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8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 法律 考点1 法律的特征、作用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016267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8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 法律 考点1 法律的特征、作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重庆市2018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 法律 考点1 法律的特征、作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重庆市2018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 法律 考点1 法律的特征、作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重庆市2018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 法律 考点1 法律的特征、作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重庆市2018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 法律 考点1 法律的特征、作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8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 法律 考点1 法律的特征、作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8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 法律 考点1 法律的特征、作用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 法 律,考点1 法律的特征、作用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考试说明,版本导航 人教版:七下第四单元第一节:P84 湘师版:七上第五单元第一、二节:P78 粤教版:七下第七单元第一节:P50,中考知识导航,法律的特征、作用 1.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 (2)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行为规矩,每个人都 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 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 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2. 规则包含哪些内容? (1)道德

2、: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中考知识梳理,(2)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 如: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自觉遵守博物馆的规定, 爱护博物馆展品及其他公共设施、免费纪念品实名领取等。(2017A 卷5)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如:过马路 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4)宗教戒律。 3. 法律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 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2)本质: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法律的本质。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

3、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 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4. 法律的三大显著特征2017B卷12(1);2015A卷14(1),B卷14(1); 2014B卷14(1);2010.14(2)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这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方式) 2016A卷12(2)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这是法律最主要、最本 质的特征)2017A卷14(2);2016B卷14(2);2015A卷5C,(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 等。(法律最显著的特征)2014A卷14(1);2013B卷8B;2010.3 5. 如何理解“法律靠国家强

4、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但是,法律所规 定的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内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靠人们自觉实现 的,只有当人们拒绝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或不能依法行使权利 的时候,才会靠国家强制力实施有关内容。 6. 法律的作用2017B卷12(2);2016A卷12(2);2015A卷14(1);2013A 卷5;2011.4B、9C;2010.14(2) (1)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 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 标准或方向。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

5、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 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 我们生活的“卫士”;(如:民法总则保护公民的隐私。2017A卷 6D),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我们享受 权益时,需要法律的保护。,7. 良好的法律意识体现在哪些方面?2017A卷12(2)、14(2),B卷7; 2016A卷12(2);2014A卷14(1) (1)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依法办事,依法律己。 (3)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014A卷5) (4)不做法律禁止的事。,8. 公民应如何树立法律意识?

6、(法律的作用对我们青少年的启 示)(2013A卷5) (1)培养把法律作为首要行为准则的观念,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 义务。 (2)树立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的价值标准。 (3)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从点滴小事做起,增强法制观念,做遵 纪守法的好公民。,法律与社会道德的区别与联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 谈谈你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2015B卷14(1); 2014A卷14(1),B卷14(1);2013A卷5,B卷8B (1)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 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的存在。 (2)任何人一旦触犯了国家的法律,都应受到法律的制

7、裁,不允许任 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 2.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意义 (1)它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培养广大人民群众 的主人翁意识。,(2)有利于防止特权思想和特权作风。 (3)它要求人人都严格依法办事,既充分享有他们应当享有的法定权 利,又切实履行他们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有利于维护法律应有的 权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等。 3. 如何理解“法治社会岂容特殊公民”? (1)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在我国,任何公民,不论民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 度、财产状况、社会地位等有何差异,法律对其都具有同等的约束力。,4. 如何保障

8、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3)必须以规范和约束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与“宪法”(见本书P25)、“依法治国”(见本书P30)、“违法与犯罪”(见本书P33)结合考查。,1我国法律是维护公民合法

9、权益的唯一保障。() 2法律同道德、纪律一样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3法律的实施主要靠人们的自觉性。() 4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5未成年人作为特殊群体,违法犯罪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6法律只对违法犯罪分子具有约束力。() 7在我国,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命题点 法律的特征、作用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6年12次) 备考指导 多结合日常生活情境、漫画、年度重大法律案件或法治热点事件设题;试题多为简答题和分析说明题,分值26分;设问多以认识、理解、评价类为主。 热点链接 巡视利剑,见本书P13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施行

