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96050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这位皇帝是:A.秦始皇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2与“贞观之治”有关的皇帝是A.秦始皇B.唐太宗C.汉武帝D.康熙帝3唐太宗曾说:“?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今他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啦!”唐太宗所说的“他”指的是曾先后进谏200多次的名臣A.魏征B.房玄龄C.张玄素D.杜如晦4.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人统计过有475位皇帝,在这其中女皇帝只有一

2、人,真可谓凤毛麟角。这位女皇帝就是()A.李清照B.杨玉环C.王昭君D.武则天5杜甫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出现在下列哪位皇帝时期: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6改变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被北方各族尊奉为“天可汗”的古代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明太祖7中国古代有句佳话“和同为一家”。“和同为一家”是指:A西汉与匈奴的关系B唐与回纥的关系C唐与吐蕃的关系D北宋与西夏的关系8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联姻的故事是我国千古佳话。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唐朝皇帝是:A唐高祖

3、B唐太宗C唐中宗D唐玄宗9.神话小说西游记取材于下列哪一历史史实:A.张骞通西域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D.玄奘西游10.历经六次东渡,最终成功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是A张骞B玄奘C鉴真D戚继光11.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购买精美的唐三彩B.在热闹的“瓦子”里摆摊卖货,还能欣赏到艺人们的精彩表演C.经常听到人们吟诵杜甫的诗句D.听说邻居的儿子在进士科考试中,考中了第一名。12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A.汉朝时期B三国时期C.唐朝时期D.北宋时期1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首诗的作者生于唐朝,人们称他为“诗圣”,请问他是谁?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韩愈14“

4、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是描述的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哪座桥?A。卢沟桥B。泸定桥C。安平桥D。赵州桥15下列世界艺术宝库,大部分属于隋唐时开凿的是:A敦煌莫高窟B龙门石窟C.云冈石窟秦D始皇兵马俑16澶渊之盟是之间的盟约: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金D.南宋与西夏17两宋时,优良的水稻品种占城稻来自于以下哪个国家A日本B朝鲜C越南D印度18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A.辽的统治者B.西夏的统治者C.党项的统治者D.女真的统治者19下列不能体现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述是:A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B日本派使

5、者来到唐朝C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D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古代制瓷业重心20今天的传统节日很多在宋代都有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是宋朝的哪一个节日A。中秋节B。元旦C。元宵节D。端午节21下列生产工具是在唐朝才出现的是()耧车秧马曲辕犁筒车A.B.C.D.22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就是唐朝时印刷的?A.甘石星经B.金刚经C.唐律疏议D.丹经23.北宋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6、)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B.食客盈门的酒楼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D.好汉比武的擂台24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十分发达,因凌空飞舞的飞天和载哥载舞的仙女壁画而著称的是A、云冈石窟B.龙门石窟C.莫高窟D.麦积山石窟25.学习隋唐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二、改错题26隋朝的开国皇帝是隋文帝,于581年完成南北统一。错误:改正:27科举制诞生于隋朝,“武状元”这一名称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时期。错误:改正:28.诗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

7、少年”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错误:改正:年,女真族的耶律阿保机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错误:改正:30丝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错误:改正:三、读图回答题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2页31.请你仔细观察右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右图描述的是_朝的_(水利工程的名称)?五、综合题。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3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处理好坏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乃至当今社会都是一个重要问题。A涿郡指今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唐朝注意密切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巩固和促进统一多民族B余杭指今的国家的发展。想一想:假如你

8、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段运河?吐蕃人是现在哪族的祖先?请列举一列加强唐朝与吐蕃之间友好关系的例子。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35.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对科举制度感兴趣的小明做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这种制度形成于什么朝代?完善于什么朝代?什么时候被废除?四、材料解析题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取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史记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贡献的帝王有哪三位?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语曰苏湖熟,

9、天下足。?宋史请回答:这两则材料描述的是我国什么地区?这一制度有什么样的影响?根据材料中这个地区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产生变化的原因。“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今天的考试制度源于科举制度的影响,谈谈你对考试的看法。33阅读小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材料一是哪位皇帝所说的话?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什么实质性的问题?材料二描写的社会景象出现于哪个皇帝统治前期?材料中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两个盛世分别是什么?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

10、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2页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AADD6_10CCBDC11_15BCADA16_20BCDBB21_25BBCCC二改错题26.错误:581年改正58927.错误:唐太宗改正:武则天28.错误:三省六部制改正:科举制29、错误:耶律阿保机改正:阿骨打30错误:丝绸改正:造纸术三、读图回答题31隋朝大运河北京杭州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作用: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对全国的统治。四材料分析题32南方地区经济重心南移原因:A,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B。南方战乱少,相对稳定C。北方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33.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重要性唐玄

11、宗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五,综合题34.开明的民族政策藏族,文成公主入藏或金城公主入藏35.隋朝诞生,唐朝完善,清朝末年废除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科举考试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学识的人可以进入朝廷做官;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法发展,使得读书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第3页共2页章节部分非选择题下1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史学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经济重心,其农业生产条件、运输设施以及提供的谷物,应比其他地区优越得多,哪一个集团占领了它,就有可能征服和统一全国。另一种意见认

12、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成为经济重心,应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你认为材料中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观点采用的是哪种意见?请依据提示把相关的事例填在下列横线上。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南方的_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_居当时世界首位。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集市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宋代重视海外贸易:设置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贸易范围广泛。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答案】第二种意见水稻造船业交子市舶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

13、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或:经济发展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人才的交流;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北方黄河流域开发较早,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要注意环境保护,与自然的和谐?等,语句通顺,言之成理均可,语句不通不给分)。【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经济重心南移。材料中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观点采用的是第二种意见。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南方的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集市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

14、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宋代重视海外贸易: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贸易范围广泛。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的启示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或:经济发展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人才的交流;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北方黄河流域开发较早,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要注意环境保护,与自然的和谐?等,语句通顺,言之成理均可。【难度】较难2阅读材料:【材料一】据意大利媒体XX年5月14日报道,考古学家在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乌苏拉修道院遗址发现了两个墓穴,并断定其中一个墓穴中定有名画蒙娜丽莎原型人物丽莎盖拉尔迪尼的遗骸。摘编自XX年5月20日中国日报网站【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大国崛起【材料三】下面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请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以丽莎盖拉尔迪尼为原型创作的蒙娜丽莎出自哪位画家之手?他的另外一幅代表作是什么?请写出含有相同时代主题的戏剧作品一部。材料二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