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滑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解析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60039102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滑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南省滑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南省滑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南省滑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南省滑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滑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滑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不能简单地将散文当“诗”来写中国是伟大的诗国,也是文章大国,因此自古就有诗文相通的传统。以散文论,它一直离不开诗歌的影响与渗透,因而时时发出诗性智慧的光芒。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多有诗意,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诗,而文末以诗压尾,诗意与文心达到了高妙的契合,其核心点是“淡远”二字。近些年将散文中加入更多诗意成为一种风尚,有的作家做得相当出色,杜怀超的苍耳是写植物的,但诗意如灯如光,照亮了整体文章的天地。不过,需要

2、注意的是,散文与诗歌并不是没有距离的,更不能将二者等量齐观。否则,就会使散文失去本性,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异化了。事实上,散文在不断的获得诗歌助益的同时,也有逐渐被诗歌侵蚀的倾向,致使散文出现情感的失真乃至于虚假。最典型的例子是杨朔散文中的诗性,他曾在东风第一枝小跋中自豪地说;“我喜欢写散文。常觉得,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常常在寻找诗的意境。”这条经验常被学界从正面理解杨朔散文的长此和创作秘诀。从诗歌与散文的联姻来说,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从散文与诗歌应保持各自的本性角度看,这样的理论和方法又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将散文当诗写”极容易将诗的夸张、炫情与无节制带进来

3、,从而造成散文情感的矫揉造作与文风的不自然,因为散文的最高境界是平淡,是绚烂之极后的归于平浇。余光中散文也有这方面的不足,由于过多加入“诗意”,致使散文的自然、平淡、超然受到伤害。因此在将诗性加入散文时,重要的是诗性智慧,而不是诗性的夸张;重要的是掌握一个度,而不能简单地将散文当“诗”来写。这是包括散文与诗歌在内的跨文体写作应该格外加以注意的。在用中国诗性智慧进行散文写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区分“散文诗”与“诗的散文”。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所以不少人将鲁迅的野草笼统地说成是散文诗。共实“散文诗”是具有散文性质的诗歌,而“诗的散文”是带有诗意的散文。“散文”是分行的诗,“诗的散文”是不分行的散文。

4、只有分清这两个概念,才能避免将“散文”和“诗歌”不加区分混为一谈。散文可以富有诗意,也可以强调诗性和诗化,但要避免不加节制尤其是不要以诗歌代替散文,要让散文充满诗性智慧与散淡的诗意,以避免散文失去本性。选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5月15日16版)作者:王兆胜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是诗歌和文章大国,自古便有诗文相通的说法,王勃的膝王阁序诗意与文心高妙结合,是诗文结合的典范。B. 近年来很多作家将在散文中加入更多的诗意当做一种风尚,使散文创作受到诗歌的侵蚀而产生情感的失真乃至虚假。C. 著名散文家杨朔的“好的散文就是-首诗”等关于散文创作的心得,其实不是杨

5、朔散文的创作秘诀反而是-种误导。D. 严格的说,鲁迅的野草并不是一部散文诗集,因为里面有的文章不能区分出其到底是诗歌还是散文。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以论述中国古代散文与诗欲的理论入手,进而指出散文在得到诗歌的助益的同时也有被侵蚀和异化的倾向。B. 文章第二段以杨朔的散文创作理论入手,指出在诗性加入散文时,要加人的是诗性智慧,要掌握一个适当的“度”。C. 文章第三段指出要想进行散文写作,还应该正确区分“散文诗”和“诗的散文”两个概念,不能把诗歌和散文混为一淡。D. 整篇文章的论述事例丰富、正反结合,又以反例为主,着重批评了以杨朔和余光中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倾

6、向。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的很多著名的散文作品都获得了诗歌的助益,充满者诗性的智慧,如杜怀超的苍耳等。B. 散文与诗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但散文一直有诗歌的影响与渗透,从而散发出诗性的智慧与光芒。C. 余光中和杨朔的散文一样,由于将诗的夸张炫、情与无节制带进散文创作,从而使其作品都失去了散文的本性。D. “散文诗”是分行的诗,“诗的散文”是不分行的散文,这是“散文诗”和“诗的散文”明显的外部特征。【答案】1. A 2. D 3. C【解析】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

7、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并不是所有散文中加人更多的诗意的散文家都是使散文创作受到诗歌的侵蚀而产生情感的失真乃至虚假,杜怀超的苍耳就不是。C项,原文中“被学界从正面理解杨朔散文的长处和创作秘诀”,因此不能绝对的否定。D项,作者所谓野草不是严格的散文诗集是因为里面有一些应该是“诗的散文”。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文章主要是

8、论述不能简单地将散文当诗来写,并不是批评谁,杨朔和余光中只是作者的举例不是重点批评。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选项C论证方法归纳错误。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余光中的散文有“情感的矫揉造作与文风的不自然”,但不是所有的作品都失去了散文的本性。(

