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复习之中国农业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040827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复习之中国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国地理复习之中国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国地理复习之中国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国地理复习之中国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国地理复习之中国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复习之中国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复习之中国农业(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改高2010及高考地理复习 中国地理,第六讲 中国的农业,苍溪中学 纪飞,学习要求,1、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2、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3、我国农业结构的变化和特点。 4、我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区位因素分析。,一、农业概况,1、概念,狭义农业:种植业,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2、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我们提供衣、食、用等生活资料,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广义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3、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劳动力,技术装备:机械化,生产技术:良种培育、耕作技术等,气候 :光照、热量和水分

2、,地形,土地:土壤、地价,水源,市场: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决定农业 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政策,交通:便利,二、中国农业的发展,1、中国农业发展条件,大陆性季风气候著 夏季高温、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 水旱灾害频繁,多大风、寒潮、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总量丰富,河川径 流量居世界第 6 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径流季节变化大,总量丰富、类型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小,后备土 地资源不足、垦殖费用高,农耕历史悠久、土壤肥沃,多山、干旱地区面积广,保障和推动农业的发展、 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生产积 极性,农业产业政策制定、实施 尚有不足之处,劳动力素质低,不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生态环境

3、破坏严重,人口众多、劳动力丰 富,有利于精耕细作、 提高单产,受经济条件限制、 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低,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2、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北部旱地农业:,南部水田农业:,-秦岭、淮河,西部:,东部:,水产业 种植业 林业,畜牧业,(1)中国种植业, 概念,种植业对自然条件的要求:, 分布,土地:,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气候:,适宜的光照、热量、水分,水源:,灌溉水源充足,湿润、半湿润的平原、 丘陵、盆地地区,在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生产部门,(1)写出图中A、B、C所示的地形名称: (2)简述B平原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例、根据下图,回答问题。,A

4、-黄土高原,B-渭河平原,C-秦岭山地,地处渭河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暖温带,年降水量接近800毫米),水源丰富(有渭河 及其支流),便于灌溉,河流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比较肥沃, 主要的农作物分布,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秦-淮以南,最北可种植到三江平原,以长江下游、黄淮海平原为优势产区,长江以北地区,(夏季高温、雨热同期),华北:冬小麦秋播夏收,思考: 1、既是我国水稻产区,又是小麦产区,一年中稻麦两熟的 地区在哪里? 2、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都是小麦产区,其耕作制度是否相同?,江淮地区,东北:春小麦春播秋收,经济作物分布,糖料作物,甘蔗,甜菜,台、闽、粤、 桂、 琼、云、川等(24

5、N以南地区),黑、吉、内蒙古、新(40N以北地区),喜温凉,耐盐碱、干旱, 生长期较短,喜高温、需水量大, 生长期长,经济作物分布,油料作物,花生,油菜,山东丘陵,长江流域 (有南迁北移趋势),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沙质土壤、排水好,棉花,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西北内陆(新疆)地区,经济作物分布,光照充足、土质疏松、水源充足,旱地,水田,小麦,水稻,棉花、花生、甜菜,棉花、油菜、甘蔗,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东北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三熟,小结:中国南北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例、图示我国为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种植面积。读图回答各题。,(1)、代表 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

6、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 (2)M省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2)中国的林业,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多种原材料、食品、饲料,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制造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改善陆地水状况,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保护农田,保护海岸,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吸烟滞尘,消除噪声等)。历史上,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长期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战争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少林国家(2010年森林覆盖率为18.21 )。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和保护天然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实行“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的政策

7、、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等。加快实施“141”绿色工程建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林业生态工程,141”绿色工程,1个基地:南方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4个体系:,“三北”防护林体系”: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旱涝发生, 改善生态环境。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1个工程:治沙工程,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

8、工林、次生林为主。,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辽宁等省) 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 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 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 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 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3)中国的畜牧业,我国畜牧业分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 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四大牧区。著名的优良畜种有内蒙的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细毛羊、宁夏滩羊、藏绵羊、牦牛等。 农耕区畜牧业主要是指农民家庭饲养的猪、牛、羊以及鸡、鸭、鹅等家禽。目

