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卓越计划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25683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卓越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德国卓越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德国卓越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德国卓越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德国卓越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国卓越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卓越计划(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德国卓越计划科研机构是指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有一定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一定数量、质量的研究人员。有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长期有组织地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机构。德国作为西方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是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也为联合国、北约、八国集团、申根公约的成员国。德国是欧洲大陆主要的经济与政治体之一,XX年为世界第一大高技术产品出口国、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商品进口国,在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工业水平领域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德国国土面积约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033万,与

2、国土面积957万平方公里人口亿的中国,或者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人口亿的美国是不能相比的。但德国境内却拥有世界上最密集的科研机构、高校和完整的体系,除了欧盟设立在德国境内的众多科研机构,德国四大科学联合会马克思-普朗克学会、弗朗霍夫学会、赫尔曼-冯-赫姆霍兹协会、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协会、TU9德国理工大学联盟以及德国卓越计划精英大学。1马克思普朗克学会马普学会共有81个研究所,涉及物理技术、生物医学、基础科学技术与人文三个学科领域,致力于国际前沿与尖端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约1XX名雇员,9000名客座科学家、博士后与学生。年经费约亿欧元,几乎全部由联邦与州政府拨款。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

3、进协会是一所公益性的独立科研组织。为获得新的认知,该协会进行基础研究,并以杰出的科研人才为核心建立研究所。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的各研究所被视作基础研究领域的“杰出中心”,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这完全受之无愧,因为自1948年马克斯-普朗克协会成立以后,仅该协会的研究所就有25名研究人员获得了诺贝尔奖。2弗朗霍夫学会弗朗霍夫学会是为中小企业、政府部门、国防安全等提供合同科研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微电子、制造、信息与通讯、材料与零部件、生命科学以及工艺(surfacetechnology)与表面技术和光子学等。弗劳恩霍夫协会目前在全德40个多个基地拥有共约80个科研机构,其中58家研究所,位

4、于欧洲、美国和亚洲的分部及代表处,雇员13500人(其中大部分是资深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年经费15亿欧元,其中1/3由政府资助,1/3来自企业,1/3来自联邦、州及欧盟等的项目。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目标为实用研究,为工业界、服务性企业和公共部门委托科研项目,在经济界客户的委托下,致力于技术与组织环节的可实际运用的成熟方案的开发。中心目标为科技知识的实用转化;同时为硕士生和博士生提供在实用研究领域中进修的可能性;第三是经济与科研的全球性布局使得国际合作不可或缺。在欧盟技术项目的范围内,弗劳恩霍夫协会在工业协会中参与提供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3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学会赫姆霍兹协会是德国最大的科研组织,

5、下辖15个大科学中心、250个研究所,雇员万人,年经费25亿欧元,占政府科研经费(大学除外)的38%,有六大研究领域,包括能源、地球环境、健康、关键技术、物资结构、航空航天。在自然科学-技术项目及生物医学项目范围内,亥姆霍兹各中心进行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以及工业前景方面的技术研究。在科研和教育方面,亥姆霍兹各中心是德国大学的合作伙伴。联合会财政上由国家资助,但是学术上是独立的,它为实现国家的长远科研目的而努力。该组织促进成员进行经验和信息交流,协调成员的科研和研制工作。科研中心处理整体科技问题,研究系统解决方法。此外,赫尔曼-冯-亥姆霍兹联合会经营大型科技设备。赫尔姆霍兹协会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

6、理研究所的重离子加速器、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研究所的HT-7u装置有密切合作。4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协会莱布尼茨协会的前身为经过评价后保留下来进入蓝名单的原东德的研究所,以后又增加了一些西部的研究所。现有研究所84个,万名员工,其中,5000名为科学家,另有1300名博士生与博士后。经费总量约12亿欧元,其中1/3为通过与大学竞争得来的项目经费,2/3为政府拨款包括联邦与州政府的拨款。莱布尼茨协会定位于问题导向的研究,同时提供咨询与服务。研(转载于:写论文网:德国卓越计划)究所分为人文与教育、经济、生命科学、数学、自然科学与工程以及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这个组织把自己看作是大学、工业

7、界、政界和政府机关的合作伙伴。莱布尼茨各研究所进行具有国际水平的、面向实际应用的基础研究。这些研究所的实力体现在研究课题的多样性和研究科目交叉性上。科研的目的是解决教育、科研和技术领域现已提出的未来任务,所以许多莱布尼茨研究所都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的社会问题而成立的。5TU9德国理工大学联盟TU9为德国理工大学联盟,XX年成立,是德国最重要的九所工业大学的联合平台,由柏林工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莱布尼茨汉诺威大学、亚琛工业大学、不伦瑞克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联合组成。TU9有广泛的学科设置,其中的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生物医学、材料化学工

