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测绘分析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016138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测绘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测绘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测绘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筑测绘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筑测绘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测绘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测绘分析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建筑测绘分析报告古建测绘调研报告指导教师:XXXXXXX组员:XX,XX,XX,XX昌溪古建测绘古建测绘目的通过对古建筑的测绘,增强我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识,深入了解中国古建筑的构造,材料以及艺术空间手法,深化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理论学习,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古建测绘时间与地点时间:XX年7月3日至7月10日地点:黄山市歙县昌溪村豫顺堂,唯善堂古建测绘工具激光测距仪,30m皮尺,5m钢卷尺等古建测绘内容昌溪是古徽州歙县境内的一个历史,文化,生态古村,历来被称为“歙南

2、第一村”,村内分上村与下村,上村为吴氏古村,下村为周氏古村,又叫周邦头。我们小组测量的两栋单体建筑都是周氏民居。我们测量的第一栋单体建筑是“豫顺堂”,为一周氏官宦人家。现在的主人是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老爷爷是一位退休老教师。据他介绍:“豫顺堂”又名“父子进士府弟”,系周代宗祠“六顺堂”支下第九代后嗣所建,成屋于清康熙二年,即公元1663年,虽属清早期所建,但建造此屋的仍为明末老匠人。从窗花雕刻的简单粗犷可知,为明代建筑风格,不像清代建筑那样雕刻的复杂精细。此屋共三进,80年代时期,后两进改为庭院和现代居房,独留前一进供后世子孙瞻仰。“豫顺堂”正门位于东南向,面朝昌源河,可见古人建房相当注重

3、水源,沿河而建。双扇门向内开,一是受中国传统内向封闭思想的影响,二是徽派建筑巷窄而高,门外开占用空间,不利于外部人流走动,这与现代建筑疏散门向室外开启相抵触。进入正门之后,还有一道门叫做屏门,屏门是用于遮挡视线的门,一般不与墙相连,其功能和影壁,屏风相似,和屏风不同的是,屏门置于固定的地方,而和影壁不同的是,屏门的门扇可以活动,并可拆卸。跨过屏门门槛,便是天井,两侧各有一个厢房。正厅上挂着“父子进士”牌匾,两侧为耳房,分别为厨房和仓库。正厅后面是楼梯,可上二楼。二楼两边各有两个房间,窗扇已不复存在,随历史而远去,可看见天井,“四水归堂”。“豫顺堂”建筑结构主要是抬梁式,一层方基圆柱12根,方基

4、方柱6根,大的圆基圆柱2根,小的圆基圆柱10根;二层的柱子并不是与一层对齐的,圆柱18根,方柱6根。“豫顺堂”窗花雕刻种类较少,主要是由横竖杆,圆形和菱形组成,没有复杂的窗花雕刻。我们测量的第二栋建筑单体是“唯善堂”,位于“豫顺堂”前面,也是一家周氏民居。此建筑现在已无人居住,是我们经过多次沟通后才得以进行测量的建筑。据当地一位周氏口述者介绍,“唯善堂”的原主人与清朝货币理论家,财政学家王茂荫是亲家,王茂荫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个中国人,对其货币思想给予赞赏。这家与周氏大家族一样从事漆业,周氏漆业控制当时全国漆业的运转,并远销海内外。周氏家族靠耕读起家,然后经商,发家致富后为家乡做贡献

5、,家有私塾,子女入学接受教育。进士9名,贡生24名,举人26名,秀才158名,知县以上有78名,有100多名官员。当时仅仅80户周氏人家却出了如此多的人才,真可谓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池,温柔富贵乡。“唯善堂”大门后没有屏门,然后是天井,进入正厅,两侧各有耳房。此建筑的窗花雕刻非常复杂,精细,各扇门窗的雕刻看似相同,仔细一看却有差异,可判断为清代建筑,与“豫顺堂”有着较大的差距。一层大的圆基圆柱2根,小的圆基圆柱2根,方基圆柱14根,二层已难以上去测量,根据一层推断,结合立面分析,大体还原了原来的布局及柱子的位置。“豫顺堂”与“唯善堂”两栋民居建筑,平面图从其轴线尺寸,墙厚,门窗,台阶尺寸以及

6、铺地等确定;立面图通过平面总长度,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檐口高度,马头墙高度,再透过估算来确定;剖面图有横剖,纵剖,结合平面,立面表达各层之间构造关系;大样图有门窗雕花,各种柱子类型尺寸,还有吻兽等通过测量,拍照描图等记录下来。古建测绘感受(1)对古建筑有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认识。古建筑中结构的形式,柱子种类,窗花的雕刻,屋顶的形式等等元素,从过去书本上一个比较模糊的文字概念到现在有一个图像,尺寸的概念的过渡。古建筑中的种种元素体现了徽州地区的文化,历史。文字与图像的结合,建筑与文化的结合,使我们对古建筑有了比较完整,清晰的认识。(2)加强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培养我们严谨认真的态度。由于测量过程中

