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 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016187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 岳麓版必修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西汉时期四大经济区域的范围;山东、山西成为经济重心的原因 地理环境对历史的影响 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记忆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解读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原因,达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 (1)通过现在行政区图与古代四大经济区图的比较,让学生正确理解古代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 (2)通过丰富的图表、图片融合其他学科知识,让学生自己提取历史信息,掌握历史知识 (3)以问题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

2、)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的描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2)认识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古代中原人口南迁 人口对生产力的作用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及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战国至唐宋时期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历史事实。本课内容主要分三目,第一目“四大经济区的形成”,主要说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第二目“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主要说明人口南迁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带去了大量的人力和技术资源;第三目“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主要说明黄河流域

3、的经济重心地位逐步让位于长江流域。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掌握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初中已经较系统地学过了与本课相关的部分内容,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学生对人口迁移的原因分析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上,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并学会吸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一些教训。 教学重、难点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过程。 处理方法: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创设情境,运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通过学生的分组探讨,合作解决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其影响。 处理方法:通过文字、图片等多种材料与教材知识的有

4、机结合,使学生可以形象直观地把握难点知识,并通过讨论和认真的思考,更好地理解导致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以史为鉴”。 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2分析研讨法:通过利用各种图片与数据,在教学中一步步研究探讨经济重心的转移过程及其原因分析。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突破重点。 3问题教学法: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以学生思考代替直接灌输,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设计一: 设计二: 四大经济区形成古代经济

5、重心南移 导入设计 设计一: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它的经济重心地位逐步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长江流域,这个转变由开始到完成的过程如何?原因何在?这需要我们认真探讨。 设计二: 问题1:如果你是一个农民,让你在中国随便选一个地方进行农业生产,你会选( ) A西藏高原 B黄河流域 C长江三角洲 D黄土高原 问题2:众所周知,今天南方是全国的经济重心,那么是不是从古代以来南方就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一开始是在北方,后来才逐渐移到了南方,那今天我们就来重温那段尘封的历史)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

6、移 设计思路 万事开头难,一堂课成功与否,开头抓住学生的心,引发学生兴趣是关键。利用问题进行课堂导入,能调动学生情绪,顺利地把学生带入本课内容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四大经济区 创设情境一:材料展示(教师首先提问:中国古代的经济区是怎样划分的呢) 夫山西饶材、竹、穀、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 史记货殖列传 问题1:你从中可以读出汉代时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区域有哪几个? (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山西、山东、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四个) (教师总结

7、:的确是这样的,而且各地的物产差别很大。那么,你能够在地图上找出这些不同区域吗) 创设情境二:图片展示 问题2:从图中看,这四个经济区中的山西、山东和今天的山西省、山东省行政区划一致吗?应该怎样理解这两个地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不一致。古代的山东和山西是以河南崤山为界,以东为山东,以西为山西。山东包括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及晋南、苏北、皖北等部分地区;山西大体以关中为主,后又扩展到河西和巴蜀等地) 问题3: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山东、山西大体在什么位置? (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它们都处在黄河边上,都属于黄河流域地区) 问题4:黄河流域一直长期处于全国的经济重心地位,那么,大家能不能从地理学的角

8、度来分析原因,各组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预期效果:学生回答主要得益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这些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开阔。这种自然条件使得人们即使在生产工具非常落后的情况下也能对它进行开发,并生活下去。因此这些地区开发比较早,人口密集,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因此也就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教师总结:相对于黄河流域,处于黄河流域以南的江南和黄河流域以北的龙门碣石以北这两个经济区,却没有那么好的地理环境了。前者雨水过多,过于炎热,而且地势复杂,后者过于干旱,土地贫瘠,而且非常寒冷,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时候,两个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利于开发。因此战

9、国到两汉时期,这两个地区经济实力十分有限,并且在龙门碣石以北地区,并不以农业为主,主要经营的还是畜牧业。 2经济区的特点 展示表格: 山东 传统农业区、开发较早、人口稠密、经济实力强、长期居重心地位 山西 江南 地广人稀,经济落后,差距大 龙门碣石以北 传统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分为塞内、塞外两部分 创设情境三:材料展示 材料一 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关东,土质肥沃、疏松,适合于使用简陋工具的早期农业的发展。司马迁赞之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材料二 从汉魏之际开始得到较大规模开发的江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河网交错,利于各种作物的生长,即使

10、在远未得到开发的上古,也“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 材料三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使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及至战国,逐渐形成了关东、关中两个经济中心。战国末期,郑国渠建成,引入泾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 问题5:综合以上所说的,在战国到东汉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具有哪些特点和成因? (预期效果:学生回答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而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自然条件的差异成为最大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开始出现经济区的雏形) 教师总结:概括起来看,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主要由自然环境(土壤、地形、气候、资源)和

11、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资源和科学技术水平等)两大因素决定的。正是上面的因素决定着中国古代经济区域特点是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实力发展不平衡性。 问题过渡:虽然两汉之前江南地区相当落后,但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却写了一首诗忆江南来赞美江南的繁荣景象:“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吗?引入下一个问题。 设计思路 以教材为原本,辅以经济开发的图片、史料展示,通过问题式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探讨古代经济区域特色的形成和原因。最后由教师概括古代经济区域的特点。这样设计的目的,

12、是在高一学生具备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人口迁移的原因 虚拟场景:事实上,从上古以来,人口的迁移从来没有停止过,有时候人口的迁移就是整个民族的迁移。如果你生活在当时,什么样的因素会使你抛弃原有的生活,走向不可知的他乡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以期解决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原因这一问题。 创设情境一: 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 西晋晋惠帝时,朝廷腐败,发生八王之乱。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国号汉。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死,其子刘聪继立。次年聪遣石勒歼晋军十余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又遣刘曜破兵洛阳,俘虏怀

13、帝,杀士兵百姓三万余。史称“永嘉之乱”。(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晋书食货志 创设情境二: “安史之乱”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旧唐书郭子仪传 创设情境三: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东路军进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次年三月,金军大肆

14、搜掠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问题1:什么原因导致人们离乡背井?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天灾人祸。比如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政治动乱或不堪忍受剥削等) 问题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原人口大规模的外迁有三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预期效果:学生回答中原地区在历史上曾出现了三次大的战乱,即西晋时的“永嘉之乱”、唐中期的“安史之乱”和两宋之际的“靖康之乱”,中原地区的兵连祸结,导致人口大量外迁) 2人口迁

15、移的方向和影响 创设情境四:多媒体展示唐诗永嘉行 永嘉行(唐张籍) 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 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 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 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 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问题3:诗中主要提到了几种人口迁移? (预期效果:学生回答鲜卑族内迁,中原人南迁) 问题4:我们现在要思考的是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呢? (预期效果:学生回答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还有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来的是一大批高素质、高科技的人才。还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教材里举了一个南方人学北

16、方人吃笼饼去皮的风俗习惯) 问题过渡(教师讲授):正如大家所说,人口南迁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它带来了民族的融合。不过在所有的影响中,最重要的还是它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引入下一个问题。 设计思路 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形成小组意见。先由每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指导并进行总结归纳,重点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学会阅读史料,锻炼学生论从史出的综合能力。 三、经济重心的南移 1重心南移的过程 教师讲授: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国古代自先秦到中唐时期的经济重心之所在,但随着历史的演进,这一地区经济重心的地位逐渐衰落下降,不断让位于长江流域。这种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多媒体展示合作活动:充分利用教材,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总结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下列表格: 两汉以前 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 三国、两晋、南北朝 经孙吴、东晋、南朝开发,江南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进步,出现大城市建康 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