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同步检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016124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平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同步检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肃省平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同步检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甘肃省平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同步检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甘肃省平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同步检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甘肃省平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同步检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平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同步检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平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同步检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同步检测试题一、基础演练1、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A. 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家禽B. H7N9禽流感患者C. 患病的鸟类D. H7N9禽流感病毒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病原体与传染源的区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解答:传染病是指由外来的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做病原体。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因此,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家禽和H7N9禽流感患者是传染源。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某医院接收一位禽流感病人后,及时对

2、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A.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B. 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C.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D. 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此题考察了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解答: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所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

3、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隔离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目的控制传染源,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选:C3、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 蛔虫病B. 艾滋病C. 侏儒症D. 病毒性肝炎考点:传染病的特点。分析:此题考查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据此答题。解答: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A、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疾病,通过蛔虫病人粪内含有的受精卵传播,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不符合题意。

4、B、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可通过血液传播,不符合题意。C、侏儒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致身体发育迟缓,不属于传染病,符合题意。D、病毒性肝炎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不符合题意。故选:C4、引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感病毒称为()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病原体D. 易感人群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

5、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解答: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故选:C5、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传染病,该措施属于()A. 保护易感人群B. 切断传播途径C. 控制传染源D. 以上都是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解答: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

6、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是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指的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抵抗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选:A6、每年的春天是流行性感冒多发的季节,老师会在这个时候给同学们一些预防流感的建议。下列建议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是()A.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B. 患有流感的同学及时到医院就医C. 及时接种相应流感的疫苗D. 经常打扫教室卫生和开窗通风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

7、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解答: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例如医生对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打针、隔离、吃药等具体治疗就属于控制传染源,健康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及时接种相应流感的疫苗就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是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对一定场所进行消毒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因此,经常打扫教室卫生和开窗通风属于切断传

8、播途径。故选:D7、控制传染源的最好时间是A.潜伏期B.发病后期C.发病中期D.发病初期解答:传染病主要包括四个时期:潜伏期、初期、 中期、后期。发病前期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繁殖最为活跃的时候,能够大量的散播病原体,可以通过呼吸 道和消化道以及其它方式排出体外,此时传染性最强. 发病初期和中期排出的病原体开始减少,传染性降低。发病后期也叫恢复期,大部分病原体被消灭,数量明显减少,不再具有传染性。故选:D8、如图为蚊子吸食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乙的血液,甲的血液中含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了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此过程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分别是()A. 甲和蚊子B. 甲和流行性乙型脑

9、炎病毒C.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蚊子D. 蚊子和乙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此题考查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据此答题。解答: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图中甲为一患传染病的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所以属于传染源。蚊子是传播此传染病的生物媒介,所以属于传播途径。故选:A9、下面不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是()A. 学校组织集体注射流感疫苗B.

10、 某人每天定时测定血糖含量C. 医院成立传染病治疗中心D. 校医在教室内喷洒消毒液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解答:A、学校组织集体注射流感疫苗属于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不符合题意。B、某人每天定时测定血糖含量不属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符合题意。C、医院成立传染病治疗中心来控制传染源,不符合题意。D、校医在教室内喷洒消毒液属于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不符合题意。故选:B10、春节以来,我市出现禽流感疫情,政府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并收集、焚毁发病死亡的禽类,此项措施主要是()A. 彻底消灭该病毒B. 控制传染源C. 切断传播途径D. 保

11、护易感人群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可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来预防传染病。传染病的流行必需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解答:解答:春节以来,我市出现禽流感疫情,政府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并收集、焚毁发病死亡的禽类,此项措施主要是控制传染源。故选:B二、能力提升11、从今年3月底开始,在上海、江苏等地出现了H7N9禽流感疫情。到目前为止已报告130多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根

12、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_。(2)H7N9禽流感之所以称为传染病,是因为它具有传染性和_的特点。(3)在疫情发生后,医护人员把禽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隔离一段时间,这种措施属于_。(4)在疫情发生的市场等地,防疫人员对其进行喷药消毒等,这种措施属于_。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 传染病的特点。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病原体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结合题意,分析解答。解答:(1)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做病原体。因此,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2)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13、,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H7N9禽流感属于传染病,因此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医护人员把禽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隔离一段时间,这种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4)由(3)可知,防疫人员对其进行喷药消毒等,这种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答案为:(1)H7N9禽流感病毒;(2)

14、流行性;(3)控制传染源;(4)切断传播途径。12、冬春两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的疾病。根据致病微生物侵犯的部位不同可以表现为鼻炎、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新发呼吸道传染病。这种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以及日常生活中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根据以上资料请回答:(1)甲流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传播?_(2)某人因得了某种呼吸道传染病而造成呼吸衰竭,是因为致病微生物侵

15、染到了呼吸的主要器官,此器官是_。(3)请写出致病微生物最终到达这个器官所经历的“旅程”:_鼻一_。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肺的结构。分析:此题是资料分析题,考查的是资料分析的能力和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呼吸系统的组成。解答:(1)流行性感冒是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2)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3)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致病微生物最终到达肺所经历的“旅程”是:外界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答案为:(1)飞沫、空气传播;(2)肺;(3)外界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