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一滴水经过丽江》b卷阅读能力提升练(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013736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一滴水经过丽江》b卷阅读能力提升练(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一滴水经过丽江》b卷阅读能力提升练(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一滴水经过丽江》b卷阅读能力提升练(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永城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一滴水经过丽江》b卷阅读能力提升练(无答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卷阅读能力提升练-一滴水经过丽江一、现代文阅读(共4题,共8分)1.(一)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丽江秋韵两汉和李唐帝国浩大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出嘉峪关,经喀什西向藩邦展示东方大国风情的时候,在西南的苍茫群山中也跋涉着一支马队,出蜀中,云南,穿高原雪山,远涉印度。一路烟雨风霜,一路凄迷坎坷,茶马古道在赶马汉子的苍凉歌声中蜿蜒延伸。丽江一个清秀的地名,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目睹了马帮汉子的别离辛酸。走近丽江,只为聆听一曲幽幽的古歌在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的街道上,秋风中似乎混杂着嚼嚼的蹄音、辘辘的车轮声、马帮汉子晦涩的俚语,商户的叫卖声依然热闹,车轮印就的石板依旧平坦,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悬挂故然,村头的水

2、车似在等侯,依门的胖金花似在守望一切的一切静候着远去马队归来的音讯。让脚步再轻些,再轻些,我们怎忍心踏碎古老的梦境,又怎忍心风中的韵律远去无寻?丽江,古老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曾经我以为(A)沧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有谁能想到秋日的丽江如纳西少女,眉清目秀,灵毓脱俗,亦歌亦舞,亦诗亦画。“高原姑苏”,街面是美丽的五花石,有街多有河,有河自多桥。户户杨柳依依,家家小桥流水。不同的是桥和河更小巧玲珑,河中也少了泊船。灰瓦白墙,木柱画廊,家家店铺摆放着琳琅满目的风味浓郁的民族手工艺品和服饰。茶馆内偶尔有胡琴声从柳丝间飞出,铮铮成韵。丽江的故事缠绵中也有风趣。因

3、为旧时的首领姓木,于是便从不建城墙,以避木被口围而成“困”。当地人多姓“和”,相传纳西族戴帽背筐,于是就在首领的“木”上也加帽(一撇)加筐(一口)而成姓。纳西族传统为男主内女主外,一些工艺画和布偶区别性别的是帽子,戴帽的是女性,因为她们要在太阳下劳作,男人们却在家琴棋书画,当然远行经商也要男人去远涉异国他乡。他们的琴声便也飘荡在行道上,流淌在亲人的睡梦中。和其他驿路客栈一样,丽江从来就没少了酒。(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像烛光里的新娘。在纳西姑娘和小伙儿的对歌声中,酒香也开始在古城中弥漫开来,烈性的白酒,香醇的红酒,还有啤酒,咖啡。杯光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志向。丽江城内的河水来自雪山,晴朗的日子,站在古城的高处放眼望去,玉龙雪山就在眼前,于是古镇口便建起了“嵌雪楼”。坐在“嵌雪楼”的茶室中,注目墙上的牛头,抚摸手边的木栏,听着窗外飞檐铃铛的清音,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2)谈谈第段中加线的“古老的梦境”在文中的含义。(3)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我选_ 赏析_(4)说说你对第段中的“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的理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