9、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早起的鱼在男人均匀的鼾声里,她悄没声儿地起了床。摸着黑,替男人掖好被角,顾不上洗漱就出了门。她疾步赶到鱼类批发市场时,喧闹已在降溫。街角,是往返拉鱼车的水泥路与青石街的接口。穿着低领粉色毛衣的她,此刻正蹲在街口,隔着鱼盆,和对面坐在青石条上的老人,有条不紊地谈着价钱。她一边说鱼的肥瘦,一边对盆里的鱼指指点点。相较伶牙俐齿的少妇,老人显得口舌愚笨。他两手在看不清颜色的裤子上涂抹着,一时无措、失语。晓风拂过,少妇伸手拔拉滑下来的一缕头发。你到底卖不卖?不卖我就去别处买了。她假意站起来要走。老人迟钝地摇摇头,伸手掩上破旧的羽绒服对

10、襟。那片红彤彤、皱巴巴的胸膛,大约觉出了凉意。少妇并没有马上就走。屋里的男人昨晚说想吃鱼了。就算男人不说,她也打算天明买只鸡回來稿劳他的。近來闹禽流感,鸡贱得慌。电视上说,煮熟了吃不传染人。但男人一会几说红烧鱼,一会儿说清蒸鱼,说得口水直流。男人兼做三家工厂的搬运工,干的都是重力气活儿。男人不是贪嘴的人。平时粗茶淡饭,偶尔说出来想吃什么,也是很少的。全家就靠他一人,自己揽的针线活儿,糊口都难。老人这样被戏称为“鱼赖子”的人,多数是城郊的无业游民,半夜就坐在批发商的档口等。既不肯高价买,也不肯买多。不卖给他,就一直可怜巴巴地坐在那里,很是碍事。批发商不好得罪他们,只好按照给大鱼贩子的价格,卖点儿

11、给他们,打发他们赶紧走。他们多数推着几十斤鱼,就在批发市场附近。随便找个不碍事的拐角停下加上几毛钱差价就开卖了,赚个油盐钱。少妇在心里盘算着,按照老人的要价,比菜市场便宜一块多。五斤鱼总要便宜七八块,这是自己缝补六件衣服的价钱。省下的钱够给留在老家的孩子买一盒彩色铅笔了。不枉自已起早跑几里路,最重要的是鱼一手鲜,不够生猛的鱼。男人吃了会得软骨病。她再次蹲下来,无奈地对大爷说,就按你说的价,给我这两条。说着,打记号一般,点了其中的两条鲤鱼。大爷抓出来装在黑色塑料袋里。少妇装着拽平整袋子,锋利的指甲迅速切下袋子一角,以便将水控出来。老人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只见他装好袋子时,特地一手抓住袋子口,一手抓

12、住袋子底,倒过来控了控水才过秤。六斤多。她看着两条油光水滑的鱼,挺满意。付完整数,正想问尾数的两角钱能不能免了,但见老人正低头抖抖索索掏出一把零钱,准备找她,她利索地递给老人一张一元的,站起身说,不用找了。天已放亮,她步履轻快地走上了逐渐热闹起来的大街。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情节发展过程中,穿插第4、5段对少妇家庭及老人这些“鱼赖子”的介绍,补充了文章情节和背景资料。B. 作者通过对买鱼少妇和卖鱼老人的对比描写,使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和立体。C. 文章最后写本来想把零头甩掉的少妇还多给了老人钱,说明是老人的行为感动了她,让她由齐嗇变为大

13、方。D. 文章题目“早起的鱼”既是指早上新鲜的鱼,也指像文中的女人、老人及鱼贩子等为生活奔波的人们。5. 小说结尾说“她步履轻快”,试分析原因。6. 小说有多处细节描写,请找出三处分析其在入物形象塑造上的效果。【答案】4. C 5. (1)买到了想买的新鲜生猛的鱼,心里高兴。(2)能满足丈夫的要求,心里满足。(3)尽自己所能帮助了老人,心里愉悦。 6. (1)“摸着黑,替男人掖好被角”写出少妇对男人的爱。(2)“他两手在看不清颜色的裤子上涂抹着,一时无措、失语”“老人迟钝地摇摇头,伸手掩上破旧的羽绒服对襟”“但见老人正低头抖抖索索掏出一把零钱”写出老人的老实质朴和生活不易。(3)“她再次蹲下来

14、,无奈地对大爷说”“少妇装着拽平整袋子,锋利的指甲迅速切下袋子一角,以便将水控出来”写出少妇的精明。(4)“只见他装好袋子时,特地一手抓住袋子口,一手抓住袋子底,倒过来控了控水才过秤”写出老人的善良质朴。(5)“她利索地递给老人一张一元的,站起身说,不用找了”写出少妇的善良。【解析】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C项,少妇不是吝啬,而是生活不易。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

15、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5.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结尾说她步履轻快,试分析原因。”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认真阅读,梳理文章内容,对文本内容的分析。这是一道原因概括题。“她步履轻快”处于小说的结尾,“步履轻快”是她内心高兴的外化动作,结合小说的情节,可知道她高兴、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16、因为她买到了想买的新鲜生猛的鱼,能满足丈夫的要求,尽自己所能帮助了老人。一举三得,自然心里愉悦。6.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有多处细节描写,请找出三处分析其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效果。”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作品中细节描写的作用。文学类文本中经常考到分析某个细节在文中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这些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时小说主要从反映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散文主要分析结构上的照应、线索,内容上的强调情感和文章的主旨。本文是小说,且题干指向的是细节描写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效果。首先找到三处细节描写,如:“摸着黑,替男人掖好被角”,写出少妇对男人的关爱。“少妇装着拽平整袋子,锋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