10、,见本书P136。,玩转重庆6年中考真题(20122017),1. (2017重庆A卷5)为传承革命精神,感受光荣历史,在实践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九年级某班拟举办“走进红岩革命陈列馆”研学活动。下面是班委拟定的一份研学活动须知,你认为需要修改的是( ),A. B. C. D. ,D,【解析】考查点:遵守规则、义务教育、一般违法行为。解题思路:学 习是青少年的义务,但研学活动并非义务,特殊情况可以不 参加, 错误,需要修改;罚款是行政处罚手段之一,是行政执法 单位对违反 行政法规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的行政处罚。班委没有罚款 权,擅自离队 者也并没有违法,错误,需要修改;均为自觉 遵守规则的表 现,

11、正确。,2. (2014重庆A卷5)中学生小彬放学途经一书摊时,老板热情地向他推荐读物并强行要求购买,小彬一看是淫秽读物就乘老板不注意时迅速逃走了。回到家的小彬再三考虑后向有关部门拨打了电话,很快书摊被依法查封。这启示我们 ( ) A要学会自我保护,不要多管闲事 B要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C依法查封非法书摊是对未成年人实施的司法保护 D书摊老板的做法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应受到制裁,B,中学校园论坛回复新帖 回复新帖,3. 2015重庆A卷14(1),4分下面是某中学校园网论坛的部分内容, 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请你参与!,结合论坛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1楼同学的观点,说说你对“法律的

12、铁齿钢牙”的理解。 【答案】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的主要内容,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依法治国必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或:“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任答对1点给2分,共4分。),4. 2015重庆B卷14(1),3分 王丽生活在一个和谐、民主、幸福的家庭中,家里每个人都“家 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

13、心。”这不,他们正一边看新闻联播 一边聊天呢! 爷爷:这些当官的贪污老百姓的钱,在以前走走关系就没事了。 爸爸:现在是法治社会,与过去不同了。无论是谁都要依法办事, 出了事都跑不掉,当官的也不例外,过去“贪了就跑,一跑就了” 行不通了。 妈妈:看看看,电视上说国家设立宪法日,公职人员正式就职时向 宪法宣誓,那我们就会更有安全感了! 王丽:妈妈你错了,安全感只有靠刑法才能得到根本保障。,请根据上述聊天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请对爸爸的话进行解读。 【答案】“现在是法治社会,与过去不同了”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 略; “出了事都跑不掉”体现了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凡不

14、履行宪法规定或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无论是谁都要依法办事”“当官的也不例外”体现了我 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或: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 力)。(任答对1点即得1分,共3分),5. 2014重庆B卷14(1),2分“现在开庭”随着审判长法槌“嘭” 的一声响起,某法院刑事审判庭开庭了,九年级学生李国波经法院 批准后到庭旁听。下面是庭审实录节选及旁听感言: 公诉人: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具有受贿的主观故 意。被告人利用担任市副市长职务之便,为相关公司在项 目审批、费用减免等方面谋取利益,收受贿赂人民币共计198万元。 摘自2014年4月8日的庭审实录 审判长宣判:被告人

15、受贿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条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摘自2014年5月19日的庭审实录 旁听感言:一个多月的庭审结束了,看来还是要靠制度来约束权力,让权力不能腐、不易腐、不敢腐 请阅读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请说明庭审结果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答案】法律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所有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副市长犯罪同样受到法律制裁,说明了法律的以上特征。(每点1分,共2分),6. 2014重庆A卷14(1),3分九年级(2)班在班级QQ论坛里转发了一则时政漫画,同学们纷纷跟帖发表评论。对此,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漫画体现了所学的哪些法律知识?,【答案】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凡不履行法律的规定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一定制裁;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认真学法守法护法。(任答对1点给1分,共3分) 此外,2017B卷12(1)(P28)、14(2)(P38);2016A卷12(2)(P49)涉及法律特征考点;2017A卷12(2)(P37);2017B卷7(P53);2016B卷14(2)(P32)涉及法律意识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