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在现代养殖业中应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117196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兽医在现代养殖业中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中兽医在现代养殖业中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中兽医在现代养殖业中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中兽医在现代养殖业中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中兽医在现代养殖业中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兽医在现代养殖业中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兽医在现代养殖业中应用(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在现代养殖业中的应用,彭代国 13996100158,中药概念,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按其来源分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类,中药大辞典载药5767种,其中植物药4773种。因植物药最多,故又称中药为“本草” 。 中药性能:指性味和功能,主要又四气(性)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等。,名人奇书(藏宝图),汉代名医张仲景(医圣)著的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完善,辨证论治精要,是继内经之后的又一部医学经典,尤其是该书的有些方剂,十分精练,为后世所尊重。汉代名医华佗(外科鼻祖)发明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比西方的乙醚早一千多年。李石编的司牧安骥集是现存的一部较完善的中兽医古籍,明代喻氏兄弟编写的元

2、亨疗马集内容丰富,在国内外影响巨大,流传最广。,中药的优势,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可提高畜产品价值,如山东出产的“中草药鸡”出口日本价格很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增强免疫功能,对治疗日益增加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广泛抗病毒作用,对治疗日益增加的病毒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多靶点效应,治疗混合感染有独到之处。,使用化药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药物残留,影响食品安全:如“三致”即致癌致畸形致突变作用、急性中毒、过敏反应、耐药性、性早熟、污染环境等。 二是混合感染增多,临床症状不典型:如免疫麻痹,免疫抑制,破坏机能,缺乏运动等,导致各类混合感染。 三是变异毒株频繁出现,使畜禽疾病愈加难

3、以治疗。,阴阳学说,基本特性:普遍性 、可分性 、可变性 相互关系:对立、互根、消长、转化 病理变化:偏盛(阳盛则热, 阴盛则寒)、偏衰(阴虚则内热, 阳虚则外寒) 、转化(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疾病防治 :偏盛治则实者泻之;偏衰治则虚则补之。阳偏衰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五行学说,一、基本概念: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 二、五行的相互关系 (一)相生:意即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五行的相互关系,(二)相克:意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或制约作用,五行归类表,五行的相互关系,(三)相乘 :相乘指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异常反应。“相克太过谓之

4、乘”,顺序及方向与相克一致 。 (四)相侮 :相侮指恃强凌弱,以下犯上,即“反克”。顺序及方向与相乘和相克相反 成因:a.所胜方过强 b.所不胜方自身虚弱 c.二者皆有 如“木侮金”(木火刑金)。,(二)说明五脏间的疾病传变规律,母病及子:疾病传变由母脏传与子脏,母虚所致,如水不涵木。 子病犯母:疾病传变由子脏传与母脏,又叫子盗母气,多因子实所致,如心热传肝。 相乘为病:相克太过,如肝郁脾虚之木郁乘土。 相侮为病:如肝木亢盛致肺金虚弱,又叫木火刑金。,(三)用于疾病防治,1、虚则补其母:用于母病及子或母子关系的虚证,如培土生金、益火补土、滋水涵木。 2、实则泻其子: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目赤肿

5、痛清心火。 3、抑强:主要用于相乘为病,抑制所不胜,使被克方易于恢复,如抑木培土。 4、扶弱:主要用于相侮为病,扶助弱方,如补土制水。抑强扶弱多同时应用,如佐金平木。,中药抗病机制抗微生物,很多中药具有广泛抗菌抗病毒作用,但抗微生物机制与化药有很大区别: 有些方药体外抑菌不如化药,但在体内效果比化药好。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和释放干扰素、提高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全方位多功能实现的,如黄连解毒散、清瘟败毒散等。 有些方药抗微生物具有选择性,以病原微生物为靶点,对益生菌无明显影响,如消食平胃散。 中药抗微生物作用广泛,不易产生耐药性,对于防治畜禽混合感染性疾病大有用武之地。,

6、中药抗病机制提高免疫机能,畜禽也饱受污染、毒物、拥挤、缺乏运动等影响,机体素质显著降低,中药治病强调扶正治本(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抵御“外邪”(病原微生物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增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淋巴结和腔上囊)重量,提高免疫器官脏器指数。 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增强免疫功能,如黄芪多糖注射液与疫苗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疫苗保护率。 激活网状内皮系统、诱生多种细胞因子(如促进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生成),增强免疫功能。,中药抗病机制,解热抗炎作用 中药解热作用一般缓和而持久(如柴胡、安乃近),且对白细胞无不良影响;中药对炎症的各个环节都有良好作用

