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幼儿园演讲的内容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87461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于幼儿园演讲的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有关于幼儿园演讲的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有关于幼儿园演讲的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有关于幼儿园演讲的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有关于幼儿园演讲的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于幼儿园演讲的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于幼儿园演讲的内容(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有关于幼儿园演讲的内容幼儿园讲座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可幻戈登斯顿在职的一年级语文老师,很荣幸来咱们幼儿园与大家一起商讨学前教育,学前班到底学些什么。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学前班或者幼小衔接班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能力,因为“知识会跟着能力走”。“幼小衔接”期是孩子阅读的敏感期,这期间要努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大班的孩子可以互相比一比,看看谁读的书多、会讲的故事多,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这点我们幼儿园就做的比其他幼儿园好。培养孩子的能力一切都从生活入手,经常带孩子去参观菜

2、市场,让孩子去买菜,学算账。这样既能给他们普及基本的数学知识,也能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还能在讨价还价中训练他们的语言能力。这些汇总起来,就是生活的能力。曾经我看到过一句话,孩子应该“散养”,所谓“散养”,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不赞成给这么小的孩子那么多课业压力,幼儿园的孩子应该以玩为主,要让孩子释放他们的天性,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最近的新课改要求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应该想办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孩子进入学前班,我们就要培养孩子的一些能力和习惯:通过几个事例以及我在教学中所发生的事来说给大家。1、知识方面众所周知,现在的幼儿园教学中一般不会系统教授认字、算数、拼音等,或者

3、教授的程度跟小学入学有很大的差距,所有就有了怎么样在入小学前的一年或者半年的时间从知识方面与小学教学做好衔接。在能量娃的学前班,我们这里只是做好衔接,并非直接教授小学的知识,这样的宝宝上了小学之后不会发现自己学的知识都是在过去学过的,而产生“无所谓”的态度,养成上课不认真听讲的习惯,要知道孩子的自制力不是很强,尤其对溺玩的几乎没有免疫力。2、体能方面小学入学一般要求的是跳绳和拍球。两项都要求宝宝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两项中跳绳的教学任务是比较重的,很容易出现,绳子甩出去了,双脚没有跳起来;双脚跳起来了,绳子没有甩过去;手的活动幅度太大等一系列挫伤宝宝积极性“事故”,教授这个课程,一是分布教学,

4、各个动作之间紧密配合;二是心理引导,需要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量娃学前班的老师都是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在保持宝宝积极性的前提下,使宝宝很快的掌握这些内容。此外,我们还开设的有交互传球、交互运球等团队项目,让宝宝感受团结、互助、友爱才是快乐的源泉之一。3、综合素质方面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团结友爱、积极乐观。我们有一系列相应的活动,在宝宝拥有乐趣和一定“竞争性”的前提下做好这些。幼儿园的社交基本都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一是家长认识,小朋友经常在一起玩,成为了朋友;二是小朋友熟悉,家长也会慢慢的成为朋友。但是小学里面,6年下来,可能家长之间都不会熟悉的太多,那

5、么这时候的社交全部由孩子自己来完成,就需要在学前给宝宝以正确的引导,多带他们做一些社交方面的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社交方面的问题。4、习惯方面通过我们的轮值小班长制度,通过我们的值日班长制度,通过我们的“竞争上岗”制度,激发孩子上学的热情,适应小学的作息时间、制度。在游戏中让宝宝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5、课程协调方面比如数学的思维训练,需要语言和数学的配合,等等6、信息分享发面入学会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考试、面试、小学招生特点等,能量娃学前班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来帮助大家最大限度的全面了解。联系地址:天通苑东一区大公园对面知识跟着能力走幼教专家成玉英老师,是全国著名幼儿园北海幼

