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才计划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128372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人才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武汉人才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武汉人才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武汉人才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武汉人才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人才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人才计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武汉人才计划武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目录序言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二、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优先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全面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三、重大人才政策实施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政策扶持人才创业的政策吸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的政策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政策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政策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1才合理流动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的政

2、策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四、重大人才工程黄鹤英才计划武汉未来科技城中华科技产业园人才安居工程企业优秀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青年英才培养计划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现代都市农业人才培养计划社会事业名人培养计划五、组织实施保障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改革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建立人才规划督办落实机制加强人才工作基础建设2为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根据国家、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未来战略规划,制定本规划。序言XX年以来,全市人才工作紧紧抓住中部地区率先崛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等战略机遇,围绕“创新武汉、和谐武汉”建设,大力实施

3、人才强市战略,全面深入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学人才观逐步确立,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人才吸引、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等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存在许多不适应,主要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未来十几年,是武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人才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看,武汉发

4、展站在了承担多项国家发展战略任务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力度逐步加大,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东湖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具有武汉特色的支柱产业调整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全市产业发展环境、创新创业环境更加改善,这些对人才事业发展的支撑更加有力,也为人才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从挑战看,随着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竞争加剧,对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武汉吸纳高素质人才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受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约束、对外开放程度以及金融支撑科技创新创业力度等因素的影响,武汉科教人才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优势的任务越来越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

5、增强危机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人才竞争,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服务“两型社会”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以人才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重大人才工程建设为抓手,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4点,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我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率先在中部

6、地区崛起、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基本原则1、服务发展。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我市“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科学发展的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2、人才优先。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3、创新先导。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加强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大力集聚

7、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重点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4、以用为本。把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更大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才、才尽其用,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5、统筹协调。围绕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5XX年“351人才计划”教学岗位拟聘人员名单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招生工作遵循“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原则。一、培养目标培养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地

8、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招生计划我校XX年计划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68人,重点向理工类、应用型专业倾斜,且招生比例不低于招生总数的50%,汉族在职考生比例不超过10%。同时,本计划考生限报我校专业学位专业。分省计划为:河北3人、内蒙古6人、辽宁2人、湖北5人、湖南5人、广西4人、海南2人、重庆2人、四川3人、贵州5人、云南6人、西藏4人、甘肃3人、青海3人、宁夏3人、新疆6人,新疆兵团2人,其他4人。三、生源范

9、围及招生对象(一)西部12省,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等5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和湖北恩施自治州。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管理人员以及民族科研机构人员。四、报考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政审合格,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承诺毕业后回定向地区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就业;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回定向省就业。考生的学历条件参照武汉大学XX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学历条件。身体状况符合国家

10、规定的体检要求。应届本科毕业生中的推荐免试生可申请进入本计划。生源范围内的汉族考生,应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报考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取得国民教育序列西医类别临床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报考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取得国民教育序列西医类别口腔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五、报名报考资格确认考生须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等相关处室进行报考资格的确认和审核,并领取网报校验码。报名材料考生将报考XX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原件,于XX年11月11日前寄至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研究

11、生招生办公室。登记表中单位意见(在职考生)一栏不能空白,且不能更改。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1、网上报名考生凭网报校验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报。网上报名时间:XX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预报名时间:XX年9月24日9月27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报名流程: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有关要求进行报名。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疏漏、错误所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现场确认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确认网上报名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疏漏、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特别提醒:XX年硕士研究生报名武汉大学报考点继续实行“网上确认”。即:报名号以4201开头的考生不需要到武汉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只需要“网上确认”。网上确认时间暂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