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 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016243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 岳麓版必修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2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金属冶炼术的进步冶炼技术的发展过程及成就古代中国在金属冶炼领域领先世界的原因(1)以丰富的多媒体资料导入新课,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充分利用图表形式,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3)通过“中华之最”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1)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爱国情怀(2)认识古代手工业的辉煌成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3)爱护文物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

2、责衣被天下丝织与棉纺织技术的发展过程及成就纺织品在古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从烧陶到制瓷烧陶技术、制瓷业的发展过程及成就瓷器在古代中国文明中的地位官私手工业的消长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官私手工业的地位、变化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教材分析古代中国“以农为本”,手工业只是农耕经济的一个补充。但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发展农耕经济的同时,在金属冶炼、纺织、陶瓷等领域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手工业成就,无论是在技艺还是在规模上都堪称一流,是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重要标志。本课分四目内容。第一目“金属冶炼术的进步”,介绍了古代中国青铜、钢铁冶炼技术的主要成就以及冶炼所用燃料的进步;第二目“衣被天下

3、”,介绍了丝织业和棉织业的发展历史;第三目“从烧陶到制瓷”,主要介绍了瓷器的技术沿革历程;第四目“官私手工业的消长”,介绍了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教学重、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处理方法:教材主要从金属冶炼、纺织、陶瓷三个行业对古代手工业的成就作了介绍,这些知识主要是史实性的,对于这部分内容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自主梳理。对于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提供足够的材料,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角度,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处理较好。官私手工业的经营特点及地位的变化。处理方法: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地位、历史、产品用途、生产关系等几个方面比较官私手工业的不同点,通过对比可以使学生加深

4、对官私两种手工业生产方式的认识。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由于古代手工业品保留下来的实物以及相关文字和影视资料较多,在教学时,适当地补充各种媒介的资料,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的感性了解,把学生带入一定的历史环境,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2体验教学法:可以设置一定的历史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从当事人的角度体验历史人物的感受,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3讲练结合法:新旧知识相结合,以新带老,温故而知新,创建高效课堂。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设计一: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设计二:导入设计设计一:以中国的名称“China”的由来导入新课。设计二:多媒体展示图片:痴迷中国青铜器的希拉克国瓷2008釉下彩马王

5、堆汉墓素纱禅衣导语:从这三幅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在古代领先世界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在今天又焕发了新的活力,无论是浑厚庄严的青铜器、流光溢彩的丝绸还是晶莹剔透的瓷器无一不受到世界人民的追捧。巧夺天工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已经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替代的符号。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再返回那如火如荼的历史岁月,来共同探究一下中国古代那精妙绝伦、举世无双的手工技艺。(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理解性的知识不多,加之传统手工业在今天仍然焕发生机活力且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采用与当今世界联系比较紧密的图片再配以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既拉近

6、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一、发展史实1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创设情境一:多媒体展示图片、文字材料商司母戊大方鼎 汉马踏飞燕铜奔马 元河北沧州铁狮子材料一“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苏轼石炭材料二史书记载,罗马使用的刀剑是用熟铁制的,刺到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需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同一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刀剑却锐利坚硬。材料三美国学者郝诺贝曾根据兵器、农具、铸钱耗铁等情况,估算10世纪左右中国宋代的铁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我国古代冶金技术进步的情况主要表现在

7、哪里,中国人先后采用什么燃料?从苏东坡的诗可以看出我国最晚在什么时期就已开始用煤作为冶铁的燃料?(预期效果:学生回答青铜技术的进步、钢铁技术的进步、冶金燃料的进步。燃料的进步:木炭煤焦炭。北宋)问题2:根据所学知识,填充表格金属冶炼部门青铜技术青铜时代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历时15个世纪辉煌时期商周时期代表作品龙虎纹尊、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钢铁技术时期春秋战国汉代宋明时期代表成就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开始用煤作燃料,并用耒冶铁北宋用煤普遍南宋开始用焦炭冶铁明代焦炭流行2纺织技术的进步创设情境二:多媒体展示图片、文字材料素纱禅衣49克商代玉蚕 西周采桑图材料一2002年在意大利的米兰举行了

8、一场国际时装设计大赛,一位西班牙设计师以丝绸为主料设计出的服装流光溢彩、华贵典雅,荣获大奖。在发表其个人获奖感言时,这位和中国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的设计师说,他的获奖还要感谢中国。材料二元朝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而马克思说,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出一个双头人容易。”材料三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桑蚕也。”问题3:从上述材料中我们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预期效果:学生回答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相当发达,领先世界;中国至迟在商周时期已经开始养蚕缫丝;中国的丝绸受到世界

