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030500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中考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9届中考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9届中考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9届中考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9届中考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中考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中考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机械运动,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例1 如图所示是小明做物理实验时,使用的一些工具。 (1)图甲是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橡皮的长度是 cm。,(2)图乙是用停表测量校运动会上男子3 000 m比赛的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 min s。,【思路点拨】 (1)刻度尺的读数要领:,(2)停表的读数要领:,【自主解答】 (1)1 B 2.50 (2)5 37.5,讲: 长度测量需估读值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务必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物体的末端正好对准某个整数刻度,则从整数刻度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要用“0”补齐。 练:链接变式训练第1

2、题,1(2018广东中考)如图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是 _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s。,1.20,140,考点二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例2 小明乘坐高铁回家,列车启动后,坐在车上的小明觉 得站在站台上的安全员在向后运动,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_(写出一个即可);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列车是_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思路点拨】 (1)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的关键是比较研究物体和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参照物:关键是看研究对象相对于哪个物体的位置改变或不变,该物体即为参照物。 【自主解答】列车 静止,【解题技巧】,2(2018乐山

3、中考)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 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 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B,3(2018怀化中考)小明“五一”期间跟爸爸一起乘火车 去张家界游玩,火车在路上行驶时,以路边的房屋为参照 物,火车是_的;以车窗为参照物,火车上的座椅是 _的。,运动,静止,考点三 速度 重点 命题角度 运动图像问题 例3 如图所示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 m B030 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 m/s D甲、乙是同时出

4、发的,【思路点拨】 观察两坐标轴含义,纵坐标表示路程,横 坐标表示时间,根据图像中图线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 情况。横线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斜线表示物体做匀速 直线运动。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运用速度公式,得出正 确选项。 【自主解答】 C,【解题技巧】,4(2018枣庄中考)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 运动的是( ),B,5(2017咸宁中考)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5 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 m B整个20 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 m/s C物体在20 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 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

5、0 s内的速度大,命题角度 速度的相关计算 例4 一列火车长200 m,已知它用2 h跑了144 km。问: (1)这列火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合多少米每秒? (2)若火车仍以此速度通过长1.6 km的山洞,则整列火车驶出山洞要多长时间?,【思路点拨】 (1)知道火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v 计算出火车的平均速度,再进行单位换算即可。(2)首 先要明确火车过山洞时通过的路程为山洞长加上车长,即s s洞s车,然后根据公式t 求出火车驶出山洞需要的时 间。,【自主解答】解:(1)由v 可得,火车的速度: v 72 km/h20 m/s。 (2)火车过山洞时通过的路程: s2s洞s车1

6、 600 m200 m1 800 m, 由v 可得,整列火车驶出山洞的时间: t2 90 s。,答:(1)这列火车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72 km/h, 合20 m/s。 (2)整列火车驶出山洞需要90 s。,6(2018济宁中考)如表是简化的2018年北京南至上海虹 桥G101次列车时刻表。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 里程为_km,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 为_km/h。,129,214,7.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 拟山路上以8 m/s的速度行驶500 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 以20 m/s的速度行驶100 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

7、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答案】 解:(1)由v 可得,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s1v1t18 m/s500 s4 000 m。 (2)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s2v2t220 m/s100 s2 000 m, 总路程:ss1s24 000 m2 000 m6 000 m, 总时间:tt1t2500 s100 s600 s,,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 10 m/s。 答:(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为4 000 m;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 m/s。,考点四 长度、时间、速度的估测 例5 下列数据中

8、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你的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 cm B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 dm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 m/s D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10 s,【思路点拨】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自主解答】 A,【解题技巧】 估算题的常用方法:(1)直接判断法:利用 记住的与自身或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物理量的值,直接确定 答案。(2)单位换算法:把不熟悉的单位换算成熟悉的能感 知大小的单位,使答案一目了然。(3)比较法:利用自己熟 悉的物理量作为标准,估测出不熟悉的

9、物理量,从而得出结 论。(4)估算法:利用能够估测的物理量选择相关公式估算 出另外的物理量。,8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身高约为160 dm B100 m短跑成绩约为6 s C10 s内走了10 m的路程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 s,C,9(2018广州中考)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 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 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 A14 mm B145 mm C500 mm D50.0,D,实验一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实验装置:,2实验原理:_。 3实验测量仪器及作用:_ _。 4斜面的坡度不宜过

10、大的原因:_ _。 5金属片的作用: _。,秒表:测量时间。刻度尺:,测量距离,便于测量一段路程内所,用时间,确定终点在同一位置,6刻度尺和秒表的读数。 7小车在下滑过程中的运动形式:_ _。 8平均速度的计算。 9实验注意事项: _。 10能量转化情况: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 _ _。,变速直线运动(或加速,直线运动),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滑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例6 如图所示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器材:除了斜面、小车、金属片,还需要_、 _。 (2)实验的原理是_。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选填 “大”或“小”)。,刻度尺,秒表

11、,小,(4)如图所示是测平均速度时的某次实验过程。图中秒表 每格为1 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_m/s,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 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m/s。 (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是在 做 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0.18,0.15,变速直线,【拓展设问】 (6)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秒表,如果小车到达金属片后 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平均速度偏_。,小,(7)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 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 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

12、度。他的做法正 确吗? _,理由是 _ _。 (8)若小车通过上半段和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 v2,则两者大小关系为v1_v2。,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10(2017柳州中考)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 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0 m的速度。,(1)小龙和小柳用_(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 m 的路程。 (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_(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 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 _(选填“起点”或“40 m”) 处。,卷尺,秒表,40 m,(3)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40 m的路程,小柳 计时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0 m所用的时间为_s。 (4)小明跑40 m的速度是_m/s。,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