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建筑材料实验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128702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大学建筑材料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武汉大学建筑材料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武汉大学建筑材料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武汉大学建筑材料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武汉大学建筑材料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建筑材料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大学建筑材料实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武汉大学建筑材料实验建筑材料、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期末得分:83建筑,是一个民族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常称建筑为凝固的音乐,而建筑材料则是乐章的一个个音符。然而,在人们欣赏由建筑而增添的亮丽风景的同时,也面对建筑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污染、辐射、建筑垃圾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一、我国建筑材料的生产现状与对环境的影响伴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材料产业得到巨大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建材产业仍是以利润的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很少考虑生态环

2、境效益和资源综合利用。沿用的生产方式是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粗放型。对自然资源重开发、轻保护;对环境和生态重利用、轻改善和保持,既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建筑产业被认为是消耗资源和能源最高,破坏绿色土地最多,废气、粉尘排放量最大,对大气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工作休闲环境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然而,随着大量新型建筑装修材料的应用,污染问题从室外转向室内。室内污染的主要因素就是通风不良和建筑及装饰材料本身。据调查,不少建筑材料对人体健康不利。所谓“有害建材”,主要源于四种有害物质:甲醛、苯、酯类、三氯乙烯。甲醛主要来自保温

3、材料、地板胶、涂料、塑料贴面板等,是一种致癌物质。苯来自于合成纤维、塑料、橡胶涂料等,它可以抑制人体的造血功能。酯和三氯乙烯均来源于油漆、干洗剂、粘结剂等,它们刺激人体的粘膜,可引起结膜炎、咽喉炎等疾病。据统计,每年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全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8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在441亿平方米存量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照此计算,未来1520年我国将有几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不仅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

4、过程,也是资源能源消耗量成倍增长的过程。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还将新增约300亿平方米,如果不采取有力的节能措施,每年建筑用能将消耗万亿度电和亿吨标准煤,几乎是目前全国建筑能耗的3倍。然而,我国的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又严重短缺。从能源供求看,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从土地、水资源方面来看,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经济要发展,人类要

5、生存,环境要保护,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要使城市和建筑适应时代的挑战,就要树立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以指导城区的规划和建筑的创作。二、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就城市建筑领域而言,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它要求建筑必须将居住、工作、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和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复杂的要求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结合起来,要求建筑师设计一种聚居地,使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目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之间取得平衡,设计节约能源及材料的建筑,使它与环境相协调,并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人居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等.在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

6、首先要注意地域的生态环境.居住地的建设离不开土地,它与建筑基地的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关.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要充分注意防止污染,保护环境,防止见山就挖、逢水就填、逢树就砍,使青山绿水不断地遭到破坏.并要注意防止空气和水域的污染.在建筑系统内同样存在着生态平衡问题,它要求建筑处理好相关系统输入和输出的物质的良性循环以及与能量的良性转换问题.其次,在建筑设计中要遵循地区气候的特点,利用当地气候的有利因素,防止和改善不利因素.要尽量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多利用自然能源.要寻求适应于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形式和合理的建筑布局,并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利用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能力,创造怡人的小气候.第三,要努力

7、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在现代化的城市里,人口高度密集,耗能量剧增,城市街道宛如蛛网,机动车来往频繁,绿化、水面严重不足,以至空气污浊、噪音干扰、温度升高、气候干燥,物理环境日趋恶化.在城市里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应当把争取自然通风,净化空气,利用天然采光,防止噪音,改善环境的温度、湿度状况等要求摆在重要的位臵上。人文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艺术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在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首先要创造适应社会生活形态发展变化的环境.中国当代建筑的首要社会责任是努力加快建筑现代化的进程.尤其是随着住宅由福利分配型向商品型转化,社会对住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把建筑看成是一种社会需要,民众根据生活来理解建筑,因而更