7、,还可通过非特异性途径抑制炎症发生。 抗寄生虫作用 中药抗寄生虫特别是球虫,抗球指数比较高,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对畜禽生长无不良影响。,中药防治疾病的指导思想,独特理论体系 整体观念:机体自身的整体性,与自然环境的的相关性,讲究“三因制宜”(畜、地、时)。 辨证论治:中兽医学这一特色和其他医学有所区别。辨证论治对疾病认识与处理的灵活性与原则性,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中药防治疾病发展趋势,1、从大家畜(牛、马)为主转向中、小畜禽(猪、羊、禽等)以及鸟兽鱼虫等特种经济动物。 2、从个体治疗为主转向群体或集约化防治,如沿海集约化养殖用中药特别多。 3、从防治结合为

8、主转向以防为主。 4、从防治疾病为主转向既防治疾病又提高生产性能,如中药添加剂。 因此,中药应用从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发展。,中医防治疾病的指导思想重预防,预防,中兽医 叫“治未病” 。如荆防败毒散(宜冬春用)、银翘散(适宜夏天用)防制流感等病毒病,清瘟败毒散防制混合感染, 黄连解毒散防制消化道感染,麻杏石甘散防制呼吸道感染,益母生化散防制子宫内膜炎、乳房炎、仔猪腹泻,消食平胃散、健胃散、肥猪菜等防制消化不良、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扶正解毒散提高免疫机能、防制多种病毒性疾病,公英散防治奶牛乳房炎,保胎无忧散防制流产,藿香正气散、解暑抗热散防治中暑等。,中药防治疾病的指导思想重机能,任何疾病都

9、要影响机体生理机能,生理机能对所有疾病都有重要的反作用。中药的多靶点效应对全面调节机体生理机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有人把中医称为康复医学,也就是说中医药在疾病的中后期,通过调节机体生理机能、增强抗病力等作用,对于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具有重要意义,这以被高致病性蓝耳病及其他混合感染的治疗经验所证实。,中药在现代养殖业的主要应用,中、西药在临床应用上各有所长,西药直接作用病原微生物,作用迅速;中药主要作用于机体,作用全面。目前在临床应用时扬长避短,结合应用较多。 但从长远考虑,人类必须提高生活质量,尤其要增强食品安全,回归自然。所以,中药在现代养殖业中应用比例将会越用越大。,用于病毒性疾病,病毒病发病

10、率越来越高,由于有些疾病没有疫苗控制,或疫苗效果暂不理想,或病毒变异,且多为混合感染,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不典型;又禁止兽医使用抗病毒化药。中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和释放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全面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为国内外人医(据统计,防制非典病毒感染全国用中药占52%)和兽医学界所公认。,用作免疫佐剂,提高免疫功能,现代养殖业疫苗越用越多,在控制烈性传染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缺乏科学性和不适用的地方。过多使用疫苗,大量调动特异性免疫功能,疫苗之间相互干扰,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现在临床上很多用黄芪多糖注射液作疫苗稀释液,或在疫苗使用

11、期间拌料内服或饮用扶正解毒散、补中益气散可以显著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用于非感染性疾病,临床上,有些疾病给感染关系不大,或根本无关,一些医生却大量使用抗菌药物,肯定达不到治疗效果。如因久病、过用抗生素、消化不良等造成的拉稀,用健胃散、消食平胃散、补中益气散、黄芪多糖注射液更为有效;又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天气炎热所致的便秘,也会引起动物食欲废绝,灌肠后内服大承气散、清热散等方能见效。,用作饲料添加剂,中药添加剂悠久历史,国外也逐渐盛行,以发挥预防疾病、增加畜产品、提高质量、改善风味等功效。如健胃散、消食平胃散、肥猪菜可显著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率,降低料肉比,预防腹泻;添加蛋鸡宝、降脂增蛋散提高产蛋

