了思路,为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建设法治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邓小平在讲话的第三部分讲了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关于对毛泽东和“文革”的评价问题。 邓小平指出,“这次会议,解决了一些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分清了一些人的功过,纠正了一批重大的冤案、假案、错案。 (三)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科学评价毛泽 东 讲话的主要内容 “陈毅是个好同志” “谁敢横刀立马

14、,惟我彭大将军”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强调,“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立下的伟大功勋是不可磨灭的。” “我们要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讲话” 特别强调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向前看,就要及时的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前进”,“尤其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 在邓小平这些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的指导下,在经济领域我们不断开展国际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在企业不断加强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随后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的建立,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四)研究新情况 提出大政策 讲话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在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这篇讲话,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作了深刻系统的阐述,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