9、人民的喜爱;清代棉布已经是人们的主要衣料)问题4:丝绸出现比棉布早,棉布比之丝绸能后来居上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预期效果:学生回答棉花、棉布价廉,加工方便,保暖性好,穿着舒适)(教师总结:近年来,考查历史材料解读能力的题目越来越多,在回答这种类型题目时注意三点:第一,充分挖掘每一则材料的隐含信息;第二,注意材料之间的联系;第三,结合所学知识及自己生活体验)问题5:仔细阅读教材,将下列成就与时期准确地连在一起。(幻灯片展示题目)根据所学知识,正确连接下列项目:3陶瓷技术的进步创设情境三:多媒体展示图片大汶口人面网纹盆黑陶荷花瓶 三足白陶唐三彩陶鸭问题6:根据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我国

10、从什么时期开始制陶?陶器的种类有哪些?陶器和瓷器有何区别?(预期效果:学生回答我国从新时期时代开始制陶;陶器主要分为黑陶、白陶、彩陶三种)多媒体展示陶、瓷的区别知识卡片:从制作原理上看,陶是瓷的源,瓷是陶的流,但瓷器和陶器有本质的区别。瓷器是用瓷土作胎,表面施釉,经过1200度以上高温烧成,胎质烧结,致密坚硬,无吸水性或吸水性很弱,无论厚薄皆半透明,敲击声清脆。陶器一般为粘土作胎,烧制温度不超过1000度,器表无釉或施有低温釉,胎质为未完全烧结,有吸水性,无半透明,敲击声低闷。创设情境四:多媒体展示,瓷器图片:问题7:根据上述图片说明瓷器的种类。(预期效果:学生回答青瓷、白瓷、青花瓷、粉彩等)

11、问题8: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时期东汉南北朝隋唐宋代元明清主要成就烧制出成熟的青瓷成功烧制出白瓷制瓷业成为独立的部门;瓷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品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出现了著名的地方瓷窑进入彩瓷时代,青花瓷、粉彩等创设情境五:多媒体展示文字材料:材料一明代,洪武皇帝在宫廷里欢迎菲律宾的朝贡使节并接受朝贡,当他们离开之际,回赐一些值钱的礼物,包括珍贵的瓷碗盘等。材料二在光绪时,慈禧太后以珐琅瓶一对,赠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女王感到十分高兴,大开酒筵,招待皇亲大臣来欣赏瓷瓶。从此我国珐琅彩瓷轰动了欧洲。材料三1984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收到了由中国政府赠送的刻瓷作品撒切尔夫人肖像瓷盘。撒切

12、尔夫人十分赞赏,亲自写信说:“贵国所赠的这个美术瓷盘,将成为我家珍贵的传家宝和我对贵国十分成功访问的非常愉快的纪念品。”问题9: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预期效果:学生回答瓷器在中国外交中曾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瓷器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中国的瓷器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中国的制瓷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等)设计思路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史实难度不大,运用多媒体资料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对于教材基础知识的梳理,利用表格的形式一目了然,利于学生掌握,可提高课堂效率。 过渡: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中国古代那美轮美奂的艺术佳作,不能不让我们心潮澎湃

13、,引以为豪,那么这么精美的艺术佳作是在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下诞生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第二个问题:手工业的经营方式。二、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文字、图片匠籍制度:兴起于元朝,匠籍制里匠人要进行登记,一旦入了匠籍就等于失去了人身自由,不能和没有匠籍的人通婚,所生子女必须从事手工业生产,终身不得脱离匠籍,私自逃跑要处以死刑。生产的东西不能自由买卖,要交国家。在这种制度下,工匠们收入低下,重视劳作,生活极端困苦,实际上是官府的手工业奴隶。这种制度明朝沿袭了下来。到多尔衮入关,他觉得没有道理,就废除了。反映民间瓷艺的作品 天工开物中机户织机民间泥塑问题: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14、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除家庭手工业外主要还有几种?匠籍制度实行于哪种经营方式?每种经营方式各自有何特点?地位有何变化?(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匠籍制度实行于官营手工业当中)出示幻灯片,总结发展演变历程经营特点(优、劣)官营从西周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资金雄厚、规模大、分工细、质量优;但工匠世代为官府劳作,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不高,后来衰落私营春秋战国兴起;唐宋以后显著发展;明代中叶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唐宋以后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明中后期,雇佣劳动出现,孕育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设计思路 本目内容难度不大,知识脉络比较清楚。学生基本上以通过看书找出答案,最后教师做总结,强化落实一下基础知识。也可适当补充一些历史知识比如匠籍制度,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过渡:经过上述两个问题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知识,既知道了历史上主要的手工业成就,又了解了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现在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总结一下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三、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文字材料材料一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农业生产力革新的要求又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所以尽管历代统治者把农业当作“本”来重视,把工商业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