12、率,延长产蛋高峰期;添加鸡痢灵散、雏痢净防治雏鸡白痢;添加止痢散防治子猪黄白痢及水肿病;添加生乳散或通乳散预防乳汁不下和缺乳。,按来源分类,植物类:如山楂、健曲、粬药、麦芽、苍术、松针、陈皮、贯众、何首乌、甘草、党参、黄芪、大蒜、苦参、龙胆草、泡桐叶、白头翁、野菊花等 矿物类:如:芒硝、麦饭石、滑石、石膏、雄黄、明矾、硫黄、食盐、石灰石、阳起石等 动物类,如:僵蚕、蚯蚓、牡蛎、蚕沙、鸡内金等。,按用途分类,有营养性和非营养性两类,再分许多小类,但大多有两方面的作用,就目的而言,主要是增加畜产品,保障动物健康及改进畜产品质量。 剂型 绝大多数为散剂,其次有片剂,液体制剂。,中药添加剂应用与展望,

13、添加方式 长程添加:4个月以上;中程添加:14个月;短程添加:230天;间歇式添加法:如三二式、五三式、七四式。 展望 1、系列化:精专而系列。 2、微量化:量大不便运输,影响适口性。解决方法:寻找量小,效好之药及提取和精制。 3、标准化,用于大动物疾病,马、牛等大动物传染病较少,使用中药方便,要求无抗奶,中药应用十分重要。如反刍动物前胃迟缓、瘤胃胀气和积食的发病率极高,用曲麦散十分有效;50%以上奶牛患有隐性乳房炎,严重影响乳品质量和产奶量,甚至影响配种及转变成临床型乳房炎而被淘汰,蒲公英注射液和公英散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胎衣不下和子宫内膜炎也为母畜常见多发病,可用益母生化散防治;白矾散治疗

14、肺炎、郁金散和白头翁散治疗肠炎都被千年历史所证明。,中西药同用,取长补短,临床上中西药同用,取长补短,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如用西药抗菌,用中药调节机能;前期用西药治标,后期用中药治本;用西药抗球虫,同时用中药健胃助消化等都为实践所证明。,中药性味、配伍,性味:寒热温凉,酸苦甘辛寒 配伍:对于复杂病情,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谓之“配伍”,配伍是方剂组成的基础。有七种变化,称“七情”。 单行:即只用一种药物治病,如独参汤补气固脱,甘草解毒,马齿苋治痢疾。 相须:性味,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起协同作用。如大黄芒硝、银花连翘 。 相使:两种解释;一是两种功效不同的药物合用,起相互促进作用,如

15、黄芪配当归补血;二是一主一辅,辅药能提高主药功效,如大黄配黄芩清肺热。,中药禁忌,十八反:长期存有两种不同意见,历代也有不少反药方例,我室对甘草反药组作动物实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十八反至少在兽医上意义不大(有的认为只是作用更强)。 十九畏:有些药物本身就少用。 但十八反十九畏,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有的作用相反配伍产生颉抗;有的合用毒性更大。 妊娠禁忌:在临床上必须遵从,分禁用和慎用两类,方剂的组成,一、组成原则: 古人称“君、臣、佐、使”,现代用主、辅、佐、使。“方从法立,以法统方”。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紧密配合,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主药:针对病因或主证或疾病本质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辅药

16、:协助主药更好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1、治疗兼症或次要证候的药物。2、制约主药毒性、烈性的药物。3、反佐药性的药物。 使药:引经药或起协调作用的药物。,方剂加减变化,1、药味加减:在主药主证不变的情况下,随次要症状或兼杂证的不同,增加次要药物,以适新的病情,亦叫随证加减或加减化裁。如平胃散燥湿健脾,行气导滞,用于脾运不健,脾为湿困的少食,肚胀之证,若见食滞不消,肚胀明显,去大枣滋腻,加神曲,山楂,消食,即楂曲平胃散。 2、药物配伍变化:主药不变,配伍变化。如麻黄配桂枝、杏仁、甘草名麻黄汤治表寒实证;配石膏等组成麻杏石甘汤,治表邪未解,内热炙盛肺热咳喘。,方剂的组成,2、药物配伍变化:主药不变,配伍变化。如麻黄配桂枝、杏仁、甘草名麻黄汤治表寒实证;配石膏等组成麻杏石甘汤,治表邪未解,内热炙盛肺热咳喘。 3、药量增减:如小承气汤,大黄120,枳实,厚朴各60,大黄为主药,用于泻热通便;若厚朴120,枳实80,大黄60,虽药味未变,但主辅发生变化,功用主要为行气导滞,消胀除满,方名则叫“厚朴三物汤”。 4、合方:如八珍汤,胃苓汤等。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