8、程和能源工程在世界上享有盛誉。TU9联盟建立的目标就是为了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教学机制,同时保证各大学间的资源共享,同时与以上德国非大学科研机构保持紧密合作与联系。TU9联盟的组成方式为固定式,此九所学校不会出现更迭。6德国卓越计划精英大学XX年以来,德联邦政府和16个联邦州决定,共同开展一项旨在促进并资助在专业和研究领域有杰出表现的大学的“卓越计划”,即评选“精英大学”。德国有约100所大学,其中有80所综合大学和20所具备综合大学教学能力的高校。XX年获此称号的有: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综合大学、亚琛工大、海德堡大学和康斯坦茨大学、哥廷根大学、弗莱堡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德国精英

9、大学的评价为滚动制,每五年评价一次,弗莱堡大学、哥廷根大学、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三所大学在XX年的精英大学的评选中失去了“精英大学”的称号。XX年-XX年11所精英大学分别是: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综合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海德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柏林洪堡大学、不来梅大学、科隆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德国精英大学同样也与马普学会、弗朗霍夫学会、赫尔姆霍兹协会、莱布尼茨协会等保持紧密合作与联系。这11所大学将在未来5年里获得27亿欧元的资助,其中75%的资助由联邦政府承担,25%由各大学所在联邦州支付。XX德国精英大学是什么意思呢,XX德国精英大学顾名思义就是一些比较好

10、的院校,下面本文为各位讲解有关于XX德国精英大学的相关情况,以供各位同学们参考。XX德国精英大学德国精英大学,源自德国大学卓越计划(德语:Exzellenzinitiative),是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德国科学基金会发起的,旨在提高促进德国大学科技研究和学术创新的的计划。计划包括资助特定的杰出大学,资助在特定大学的杰出年轻科研人员的研究;加强大学间项目间的合作;加强德国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大学的合作研究。XX德国精英大学德国精英大学非终身制,施行五年一轮滚动制评选。XX至XX年“精英大学”共11所,理工类3所(慕尼黑工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文理类8所(海德堡大学、柏林自由

11、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图宾根大学、康斯坦茨大学、科隆大学、不莱梅大学),将获得合计27亿欧元资助。哥廷根大学、弗莱堡大学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三所被淘汰。XX德国精英大学是什么,未来计划是指大学的长期科研发展规划。十一所有着出色的未来计划的大学被称为“精英大学”。最初,精英计划的目标是改变德国从日渐升高的UMTS-Lizenzen中每年需要拿出约亿欧元(4年合计金额约19十亿欧元)资金推动大学发展的现象。XX年6月23日,德国达成了允许较小或高度多元化的大学和研究的支持的妥协。德国研究基金会和德国科学委员会组织、管理和科学意见也充分被采纳。卓越计划是一个多步骤的两轮申请和审查程序(在X

12、X年/XX年的第一轮,第二轮XX/XX),对主要国际专家提交的提案及草案的质量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资格评定。最终决定由德国研究基金会和德国科学委员会发布。上文内容为各位介绍的就是有关于XX德国精英大学的相关内容,XX德国精英大学是指的什么呢,相信各位通过上文的内容对于XX德国精英大学的相关内容能有所了解。地方高校实施“卓越计划”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摘要: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要求,针对地方普通高校在具体实施中发现的课程整合、校企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主要问题,分析和探讨了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及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卓越工程师的成功

13、培养。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地方高校;课程;校企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为贯彻落实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而实施的高等工程教育重大计划。合肥学院是国家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10所地方普通高校之一,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四个专业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实践。一、“卓越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众所周知,“卓越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改革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方方面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课程整合。课程体系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大学教

14、育理念付诸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桥梁1,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离不开相应的课程体系的实施。虽然多数“卓越计划”试点高校从XX年开始就已着手依据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进行课程整合,但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打破原有课程体系,重构新的适合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不仅受到教师的抵触,还有来自有关规定和文件的约束。因此,课程整合的程度难以完全体现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不符。教育部针对“卓越计划”启动的首次阶段检查,即是对试点高校课程整合情况的检查,结果超过半数的专业未能合格,足以说明课程整合的难度。2校企联合培养。企业掌握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具有真实的工程

15、实践条件和环境。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就难以满足产业界对人才的要求。然而目前,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企业在安全生产、学生人身安全、保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等方面都存在较大顾虑,往往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卓越计划”的关键是企业阶段的实践学习能否取得实效。但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和利益是什么?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接收学生到企业学习?是实施“卓越计划”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此外,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校企联合培养工作的组织落实、政策支撑力度、企业阶段培养方案的具体程度与可操作性等,都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3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卓越计划”

16、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这是基本条件。然而原有的高校教师选择标准和政策不利于引导教师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设计”的错误理念,使得绝大多数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较弱;另一方面,企业技术人员进入高校的机制还未形成。卓越工程师培养需要一支高素质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师资力量成为“卓越计划”实施的又一重大障碍。二、“卓越计划”实施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环节以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有些是学校层面可以解决的,有些则必须依靠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作为一所长期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合肥学院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大胆改革,努力创新,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对策和措施。1以模块化改革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原有的课程体系中一直存在着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自成体系且各自为政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总体培养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