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红砖,材料特性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16286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红砖,材料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红砖,材料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红砖,材料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筑红砖,材料特性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筑红砖,材料特性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红砖,材料特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红砖,材料特性(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建筑红砖,材料特性烧制红砖的原料有这几种。1.河底淤泥2.页岩、3.煤矸石4.粉煤灰常见的大概有这几种,具体的还得视各个地方的情况而定。1、大部分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配料、制坯、干燥、焙烧而成的烧结普通砖简称粘土砖(符号为N)有红砖和青砖两种。当砖窑中焙烧时为氧化气氛,则烧制的是红砖。若砖坯在氧化气氛中烧成后再在还原气氛中闷窑,促使砖内的红色高价氧化铁还原成青灰色的低价氧化铁,烧制的则是青砖。青砖较红砖结实,耐碱性能好、耐久性强。但价格较红砖贵。按焙烧方法不同,烧结粘土砖又可分为内

2、燃砖和外燃砖。内燃砖是将煤渣、粉煤灰等可燃性工业废料掺人制坯粘土原料中,当砖坯在窑内被烧制到一定温度后,坯体内的燃料燃烧而瓷结成砖。内燃砖比外燃砖节省了大量外投煤,节约原料粘土5一10,强度提高20左右,砖的表观密度减小,隔音保温性能增强。砖坯焙烧时火候要控制适当,以免出现欠火砖和过火砖。欠火砖色浅、敲击声暗哑、强度低、吸水率大、耐久性差。过火砖色深、敲击时声音清脆,强度较高、吸水率低,但多弯曲变形。欠火砖和过火砖均为不合格产品。基本上各个地区的砖瓦厂都采用的是内燃烧制方法,2、烧结普通砖的技术性质基本物理性质烧结普通砖的标准外行尺寸为240*115*53毫米,在加上10毫米砌筑灰缝,4块砖长

3、或8块砖宽、16块砖厚均为1米。1立方米砌体需砖512块。抗风化性能抗风化性能是指砖在长期受到风、雨、冻融等综合条件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凡开口孔隙率小、水饱和系数小的烧结制品,抗风化能力强。外观质量砖的外观质量,主要要求其两条面高度差、弯曲、杂质凸出高度、缺楞掉角尺寸、裂纹长度及完整面等六项内容符合规范规定。泛霜与石灰爆裂泛霜是砖在使用中的一种析盐现象。砖内过量的可溶盐受潮吸水溶解后,随水分蒸发向砖表面迁移,并在过饱和下结晶析出,使砖表面呈白色附着物,或产生膨胀,使砖面与砂浆抹面层剥离。对于优等砖,不允许出现泛霜,合格砖不得严重泛霜。石灰爆裂是指砖坯体中夹杂着石灰块,吸潮熟化而产生膨胀出现爆裂

4、现象。对于优等品砖,不允许出现最大破坏尺寸大于2毫米的爆裂区域;对于合格品砖,要求不允许出现破坏尺寸大于15毫米的爆裂区域。3、烧结大连砖烧结大连砖为高品质页岩烧结砖、广场及墙体装饰,能充分提高建筑物和场所的品位及档次。烧结砖其文化性、增值性、环保性、耐久性、舒适性诸多特色深受国内外使用者、设计者和专家青睐,是目前最理想最经典的装饰砖。4、建菱砖建菱砖以石米、中粗沙为原料,采用高频震荡、高压成型的方式生产免蒸、免烧一次成型、集互锁和绿色环保于一体的路面砖和路沿砖。产品广泛应用于车站、码头、广场、停车场、体育馆、住宅区、机场等公共场所以及家庭庭院装修。红砖厂的效益中国红砖网XX年04月02日12

5、:49评论?一般来讲,创办一个红砖厂,只要管理得当,销售方面没有多方面的阻碍的前提下,基本上是稳赚不亏的。对于如何更多的创造红砖厂的效益,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即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先来说下天时。1.天时。天时这个很不好说,要是你运气背的时候,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太大的成果,如果遇上连绵的雨期,只能去尽量的去减少损失,做好排涝的工作,还有遇上暴雨暴风这些对红砖厂来说都致命的天气,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专程的干坯储存量,你储存的干坯数量够多,则你的损失就小,反之效益就等于无形之中保住了。所以有些时候碰上这些天灾不要灰心。2.地利。地利这个因素很重要。你一个红砖厂,要选好的厂址,交通顺畅,场地够大,

