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能力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111877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解析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材料解析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材料解析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材料解析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材料解析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解析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解析能力(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材料解析能力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摘要:如何才能克服学生对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畏惧心理呢?本文尝试着以兴趣引路,通过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材料性试题的形式及命题意图,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不断提高他们的材料解析能力。关键词:兴趣;材料;解析近年来,材料性试题在江苏省历史高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此种题目怀有畏惧心理,解题能力不够,那么如何才能克服学生对材料解析题的畏惧心理呢?本文尝试着以兴趣引路,通过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材料性试题的形式及命

2、题意图,从而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不断提高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自从新课标颁布以来,材料性试题更成了高考试题中的主角。仅以XX年、XX年江苏高考试卷为例便可见一斑。XX年江苏题20道选择题中就有10道材料性试题,其中6道主观材料解析题,分值占了75%;XX年江苏题20道选择题中就有17道材料性试题,其中6道主观材料解析题,分值占了%。XX年到XX年的江苏高考试卷亦是如此。其实,江苏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已提出考核目标及要求:理解试题提供的图示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既然高考如此看重材料题,我们就应该予以重视。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现谈谈自

3、己的一些看法。一、合理运用材料,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兴趣教学。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丰富学生历史知识,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时,可以播放电影片段;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可以让学生看电影建党伟业的片段等。二、材料性试题的主要形式及命题意图四、材料分析题1阅读F列材料,回答问题。某校对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新教材课外读本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23以上学生的完

4、成情况很不理想。这一数字让语文老师们十分震惊,如果不扩大知识面,单靠课本上的材料,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呢?一部分教师认为,应该改革阅读教学模式,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王老师还设计了“语文课进阅览室”的具体方案:学生在阅览室阅读自己喜欢的刊物,并组成兴趣小组,阅读与研究、交流相结合;搭建“语文课进阅览室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主持人发表同学们的“荐杂文”“知类文”“谈方法”“说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的成就感。方案提出以后,老师们都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但它要求任课教师花费更多的心血来备课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对于已经非常繁忙的老师们来说,无疑是个重负。学校领导对此给予了很

5、大的支持,并选择了高一、高二年级的五个班进行每周在阅览室上一节语文课的实验。一段时间下来,王老师惊讶地发现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课堂秩序会这么好。原来体育课后上语文课,刚刚进行剧烈活动的学生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平静下来。现在进了阅览室,大家各就各位,很快进入阅读环节;第二个“没想到是见效这么快。半个学期的十多节课下来,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普遍有了改观。期中考试,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学生们都说喜欢这种新的上课方式。问题:结合新课程改革,谈谈终对王老师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验的看法。1【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参考答案】(1)我

6、国传统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了单纯的知识容器,压抑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仅摄取知识,而且进行有目的的思维,激发学生勇于思考、质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王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教学实践中,善于交出学生思维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通过“语文课进阅览室”,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愉悦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知识的快乐。(3)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师

7、生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4)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建立了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为他们创设有利于其获取信息、相互交流、主动思考的环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根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与学生公西华正在交谈,子路来向孔子请教:“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孔子答:“有父兄在,为什么急于行动呢?”一会儿,冉有也来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公西华不明白老师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孔子解释说:“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有意让他遇事

8、后退一步,冉有畏缩,我是有意鼓励他遇事极力向前。”问题:孔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依据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2【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参考答案】孔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依据是因材施教。子路好胜,所以孔子劝其不要立即行动以培养其耐心,不要鲁莽行事;而冉有畏缩,所以孔子鼓励其立即行动以培养其果断的性格,鼓励其当机立断。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采取符合学生个性心理面貌的教学方法,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四、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

9、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老师讲课情急时,“笨猪”“死脑子”等语就脱口而出。吸烟后。随手将烟蒂仍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的学生并没减少,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问题: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1【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参考答案】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原因有三个:(1)“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既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

10、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随地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2)“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地“管、卡、压,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3)“心教,不诚。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转化成给学生惩罚的理由。如果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

11、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这样教育才会有效果。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小杨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一直不佳。当老师在课上布置练习题的时候,发现小杨对应用题的理解毫无进展。“加油,小杨。我知道你能做出这道题的。”老师在小杨耳边低语,“好好花上几分钟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把题目分解成几部分,等一下我会过来看看你做得怎么样。”几分钟后,老师回来问道:“怎么样?”小杨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显然他已经开始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并开始动手解答,他说:“他们想知道这单价降低的百分比。”“很好,你还知道了些什么?”老师笑着说。当小杨开始解释他对问题的理解时,老师

12、不断地问相关的问题让他回到合适的思路上来。当他终于解决了问题后,老师笑着说:“太棒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你现在再重新看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几分钟,我会再来看看你最终的解答,好吗?”最后,小杨自己解出了这道题。问题:请分析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2【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参考答案】在这个案例中,老师首先鼓励小杨自己解决问题,然后他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小杨自己努力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题,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证明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可以取得不小的进步,并最终把问题解决。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自我效能

13、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具体表现在:(1)表扬和批评。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来说,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案例中,老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2)归因表述。归因表述是老师对学生成绩原因的一个评述,它将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当一个学习者刚刚取得某种进步时,把进步归因于努力是必需的,这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案例中的老师把学生的进步归因于努力,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很大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四、材

14、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的教育理论回答问题。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两位学生收起了“手”改用“口”,开始互相辱骂对方。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老师,此类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出口说道:“你这是什么老师?”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给我出去!”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动手去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王老师非常愤怒,说:“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于是,双方进一步僵持起来。问题:你如何看待王老师和两位学

15、生的言行?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随着高考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考焦虑的学生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王某是某市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的一名男生,近段时间以来一直情绪不好。每天在家闷闷不乐,不愿与人交流,睡眠不好,饭量减少,萎靡不振,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尽管每天学习时间很长,但学习效率低下,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成绩不升反降。因此他变得脾气暴躁,有时在家里无故摔东西,甚至无故不去上学。问题:试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该名学生的高考焦虑症状进行分析并加以辅导。第26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随着高考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考焦虑的学生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王某是某市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的一名男生,近段时间以来一直情绪不好。每天在家闷闷不乐,不愿与人交流,睡眠不好,饭量减少,萎靡不振,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尽管每天学习时间很长,但学习效率低下,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成绩不升反降。因此他变得脾气暴躁,有时在家里无故摔东西,甚至无故不去上学。问题:试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该名学生的高考焦虑症状进行分析并加以辅导。【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这部分知识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