8、多地注重建筑的实用功利性,希望现代建筑可提供舒适、安全、宁静、卫生和便利的环境,要求设计能符合居住者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需求.其次,要求建筑美观,环境优美.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而建筑就是为了解决人类“住”的问题.建筑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要求.在建筑形式的创作中,要认识到形式是根据功能、环境、材料、构造、技术、社会生活方式、社会意识和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定的,构成建筑形象的要素,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形、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立面构图、细部处理等.第三,要继承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并注重创新,同时还要注意吸收外国文化.世界

9、建筑要地区化,乡土建筑要现代化.。三、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建筑界而言,为了迎接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挑战,就要加快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的设计创作,这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历史责任。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就为今后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创新指明了目的、方向与手段.树立正确的、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建筑与规划指导思想非常重要.要敢于改革和创新,为居民创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造福于民,使人民安居乐业.。四、结语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比较落后的

10、条件下实现的,如何节省资源、降低能耗、确保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不被污染,使建筑工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建筑材料研究人员的重大使命。发展绿色节能建材、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前我国建设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更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机遇,协同努力,为我国推广绿色节能建材,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目标而奋斗。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建筑材料与检测【开课时间】第二学期【学时/学分数】96学时/6学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建筑工程技术二、课程定位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是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的重要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建筑

11、工程专业、水利水电专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不仅为后续的建筑设计、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结构设计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也为工程实际中解决建筑材料问题和从事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工作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领域岗位工作的保证,是取得建设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相应的模块。本课程学习领域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建筑工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质量员、施工员、试验员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通过学习,学生能熟悉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能编制常用建筑材料检测方案,并能在保证环境和安全的条件下实施检测,填写检测报告,最终能根据检测结果正确判断

12、材料质量状况,正确选用、验收和保管材料,了解材料与设计、施工的关系,了解材料科学及新材料的发展方向,能针对不同工程合理选用材料。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能够胜任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课程培养目标掌握材料的组成、结构,技术要求,技术性质;了解材料组成及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外界因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以及材料各性质间的相互关系;熟悉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对材料的技术要求;根据工程要求能够合理地选用材料;了解材料使用方法要点;学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掌握混凝土采用统计法和非

13、统计法进行质量控制的要领;掌握常用建筑材料检测的取样方法、试验目的、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处理及试验结果分析;了解建(转载于:写论文网:武汉大学建筑材料实验)筑材料在生产、储存、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的绿色环保性1、专业能力1)具有正确完成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计算能力;2)对各项材料科学试验检测结果,具有分析判断的能力,并能提出改善的方案措施;3)能根据不同的工程及不同的工程环境,合理的选择和使用相关的建筑材料;4)具有对各种新型材料能较快的熟悉和掌握其技术性能和技术标准,并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2、方法能力1)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3)提高了学生运用工具资料的

14、能力4)提高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3、社会能力1)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爱岗敬业;2)与他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自我管理能力;4)科学、缜密、严谨、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5)环境保护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四、课程设计思路建筑材料与检测学习领域课程是在施工员、质量员、试验员等职业岗位行动领域中提炼领出来的内容。作为服务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质量检测方向的课程,立足于培养学生具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员、质量员与试验员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通过学习,让学生熟悉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质量标准与检测手段,能正确选用、验收和保管材料,能编制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案,并能在保证环境和安全的条件下实施检测,会填

15、写检测报告,能根据检测结果正确判断材料质量状况。学习领域课程根据建筑材料的主要功能及用途设计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则以材料的检测为切入点,设计不同的任务。课程五个学习情境5个任务,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通过”教、学、做”,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培养学生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六、学习资源的选用1.教材选用建议建筑材料与检测,张健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实训指导书自行编制与课程标准想适应,同时又能与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相配套的实训教材建筑材料与检测实训指导书2.教学参考书及参考资料1、建筑材料与检测,主编刘富玲、赵华玮,郑州大学出版社2、建筑材料,主编:邱忠良,山东水利专科学校3、建筑材料,黄河水利出版社4、建筑材料,王世芳,武汉大学出版社七、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设计2专业1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班级XX级3、4班专业1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班级XX级5、6班XXXX学年第一学期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