6、土源充足这三大利器是缺一不可的。再者就是你选的红砖厂那个地方的土质问题,有的地区土质偏软,那么烧制红砖的时候,就不会太吃火力,就可以减少很多燃料。反之如果那个地方土质偏硬,那么在烧制的过程中,吃火是比较厉害的,无形之中就会增加很好燃料的费用,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3.人和,人和这个从工人方面入手,去管理,去交流。一个好的红砖厂如果没有一些好的工人的话,效益不会太好的,毕竟你是要靠工人们给你创利。这个就要看工人的整体素质了。不要太过克扣工人,也许那点钱对你没什么,但是对辛苦工作的工人们却很重要。要赏罚分明,去贴近工人,这样工人们才会觉得你有亲和力,那样工人们才会有在厂如家,爱厂如家的感觉。那样才

7、会更努力的工作。打个比方,我这附近就有个红砖厂,老板很会和工人搞好关系,八年一直都是用那第一批的工人,虽然厂子小,只有1000多万的产量,但是去了解下,年纯利润达到了180万以上,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成功的标榜。所以人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要想搞好,搞活一个红砖厂是不容易的。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红砖的尺寸中国红砖网XX年11月02日13:04评论?红砖的尺寸是多少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比较关心,感兴趣。一般来说,粘土实心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标砖,95砖。粘土实心砖的尺寸是240*115*53,允许有微小的出入。但不能超过厘米。浅述闽南红砖民居的建筑类型及其特点谢惠雅。“闽南”地区是指福建省东

8、南部的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及其所辖的区域,面积约万平方公里。在地理上泉、漳、厦三地市互为相邻,北靠戴云山脉南麓,东临东海的台湾海峡。历史上,自两晋时期及唐宋时期,大量中原河洛地区移民迁徙于此,保留下古中原的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因此该地区在姓氏血缘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相通相近、同风同俗,尤其是闽南语作为该地区的主要方言,成为这一地域主要的文化表征,自古以来,这一地区习称“闽南”。闽南地区作为中原华夏古文化和闽越本土古文化交融之地,在民居建筑上既保留了中原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许多地方因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中以砖石木混合结构、红墙赤瓦和“燕尾式”、“马鞍式”屋脊造型的古厝民居最具代表,又称为红

9、砖民居。它的独特建筑形式和使用功能,反映出生活方式和贫富关系、家庭组织以及气候环境、文化习俗等,成为研究这一地区居住形态和社会形态的重要文化遗产。一、红砖民居的平面布局类型常见的红砖民居类型有“一条龙”式、三合院式、四合院式、“二落带双边护”式、三落大厝带左右护龙式、多护龙和多院落式、棋盘式等。“一条龙”式:基本形式。即一字形排开的三开间或五开间;中间为稍大的中厅,两侧为卧房,此形式俗称“正身”。两旁如加盖较低的附房,则为杂物间。“一条龙”正面齐平,有横向的长条檐廊,一般为家境普通的小户人家居住。三合院式:普通形式。在“一条龙”左、右两侧垂直向前分别加盖一、二间较低矮的小房屋,又称榉头,主要作

10、为存放农用工具的杂物间或作为厨房。建筑整体平面形成“凹”形,中间空地用作天井,称“深井”;天井前围建院墙、院门。三合院是闽台乡村数量最多的古厝类型,也称“一落”,多为乡村农耕者居住。中国古建筑布局以“进”为纵向排列单位,前后纵向排列几个庭院,每个庭院称为“一进”。闽台红砖古厝民居的进深以中轴线上建筑数量为计数单位,称为“一落”、“二落”、“三落”等。四合院式:在三合院的基础上将天井前的院墙、院门改建成一列古厝,形成前、后二落大厝与左、(来自:写论文网:建筑红砖,材料特性)右两侧榉头合围的形式,平面布局如“口”字形。此外还有少数四边对称围合的四合院。四合院有着封闭的天井内院,空间上内外有别,具有

11、一定的私密性,此类型为士大夫所喜用。红砖民居二落以上规模的古厝才称大厝。“二落带双边护”式:闽南典型的大型民居形式。它是在四合院的外围左、右两侧各建一列纵向、低平的房屋,作为中间大厝的附属建筑,称护龙或护厝,因形如长龙并且围合、护拥着中央大厝而得名。这类建筑通常规模较大,为官绅、富商地主或富庶大家庭居住。三落大厝带左右护龙式:在“二落带双边护”的后落大厝之后,增建一排较低矮的房屋“后界”,作为中央大厝的附房,它往往是建筑中面阔最宽的房屋,一般正中间为小厅,两侧为数间小房,既用于居住,也兼作存放谷物、农具及杂物的储藏间。“后界”屋前有较宽敞的后埕庭院,用于晾晒谷物和衣物。民间谚语形容此类大型民居