6、儿园昌平分园的前园长,她认为,“幼小衔接”时期,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能力,因为“知识会跟着能力走”。成玉英自己的女儿,上小学前只会写十几个字。让孩子买菜算账成老师举了个例子:前几天吃晚饭的时候,读幼儿园的小孙子问:“奶奶,这个?盛饭?的?盛?和你的姓?成?,是一个字吗?”我听完立即回答他说,这是两个字,然后解释,盛饭需要用饭碗之类的器皿,所以“成”字下面得加一个“皿”字。成园长告诉记者:“我们孩子有很多天赋,他知道提问的时候,我们要去引导他的兴趣,挑起他们的主动性。学问、学问,会问的孩子才会学。”女儿小的时候,成园长每天给她讲一个故事。第二天,女儿去幼儿园再讲给小朋友,她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小朋

7、友都喜欢听她讲。慢慢的,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就非常强,也很自信。成园长又给她买很多童书,她为了讲更多的故事就主动看书,有不会的字就来问,成园长很耐心地给她解答。她越看越多,兴趣越来越足。成园长介绍,“幼小衔接”期是孩子阅读的敏感期,这期间要努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大班的孩子可以互相比一比,看看谁读的书多、会讲的故事多,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一切都要从生活入手,成园长带大班的时候,经常带孩子去参观菜市场,让孩子去买菜,学算账。这样既能给他们普及基本的数学知识,也能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还能在讨价还价中训练他们的语言能力。这些汇总起来,就是生活的能力。和孩子一起种植物孩子进入幼儿园大班,家长要主动

8、培养孩子一些能力和习惯:1.注意力的培养带大班的时候,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成园长会告诉他们:以后要你们做什么事情,只说一遍,大家要认真听。然后成园长经常给他们一个指令,让他们去执行。再然后两个指令,最后形成多个指令。这样一点一点的条件反射似的去训练,孩子们的注意力就会提高。2.观察力的培养经常改变一下孩子的生活环境,比如把房间重新布置一下,换个窗帘,摆个小东西,有时甚至是非常细小的改变。然后让孩子们去发现这些改变,提醒他,看他能不能找出来。或者可以和孩子一起种一个植物,植物每天都在变化,孩子可以观察这种变化。3.习惯的养成孩子敢于在众多人面前说话,吐字清晰,语言表达落落大方。学会待人接物、

9、文明用语。有基本的自理能力,自己会穿衣服、脱衣服。教孩子做家务活,会扫地、擦桌子,为将来在学校值日做好准备。4.锻炼身体教孩子跳绳、跑步之类课间运动,让他们有游戏的本领,便于融入集体,也能练就健康的体魄。带孩子参加升旗仪式在上学前,成园长会组织大班的孩子参观两次学校。第一次是大环境的参观,带孩子一起去参加校园的升旗仪式,让他们看一看学校的操场、小学生们的课间活动。第二次带孩子进课堂,听半堂语文课、半堂数学课,让孩子们看看学校的哥哥姐姐都是怎么学习的。看到哥哥姐姐们做数学题那么快,很多孩子都很羡慕,觉得做小学生很棒,也有了上学的愿望。除了参观小学,成园长还找来幼儿园的优秀毕业生回园搞座谈会,让孩

10、子们给哥哥姐姐们提问,了解他们的小学生活是如何度过的。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月,成园长会推出“学做小学生”的计划。这一个月,幼儿园大班教学完全模拟小学,教室的环境也布置成学校课堂的模样。早晨来幼儿园必须准时,每个孩子都背上个小书包,到幼儿园后要给老师敬礼,同学之间要互相问候。增加站队、课间操项目,让孩子们学会自己收拾书包、装文具盒。总之,“幼小衔接”期要全方位培养,不能只注重提前学知识。家长对孩子要有耐心,要以人为本,培养能力,培养兴趣,孩子们一定会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和平二校德育主任宋莉学前孩子掌握知识要适量宋莉主任认为,“幼小衔接”期,孩子应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要适量。1.孩子要学会汉语

11、拼音有的孩子汉语语感比较好,上学后很快就能掌握,但每个班都有几个孩子,老师怎么教都不会,小学一年级课本所有汉字都是配合拼音教学的,拼音学不好会影响整个语文课的学习。2.让孩子认识500个常用字中的200个不用太多,不必会写,认识就行。孩子的小手还没有发育完全,手没有劲,过早写字,握笔会不正确,同时不要用眼过早,以防近视。小学一年级要求会写166个字,认识300个字,如果一个字不认识,上学后会比较吃力。3.培养孩子的数感数感就是把抽象的数字生活化,比如“1”可以是一个苹果,“3+2”可以是三个香蕉加上两个桃子。能把数学融入到生活中,这对将来学做应用题帮助也很大。不用给孩子太大的计算要求,只要会2