7、很多地方无法具体测量,二楼无法上去,户主不让测量等等问题,我们集思广益来处理这些问题。我们通过每个部件的尺寸测量,整体尺寸测量的核对,平,立,剖面尺寸测量,再核对,尽量的准确。对于已经破坏的部分通过轴线的对称,估算来还原原来的面貌。(3)加强团队合作的精神。我们小组四人从测量到整理,校对数据,再到出图,遵循彼此分工,然后相互交流核对,再到最后组长总结的流程进行。总之,这些数据的得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开始我们没有估计到为了得到这些资料和数据会遇到很多的麻烦。由于体量的庞大令我们一开始根本无法入手,还有房屋本身结构上的复杂性使我们一度有点灰心丧气,当然,由于们大家的努力这些困难被我们克服了。体会

8、最深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对建筑测绘的认识,无论是从建筑大轮廓的把握上,局部细节的处理,还是其中相互的连接,等等,我们都走了不少弯路。最后通过分析和反复的论证我们还是的出了最为精确的数据尺寸。这些在实地的工作中所得到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中永远无法得到的,因为有些结构很难通过想象去完成;更甚至于有时你看着实物也会有这样那样的误差和错觉的产生。这样反复的验证和观察对我们对于建筑结构的理解和体量的把握上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锻炼对于我们将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是很有帮助的,我们感到受益非浅。房产测绘报告书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测绘地理信息院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房产测绘成果报告书委托单位:耒阳市公路

9、局贵局委托我测绘院测绘的座落于老公路局住户区的房屋,经我公司现场实地勘测,并按房产测量规范及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进行了房屋面积测算,具体成果详见房产建筑面积测绘成果表。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测绘地理信息院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测绘成果计算书委托方:耒阳市公路局房屋座落:老公路局住户区总套数:二十套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测绘地理信息院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测绘项目说明书房产套内面积计算表房产套内面积统计表报告编号:10-10房屋名称:宜良县书香苑二期委托单位:宜良县元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测绘单位:宜良县房屋建筑面积测绘中心编撰日期:XX年4月13让宜

10、良县房屋建筑面积测绘中心地址:宜良县匡远镇人民路电话:报告编号(预售):XX-01房屋名称:宜良县书香苑二期委托单位:宜良县元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测绘单位:宜良县房屋建筑面积测绘中心编撰日期:XX年4月13让宜良县房屋建筑面积测绘中心地址:宜良县匡远镇人民路电话:房地产测绘是我国的法定测绘,房产测绘必须符合中华让农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房产测绘管理办法的规定。宜良县房屋建筑面积测绘中心郑重声明:1、我们在本报告中陈述的事实是真实和准确的。2、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测量成果和计算成果是客观、公正、尊却、规范的。3、我们与本宗房屋的委托单位没有厉害关系,以与4、有关当事人没有个

11、人厉害关系。5、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986-XX房地产测量规范进行测量和计算,并撰写本报告。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986-XX房地产测量规范中房屋面积测绘的只要规定见附件。7、此份报告中的房屋面积根据实际采集和竣工图核对后计算的结果8、报告中的有关的房屋面积测绘成果加盖测绘单位公章和测绘资质章后即为有效,复印件不具备法律效力。一、概况受宜良县元鹏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委托,宜良县房建筑面积测绘中心于XX年4月10日对宜良县元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经营的位于宜良县匡远镇汇东西路北侧的楼盘进行了房屋建筑面积测绘。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986-XX房产测量股规

12、范。建设部“关于房屋建设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建房号74号。三本宗房屋面积测绘委托书。四委托方提供的书香苑二期A,B,C幢楼房的施工蓝图。五每边边长根据对照施工方所标数据。准确无误后开始计算面积。根据委托方的要求阳台及其他有所变化的部分以委托方提供的书面更改通知为准。三、房屋面积计算说明计算中的有关依据,情参阅附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GB/17986-XX节选。四、房产测绘单位、人员宜良县房屋建筑面积测绘中心是云南省丁级测绘资质持证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证书编号:丁测资字53159主管:杨海呈负责:张云仙计算:周琼审核:周琼五、房屋面积测绘仪器、设备使用IntelPentiumIV一上的电脑和AutoCADXX平台下的房产测绘软件。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