9、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我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4)中国的水产业,思考:为什么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发达?,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人口稠密、城市多, 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利,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 大陆水域的3/4在东南部,水产捕捞、加工技术较高,黄渤海出口水产品养殖带 长江中下游出口河蟹养殖带 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养殖带,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河湖面积广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

10、而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思考:舟山渔场为什么会成为我国最大渔场?, 大陆架、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长江、钱塘江等入海河流带来 丰富的营养物质, 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灌溉农业,典型地区,宁夏、河套、河西走廊、南疆,区位因素,存在问题,光照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 灌溉水源充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影响大; 土壤盐碱化。,发展措施,发展节水农业;造林,保护生态。,(2)商品谷物农业,典型地区,区位因素,存在问题,发展措施,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自然:温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黑土);水源充足。 社会: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11、;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市场广;政策扶持。,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 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影响大。,加大科技投入,改进耕作方式; 造林,保护生态。,(3)季风水田农业,典型地区,区位因素,存在问题,发展措施,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自然: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社会:劳动力充足;经验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市场广;政策扶持。,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洪涝影响大;酸雨危 害严重。,发展科技,培育良种,提高单产; 发展多种经营,保护生态。,(4)游牧业,典型地区,区位因素,存在问题,发展措施,四大牧区,自然:草场面积广;无大型食肉动物。 社会:经验丰富;

12、市场广;政策扶持。,气候干旱;草场退化严重(荒漠化加剧); 冬季受寒潮影响大。,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 加强人工草场建设,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促进牧产品的深加工,提高效益。,三、中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 人均农产品占有量偏低:,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抗灾能力弱、农业生产波动较大,3. 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小。,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既不利于经济效益提高,还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三、中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 人均农产品占有量偏低:,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抗灾能力弱、农业生产波动较大,3. 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

13、、渔业比重小。,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4. 农业“新、特、优”产品尚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农民收入水平低。,5.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如耕地减少、土壤盐碱化、草场退化沙化、森林面积减少、土壤污染等,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趋频繁。,四、中国农业的发展思路,1、稳定粮食生产能力,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与质量 加强农业生产集约化和地区生产专门化,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九大商品粮基地建设,自然条件优越、粮食商品率较高、增产潜力大的地区。,其他商品性农业基地,商品棉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出口农业基地,南疆,冀中南、鲁西北、

14、豫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下游滨海、 沿江平原,江汉平原,2、调整农业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在稳定我国粮食生产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自然条件多样的特点,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畜牧业、林业、水产业。,3、科技兴农,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4、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推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 售一体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5、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我国最大的优质长绒棉产区位于( ) A.山东 B.新疆 C.江苏 D.湖北 2、下列省(区)内有两个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的是( ) A.江苏、黑龙江 B.湖北、湖南 C.山东、四川 D.江西、安徽 3、以盛产小麦和甜菜著称

15、的省区简称是( ) A.台、粤 B.蒙、新 C.云、川 D.黑、吉 4、既是重要的稻米产区,又是我国商品棉基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江汉平原 C.河套平原 D.辽河平原,5、下列地区中,农作物为一年一熟的是( ) A.松嫩平原 B.台湾西部平原 C.成都平原 D.江汉平原 6、我国北方地区出产的水果主要有( ) A.苹果、梨 B.柑桔、桃 C.哈蜜瓜、荔枝 D.菠萝、葡萄 7、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少 8、我国最大的油菜籽产区是( ) A.长江流域 B.

16、珠江三角洲 C.淮河流域 D.东北平原,D,AD,AC,甘蔗,甜菜,油菜,花生,水稻,冬小麦,制糖,接近原料产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C,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了WTO。朱总理在接受记者访问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入世大家都开心,就我一个人不开心,我最担心、最忧虑的就是中国的农业,因为外国的农业是现代化的生产,他们的成本低,价格也比我们低得多。如果他们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的话,将会造成中国农民收入的减少,这将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根据材料回答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解决问题的措施有哪些?(农业开发的潜力),农业生产大多是手工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科技含量低,单产低,成本高,市场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