12、0以内的加减法就行了。4.英语不必背什么单词英语多进行情景对话游戏最好。像韩女士的孩子,完全不必学两套教材,学一套就可以了。如果过早接触教材,上学以后会失去对课本的新鲜感。5.帮助孩子养成习惯和一定的规范学校是个集体,集体就会有规范。现在有些孩子,家长过度溺爱,尤其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容易不自信,容易抵触陌生环境。有的孩子没有养成很好的规范习惯,来到学校不会上厕所,找个角落就大小便。有的孩子不会收拾自己的物品,文具和书本经常散落一地,东西找不到了,就要求老师帮助寻找。好的习惯和规范比书本更重要。珠江五校德育主任杨咏孩子应该“散养”,情感过渡非常重要所谓“散养”,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

13、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杨主任不赞成给这么小的孩子那么多课业压力,幼儿园的孩子应该以玩为主,要让孩子释放他们的天性,给他们一个童年。最近的新课改要求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应该想办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尽量多接触书籍“幼小衔接”期没必要让他一定要认识多少个字,而是尽量让他接触书籍,激发他的阅读兴趣,如果他有了阅读兴趣,他看书发现有不认识的字,他自己就去用字典查找了。2.小学和幼儿园也应该互相有衔接杨主任所在的学校经常组织一年级老师去幼儿园考察,老师们观察孩子在幼儿园时的状态,也就能更好地把握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学校新生开学,第一个星期都是半天课,这样孩子也有个适应过程。“幼小衔接”,除了知识的过渡,

14、情感的过渡也非常重要。教育是个慢功夫,这就像熬一锅粥一样,不能急。幼儿园就去灌输那么多知识,上学了还学那些知识,孩子就会厌烦,继而丧失学习的主动性。杨主任说:“搞了这么多年的教育,不只我,很多人都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我们教师自己的孩子,很多学习都一般。为什么呢?我觉得与孩子的幼年教育有一定关系,我们很多教师总觉得自己就是干这一行的,什么事情都?近水楼台?,孩子还在幼儿园时,老师们就给他们讲学校里的东西,管教也很严格,结果适得其反,孩子们慢慢都不爱学习了。”一、开学的前奏小学报名每年五月下旬的周六日两天的小学的报名可谓盛世宏大。早上8:30开始报名,但有很多家长在半夜起来就开始到学校门口排队已经不

15、是什么新鲜事儿。我们是在上午11点左右到达的,那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听说老师还要面试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多想。没想到面试的时候还要写自己的名字。这让贝贝妈有些措手不及,因为之前一直是我带着贝贝,小学的知识例如拼音、写字和算术我都没有教。怎么办?贝贝爸爸现找来粉笔,教贝贝学写自己的名字。面试的时候,贝贝很镇定地和老师聊起了天。顺利报名结束。二、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个月因为上学之前从没有学过拼音,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孩子一个月内就得学完所有拼音,对毫无基础的贝贝来说,真的是有些措手不及,难以招架。所以这个月,出现了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我们两个在背诵和练习拼音b-a妈,f-a巴,甚至出去玩儿的时候,母子二人还在练习。在这里要感谢贝贝的语文老师,我跟她说了贝贝的情况,老师很是理解地说:“没关系,没有学过其实更好,有的孩子学过了但有些是错误的,再扳以前的学习习惯其实是更难的。我在上课的时候,是经常鼓励他的。”在上课的时候,班里有很多孩子是上过学前班的,在学习拼音的这一个月里,对他们来说,是应对自如。而且上课的时候,这些孩子面对老师的提问总是能很快很准确的回答上来,这让贝贝羡慕不已。这个(来自:写论文网:有关于幼儿园演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