12、:“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门”,形容“后界”面阔九间,大厝面阔五间,前后有三落大厝,建筑内房间众多,达到一百二十扇门窗。这种深宅大院多是地方望族或位居朝廷高官的大家族宅第。多护龙和多院落式:富庶的大家族为了解决人丁兴旺、人口不断增加的问题,除了在后部加建“后界”外,还不断在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左右两侧增建数列内、外护龙,或者在前、后连建多个院落,形成多列纵向护龙、进深数个院落、甚至多达六落大厝的大规模房群。多院落式的大厝建筑,每落大厝的台基由前向后逐级抬升,四周的护龙和后界等附属建筑则相对较低;各落大厝既并排并列,又以天井、巷弄及隔墙分开而相对独立。有的还在后院增辟花园,构筑池塘水榭、盆景假山。由于

13、其内部纵横交错,结构布局复杂,房屋门窗众多,通常又称“九十九间”。这类建筑群多建于地势宽阔平整的平原地带,规模蔚为壮观。棋盘式:在保存较好的传统乡村古村落中还可见到这类大规模的民居群。各栋大厝前后、左右对齐,朝向一致,形成多条纵横平直的的巷弄、街道,布局如棋盘配置。这种古厝民居布局通常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的同姓大宗族聚集居住。二、红砖民居“二落大厝带双边护”的内部空间格局闽南红砖民居讲究平面格局、内部空间和居住使用功能。“二落大厝带双边护”形式是闽南红砖民居的典型大厝,由前、后两落大厝及中间的天井构成四合院,四合院两侧各有一列护厝,在建造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辈份高低、主次等级、血缘亲疏

14、、隐讳含蓄等伦理道德观念。四合院中的前落大厝也称下落和前厅、中厅,一般面阔三间或五间,前有凹寿门,内缩的门廊可避免阳光直射中间厅堂,又留下了起轿和下轿的空间。前落正中为会客的厅堂,中厅背面居中的四扇隔扇门平时关闭,遇重要喜庆、祭祀活动才开启,平时由隔扇门两侧的小门出入。前落左、右各并排一、二房间,称下房,居者的辈份和亲疏关系低于上房和大房。后落大厝因台基高于前落,也称上落、正厅或祖厅。乡村中大多数民居后落的厅堂是不设门的敞厅,又称“开嘴厅”,面向天井,宽敞明亮,左右各有二间或四间较阴暗的对称房间,称为上房。房门较小或隐于屏后,房门悬挂布帘或竹帘,房顶天窗很小,房内幽暗,形成“光厅暗屋”效果,含

15、蓄而不露。敞厅是家庭成员聚集活动和供奉祖先、祭拜神明的场所,故称祖厅。厅内以通顶寿屏分隔出前厅后轩,寿屏正中设神龛,立神主牌,龛前陈设供案、八仙桌,摆放祭祀的香炉、烛台、供品。寿屏两侧有甬门连接后轩和后房的房门。闽南地区自古以外来移民为主,境内山多路险,生存条件恶劣,人们希望通过祭礼祖先和供奉神灵来赐福消灾、庇佑子孙,因此,古往今来祭祖拜神的习俗在闽南民间盛行,往往家家户户设有祭祀神龛。四合院内主要是家庭中的长辈、户主或嫡传长子等主要家庭成员居住、使用,居住时越靠近中间的正厅,表明辈分越高,血缘较疏远的旁支只能居住在外侧;其中后落上房中以靠天井的东侧房间为尊,称大房,是房主长辈的起居间。两座大厝之间有中央天井,天井两侧有小护厝,又称榉头、东厅。“榉头”一词来自清代方志和民间房屋买卖契约,通常房间不大,其功能在三合院或四合院布局的民居中常作为杂物间和厨房,而在二落带护龙或三落大厝带护龙的大型建筑中,则作为书房或偏厅。天井内常有长条石凳,用于摆放花盆或晾晒衣物,有的在天井内还有盛水的大陶缸,既可收集雨水,又是古厝的消防设施。闽南红砖大厝四合院的“天井”又称深井,面向天空,有通天地之含义,它是建筑的中心。大厝中的天井相比北方四合院的庭院,相对较小,但有许多功能和作用,不仅可获取不可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