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朝廷大有三冗,材料二,安石曰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97592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一,朝廷大有三冗,材料二,安石曰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材料一,朝廷大有三冗,材料二,安石曰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材料一,朝廷大有三冗,材料二,安石曰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材料一,朝廷大有三冗,材料二,安石曰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材料一,朝廷大有三冗,材料二,安石曰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一,朝廷大有三冗,材料二,安石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一,朝廷大有三冗,材料二,安石曰(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材料一,朝廷大有三冗,材料二,安石曰高中历史选修一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试卷制卷:崔怀雨一、选择题1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B限制地主特权以减轻农民负担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D责令地主将兼并之财上缴国库2宋辽边境“生息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A削弱了北宋军事力量B使宋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C促进了畜牧业的发

2、展D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3北宋中期,“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造成机构重叠,官职混滥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ABCD4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A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的思想D认定地方教育大有提高5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由此可见王安石变法()。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B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C否

3、定了科举制度D根除了“恩荫”选官制度6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7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中,能够直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ABCD8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9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辽宋金卷)认

4、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相应的变法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B免役法C方田均税法D市易法10宋仁宗时,“天下田畴半为形势(指官僚地主)所占”,对此宋代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均田制B.农田水利法C青苗法D.方田均税法11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与唐朝的纳绢代役相比,在经济方面表现出的特征是()A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生产D使代役租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12王安石变法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效的军事措施是()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更戍法13北宋初年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

5、,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削弱。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在于统治者实行()。A养兵政策B守内虚外政策C更戍法D一职多官14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实行的“更戍法”带来的弊端的是()。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设军器监15王安石变法中,青苗、免役、市易法是新法争论的焦点,而免役法又是焦点中的焦点。“免役法又是焦点中的焦点”的主要原因是()。A损害了大商人的利益B直接触犯了封建统治阶层的利益C不利于社会秩序稳定D不能增加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16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重要目的是()。A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C打击朝廷的腐朽势力D巩固自己的权

6、势地位17.宋太祖下列改革措施中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A.行政权改革-机构重叠-财政困难B.财政权改革-机构臃肿-财政困难C.军权改革-兵将不识-战斗力削弱D.军权改革-藩镇消失-外部威胁消失18.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后,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他主要是为了A.巩固专制统治B.奖赏功臣名宿C.鼓励土地兼并D.扩大地主队伍19.北宋初年实行“更戌法”,产生的后果是A.“寇乱息而威势强矣”B.“兵无常帅,帅无常兵”C.“方镇相望于内地”D.“老弱事耕稼,丁壮从征役”20.下列哪些是由于北宋过分加强中央集权所带来的结果官僚机构庞大,行政效率低下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大兵将配合不力

7、,战斗力下降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A.B.C.D.21.北宋经常换防各地驻屯军队的目的是A.加强对将士的防范B.增强军队的战斗力C.提高将士的积极性D.提高抵御外敌的能力22.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是A.辽夏经常攻宋B.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C.土地兼并严重D.财政入不敷出23.王安石变法中,起到“农时不夺而民均”作用的是A.保甲法B.均输法C.农田水利法D.免役法24.对王安石均输法的表述正确的是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地配合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A.B.C.D.25.王安石变法中,注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是A.农田水利法B

8、.方田均税法C.市易法D.青苗法26王安石变法推行后,出现了“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主要得益于()A保马法的实施B保甲法的推行C军器监的设立D均输法的推行27.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根本目的是A.维护统治B.提高北宋军队战斗力C.缓和阶级矛盾D.发展经济28.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土地兼并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提高军队战斗力D.优化人才选拔方式29.保甲法规定A.每个农民都是保丁B.同保之人要互相监督C.保丁常年集中训练D.每五户可以组成一保30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

9、因是宋神宗()A急功近利B摇摆不定C反对变法D软弱无能姓名:二、非选择题31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宋史卷二八四材料二安石曰:“所以不足者,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穷为盗,非国之福。”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传家集材料三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

10、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之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谷霁光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给北宋中期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怎样的理财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中是如何体现的。(3)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何种态度?理由是什么?32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诟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

11、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材料二“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似徙贵就贱,用近求远”。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苏)辙曰:“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续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成效。(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抨击的理由是什么?33(14分)阅

12、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熙宁五年三月丙午)宋神宗诏曰:“天下商膺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即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辅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材料二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买入者,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逆纳价钱,若半年纳,即出息一分,一年纳,即出息二分。”材料三熙宁五年初,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而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商旅以通,移民以遂,国用以足矣。”

13、以上三则材料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的什么社会现象?(4分)(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结果?(6分)答案:(1)财政危机,积贫积弱。(政府财政入不敷出、阶级矛盾激化、边患危机。(2)理财观:“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体现: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既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负担;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3)态度:基本肯定。理由:变法增加了财政收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1)措施: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措施:青苗

14、法。理由:造成官吏徇私舞弊;增加地方政府负担。答案(1)北宋中期大商人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哄抬物价以牟取暴利,兼并中小商贩,阻碍商品交换。(2)设市易务。一方面平抑物价,另一方面政府收购客商不能出售的货物,然后客商从官府赊取货物出售,向政府交纳一定息钱。(3)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人囤积居奇现象,控制了市场物价,有利于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发展,也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是由于保守派反对,最后这些措施被废除。学案1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标要求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1.原因(1)(2)(3)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2.表现:北宋中期,农民生活困苦,各地农民反抗不断发生。深化探究材料一后承平日久,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宋史卷173材料二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于一伙,天下祸患,岂不可忧?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00材料三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