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才培养计划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128614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大学人才培养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武汉大学人才培养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武汉大学人才培养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武汉大学人才培养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武汉大学人才培养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人才培养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大学人才培养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武汉大学人才培养计划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会计学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创造、创新和创业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会计和审计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注重会计学方法与技巧方面的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特

2、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数理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学生应在本科学习过程中获得以下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与规则;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四年。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40学分,其中,必修课76学分,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8学分,选修课56学分

3、。五、学位授予符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六、专业主干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市场营销、经济法、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等。七、双语教学课程1、会计学2、财务管理八、专业主要实验1、计算机基础、foxpro数据库应用、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安排上机练习和实习;2、电算化会计分析与软件应用。九、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学生在第一学年暑期、第二学年暑期、第三学年暑期以及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分别进行个案分析、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及毕业实习,整个实习和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0周。十、毕

4、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所有的教学与实践环节、成绩合格、毕业论文达到合格要求,遵纪守法,英语通过全国大学英语考试四级,将准予毕业。其他毕业要求参照学校和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相关规定。会计学专业辅修与双学位培养方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和管理,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在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5、门、政府政策研究部门、政府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金融性公司、保险公司及其它公共经济部门从事实际工作,以及在有关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本专业以“新”为特色,不断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专业另一特色是它拥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唯一的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唯一的一个国家级“985工程”社会保障研究创新基地,它所培养的人才要求系统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公共经济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研究工作的潜能。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4年。学分要求:140学分。五、学位授予

6、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六、专业主干课程、双语课程、特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高等数学F、管理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行政学原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其他主干课程: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险、公共财政与税务、公共金融与投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保险学、保险精算、风险管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统计学、薪酬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线性代数D等。特色课程:社会保障概论、保险精算国家级精品课程:社会保险、公共管理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部分课程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八、毕业生条件及其他必要的说明修满140

7、学分,必修课程及其他主干课程全部合格,英语水平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计划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辅修与双学位培养方案辅修与双学位先修课程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自动化专业英文名称:Automation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控制科学理论基础,了解本学科前沿知识,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适应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仪表、电子、通信、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分析、设计、运行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1专业特色(1)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理论与应用;(2)面向热力、水力及其他现代可再生能源工程的测控理论

8、、传感器及仪器仪表;(3)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嵌入式应用技术;(4)测控网络技术、现场总线及应用。2培养要求(1)具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较强的专业意识和责任感、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应用能力;(2)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理论、电子应用技术、控制理论及其应用、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电路及测控系统设计等;(3)较好的掌握控制理论及应用、检测技术及仪器仪表的原理与应用、过程控制系统构建以及计算机在测控系统的应用和操作能力;具有本学科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4)获得较好的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和相关开发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四、学

9、制和学分要求学制:4年;学分要求:不少于150学分。五、学位授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六、专业主干课程、双语课程、特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电路、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基础。双语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电路(ElectricCircuit)、传感器与信号处理(SensorsandSignalConditioning)、控制科学与工程基础(ControlScienceAndControlEngineering)。特色课程:传感器与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基础、发电厂动力工程、热工过程自动调节。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学生需完成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工程训练、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专业综合实验、微机原理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电路实验,可编程控制器实验、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实验、毕业设计等,达到本专业对实验和实践的基本要求。八、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符合武汉大学学士学位条例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其中专业基础选修不少于20学分,专业选修不少于学分)动力与机械学院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表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